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首次!美國50州全進入"災難狀態"...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176萬人。米國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意大利,確診超52萬,另外,美國全境已經進入了災難狀態,這是米國曆史上首次。


但從統計學意義看可能進入平臺期。

歷史首次!美國50州全進入

作為一個個體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黑天鵝和意味如影隨形,可見給自己一份全面的保障是多麼重要。

最近資本市場上躥下跳,冰火兩重天。前段時間,不少吃到肉的股民還在歡呼雀躍,現在卻是已經哀鴻遍野了。但是我還是很有信心的,這是一場終將會勝利的戰役。現在的震盪可能是給了更多人上車的機會。

遍地黃金的時候,現金流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能買到十年一遇的便宜資產。所以,一定要保證你手中的資金,能走完一個完整曲線。否則彈藥不足,就很可能倒在大漲前夕。

保證充足的現金流,只有努力“搬磚”賺多點?“開源”很重要,但別漏了“節流”,這裡節流不單是這摳摳那省省。更關鍵的,是要設法減少資金有大的損耗。比如,突然生病,會讓你的現金流在短期內大幅縮水,甚至歸零,更甚至,會負債幾十萬。

碰上這種極端情況,投資技巧再好,沒了現金,什麼都做不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最基礎的保障,把保險儘早買上。


150萬,引出的三個”沒想到“刷屏,多少人意識到:人到中年,保險千萬不能少!

這是一段在朋友圈刷屏的文字:

客戶胡先生41歲,家庭頂樑柱,兩個孩子還小,不幸確診結腸癌,昨天理賠150萬到賬,他說三個沒想到:“沒想到自己會得大病!沒想到這病太燒錢!沒想到是理賠還真快!“


歷史首次!美國50州全進入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自己有半點閃失。

正如張愛玲所言: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當然在命運來臨時,胡先生相對而言還是有些倖幸運的一批人,因為他有保險,150萬的鉅款到賬足可以讓他有底氣和病魔大戰一場。

畢竟正如他所言,沒想到這病太燒錢,如果沒有這筆保險理賠款,很難想象他和家人要承受怎樣的醫療壓力,積蓄夠不夠,能不能籌到錢!家人的生活怎麼辦!

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你所羨慕的一切都並非突如其來,全都是早有準備。

為什麼40歲之前儘量把保險好?一健康狀況。

一、健康狀況

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5人被確診為癌症。

且從年齡分佈看,40歲以下青年人群中惡性腫瘤發病處於較低水平。40歲以後開始快速升高,發病人數分佈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到80歲年齡組達到高峰。

2.責任狀況

人到40,哪個不是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關鍵時期。40歲左右的你一旦有個什麼閃失,未還完的房貸誰來還?孩子的養育教育費誰來拿?上了年紀的爸媽如何承受?對曾經誓言終生的愛人又如何交代?

3.收入潛力

保險一般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繳費期,雖然在30歲左右的年紀,收入不是很高,但潛力卻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這個時候給自己買了保險,不僅保費較低較划算,還能從一開始時的強制規劃到後來的毫不費力,輕鬆擁有保障,不委屈自己,不拖累家人。

4.核保狀況

保險不同於其他產品,一方面同一款產品相同保額相同保障期間,越年輕保費越低,另一方面核保很嚴格,不但病了買不了,老了買不了,多家公司還設置了免體檢上限。一般來說40歲是個坎,可能39歲時買60萬不用體檢,但是一過40,可能過30萬就要體檢,一旦體檢有問題很可能要加費、延期或者除外責任,甚至拒保。

5.保費高低

保險越早買越划算。以某公司終身重大疾病保險10萬保額較20年為例,20歲,1610元;40歲,3150元,接近2倍。

6.保障期間

越早買保的越久。

最後祝胡先生早日康復,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時光最易得,但也最不為人珍惜,假如您正處於40歲左右,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安穩,在最該投保最有能力投保的時候,是不是該準備份保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