羅永浩直播、李子柒爆發的反面:那些看似優秀的人,是怎麼廢掉的

經歷的越多,這個世界欽佩的人越多。

羅永浩算一個。

從他開英語培訓學校開始關注他,覺得老羅也太逗了吧,後來看著他一路折騰,做了手機,擠進互聯網。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高樓塌。

以為老羅就要從視線裡消失的時候,他以網紅直播的身份高調回歸。賣的還是競爭對手的產品,這波神操作讓人不得不服。

老羅說:“我今年四十歲,從年齡來說我還可以失敗五六次,如果從心理感受上來說,我可以失敗無數次”。

這種心理韌性,無人能及。

另一個佩服的,是李子柒。

那些看似恬靜閒適的背後,是她無數次的努力和沉澱。她是一萬小時理論的完美踐行者。手上粗糙的老繭,幹活時手臂的力度,都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隨便一個視頻,播放量都過億,在youtube上,更是播放量最高的中國節目。

大部分人無法達到她這種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她是一個指引,讓人們看到死磕之後成功的可能性。


羅永浩直播、李子柒爆發的反面:那些看似優秀的人,是怎麼廢掉的


有很多研究人是怎麼成功的,有可能是堅持不懈,有可能是韌性夠強,有可能是能屈能伸識時務。

但很少研究人為什麼不成功。

有些人明明握著一手好牌,簡直就是招聘需求量身制定的人才,“形象氣質佳、溝通能力強、教育背景加分、學習能力強”等等,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印象分會直線下滑,幾年後,泯然眾人矣。

這些看似優秀的人,是怎麼一步步廢掉的?


01

Joy牛津大學畢業。當年雅思接近滿分,至今她的光輝事蹟還貼在新東方的照片牆上用於鼓舞眾人。剛認識她時,我對她充滿了崇拜,畢竟身邊活的牛津大學畢業生沒幾隻。

她回國後找了總裁助理的崗位。

對她來說找工作不難,老闆覺得有這麼一個高學歷的助理,也是很有面子的。五年時間過去了,她除了換了三家公司,其他沒什麼變化。

她來找我是因為半年前來這家新公司,總裁似乎不像前面兩個那樣對她認可。並且總裁希望下週她能拿出一個自我規劃出來,她不知道該怎麼寫。

和她的諮詢並不容易,因為她的話裡充滿了框架性的詞語。

她說:我的能力結構還是很不錯的。

我問:能力結構指的是什麼?

她說:就是協調能力和戰略思維。

我問:能再具體一點嗎?

她說:我擅長把控全局,而且談判能力也不錯。

我問:那你能舉個例子說明你把控全局和談判能力強嗎?……

如此追問了近半小時,才弄明白了她在公司的日常工作是行政事務,幫助老闆安排行程,通知大家開個會,做個會議記錄什麼的。她之所以覺得自己協調和談判能力不錯是因為覺得大家看上去都對她很客氣,都挺配合她工作。


羅永浩直播、李子柒爆發的反面:那些看似優秀的人,是怎麼廢掉的


我大約知道老闆為什麼對她不滿意了,前兩份工作老闆滿意,是因為她剛畢業,綜合素質比起其他人來遠超一大截,是個潛力股,哪怕有一些問題,大家都覺得是因為還年輕,可以慢慢雕琢。

而現在作為一個五年職場經驗的老人,如果還是隻有這些基礎能力,老闆會覺得差了一點。而且在面試時,她說的都是大概念的詞,聽起來,似乎很有料,於是自然期待就高了。等到工作時才發現無法轉化為工作結果。印象分就一路走低了。

很多人對總助這個崗位有一種誤解。

當總裁助理好的地方是視野比較高,能夠看到公司全貌,而且離老闆近,很容易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但是不好的地方在於,很難學到東西。

有人說,跟著大老闆不是更能學到東西嗎?

這種想法坑了不少職場新人。總裁那麼忙,你覺得他有空來帶新人嗎?只有偶像劇裡的“總裁”才有空關心小助理。

總裁都是幹大事的人,助理對他而言更多的是輔助他工作的,讓他不用花心思在瑣事上。而那些真正能夠幫到他的業務助理,本身自己也是有很深沉澱的行家,也不需要總裁來教了。


羅永浩直播、李子柒爆發的反面:那些看似優秀的人,是怎麼廢掉的


我知道她有成為職場精英的想法,於是問她,是否考慮借這次的自我規劃,跟總裁溝通,逐步往業務轉,讓自己業務能力更強一些。

她說,我不想離開這個崗位,因為在這個崗位上,能認識很多行業裡頂尖的人,更有可能接觸到戰略層面的事情,而且我也很難放下總助這個光環,在這個位置上,大家都很尊重我。

我知道我們很難達成共識了。我不懷疑她的個人資源,也許她在這個崗位上也能做得很深入很精通。

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隨著年限的增加,她對薪酬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她能做的始終就是這些打雜的事情,於是性價比越來越低,終於被職場新人替換掉。

很多人以為認識很多牛人,就是自己的人脈資源。

但就像高級私人會所的服務員,你可能認識來用餐的一堆李總、王總、張總,但是對他們而言,你只是個服務員。下次換個服務員,他們都不會問一聲你去哪兒了。你以為打了招呼就是朋友,聽他們聊了戰略規劃,自己就和他們一樣了?不,服務員只能站在一旁,永遠沒有上桌的資格。

所以,要做的,並不是去應聘成為服務員,而是腳踏實地增加能力,爭取佔據圓桌一席的可能性,那一刻,才有資格談人脈和戰略。


羅永浩直播、李子柒爆發的反面:那些看似優秀的人,是怎麼廢掉的


02

看似什麼都行,其實什麼都不精。以為滿漢全席,其實是麻辣燙。

Jack工作10年了,從事了不少行業,跨度還都挺大。從人事到市場,再到運營,中間還停下來開了個小店。行業也是五花八門,有餐飲、互聯網、培訓、硬件。他的簡歷一頁A4紙都寫不完,洋洋灑灑搞了2頁。

他有一票自己的崇拜者,尤其是剛進入職場的新人,覺得他太牛了,人生經驗這麼豐富,敢想敢做。

但老闆卻決定開了他。

這是一家發展很好的公司,業務線豐富,以互聯網產品為主線,上下游延伸。上面覆蓋了研發,營銷推廣,下面有自己的硬件和實體門店,與Jack的經驗可謂是不謀而合。

剛招到他的時候,老闆很開心,覺得撿到寶了,這麼個全才。很寶貴的往最重要的營銷部門放,沒過幾個月,營銷部門的老大就來退貨了,理由是德不配位,拿著經理的薪酬,只能幹專員的活。

人事部門談完話之後,對他進行了內部調崗,衝著他看似不錯的商務溝通能力,就放入了商務部門。沒過多久,商務部人員精簡,他第一個就被精減出來了。負責人的評價是:溝通能力不錯,容易與客戶拉近距離,但是結果導向差,無法促進成交結果。

恰逢線下門店缺一個店長,HR不死心,心想,既然溝通能力不錯,又開過店,放去當店長總行了吧。於是最後給了他一次機會,到了線下店。

門店是新嘗試,由老闆親自主抓。這次,他撞到了槍口上。


羅永浩直播、李子柒爆發的反面:那些看似優秀的人,是怎麼廢掉的


跟他溝通時,他表現得非常積極,想法一套套的,對老闆安排的事情,應答的也非常快,但是一個月過去了,事情一點進展都沒有。問起原因,他能列出一堆的理由。事情確實不容易,但是作為一個十年經驗的職場人,他沒有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

老闆覺得當初自己眼瞎,才會招了他。於是要求人事以最快的速度開了他。

3年以下的職場新人,看他都進行了哪些探索,探索的寬度決定了他的眼界。

3~8年的職場熟手,看他對各種行業都有怎樣的思考,思考的深度決定了他未來的格局。

8年以上的職場老鳥,看他都解決了哪些問題,解決問題的難題決定了他的職場層級。

很可惜有的人,雖然有十幾年的職場經歷,卻一直在重複前三年的事,並且引以為豪。

多面手的前提是,隨便拉出一個面,專業度都能秒殺掉80%的人。


03

職場就是淘金,起初砂礫雜物都在篩子裡,在水裡篩啊篩。大塊雜物被挑出來扔掉了,粗砂被河水沖走了。剩下一筐的細沙和金子。

被挑出來以後放入更細的篩子,第二次加工。沙子慢慢的漏下去了,最後剩下最有價值的金子。

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篩子裡,在哪個環節會被篩掉呢?

有的金子被裹挾在沙土中,看不出來,只有經過多次的沖刷,逐漸別人們認知;

而有些金光閃閃的,一開始讓人期待極高,卻發現,不過是些不值錢的礦石罷了。

那些看似優秀的人,在開局都拿到了更好的牌,但卻將它們都隨意的打了出去,最後才發現,自己一點籌碼都沒有了。

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