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巨頭告急:Booking考慮裁員,Expedia削減40億美元廣告費

【環球旅訊】疫情對歐美乃至全球市場的影響還要持續多久無人知曉,而在線旅遊領域的龍頭企業們,似乎已經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全球最大OTA集團Booking Holdings的CEO Glenn Fogel上週在一次內部溝通會上說,Booking.com“很可能”要裁員。在四月份的第一個星期,Booking Holdings的新預訂量同比下滑了85%,再加上酒店客房降價,公司的收入進一步減少。

截至目前,Booking Holdings尚未正式公佈裁員的消息,公司無疑也在考慮其他的解決方案。不少競爭對手和大型旅遊企業都安排了員工無薪休假或進行裁員。

Booking Holdings申請政府援助

Booking Holdings本週四表示,已經在英國和荷蘭申請了政府援助。

本月初,Glenn Fogel在宣佈自己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同時還表示,Booking Holdings正在研究美國政府所推出的2萬億美元疫情援助方案,以確認公司是否適合成為該方案的援助對象。

Glenn Fogel最近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旅遊業的持續衰退將超過人們的預期,他呼籲世界各國加大對旅遊行業的援助力度。

Booking Holding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場全球大流行病嚴重影響了多個行業,尤其是旅遊行業,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Booking Holdings也陷入了困境,集團在努力控制成本的同時,也關注各地宣佈的政府補貼措施。”

根據英國的援助項目,Booking Holdings將可以安排員工休假3個月,政府將為這些員工補貼80%的工資。而在荷蘭,Booking員工可照常工作,未來三個月的薪資將由政府全資支付。在此期間,Booking Holdings不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內部重組。

Booking Holdings表示,“援助計劃能夠幫助集團及其員工緩解短期內的財務困境,在旅遊業走出疫情陰霾之後,集團將繼續規劃長期的復甦方案。”

據荷蘭媒體NRC報道,Booking.com員工對於裁員計劃深感擔憂。幾周前,Booking.com內部的員工委員會向公司提交了一份計劃,希望限制公司裁員的數量,並確保裁員公平。

據報道,Booking.com的員工對公司2019年的股票回購(據稱價值高達80億美元)感到不滿,該項目所耗費的資金本來可以幫助減少今年可能會發生的裁員。

此外,員工們對高管的鉅額薪資也感到憤怒。2018年,Fogel的薪酬達到了2045萬美元,是在線旅遊企業中薪資最高的CEO。據Skift調查,同行公司中,Booking Holdings的CEO與員工的平均工資差距最大,前者是後者的402倍(以此計算,該集團普通員工的平均年薪為5萬美元)。 2019年在線旅遊企業的大部分CEO薪酬數據還未公佈。

今年隨著疫情的蔓延,Booking Holdings在3月底宣佈,Glenn Fogel以及集團各品牌CEO將開始零薪,其他高管減薪,並持續到年底。員工委員會還要求Fogel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停止接受公司的股權授予。

早已裁員的Expedia不看好短期前景

在疫情全球肆虐的情況下,Booking Holdings考慮裁員也在人們的意料之中,而Booking Holdings的財務狀況要優於Airbnb和Expedia。早在2月底,Expedia就宣佈裁減12%的直接員工。

最近,Expedia董事會主席Barry Diller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Expedia今年的廣告預算很可能將控制在10億美元以下。”相比之下,該公司2019年的廣告支出約為50億美元。

Diller一直相信旅遊業的潛力,他在2001年911襲擊事件後,堅持推進了IAC對Expedia的收購交易。

Diller認為“只要有生命,就會有旅行。”然而,他又指出,911事件後旅遊業迅速恢復了發展,但這次在新冠疫情之下,旅遊業需要經歷很長的事件,才能恢復元氣。

Diller表示,“我對旅遊業保持絕對樂觀,但整體的恢復可能要等到9月或者9月之後。我們很難將此次疫情的影響與之前的911事件或金融危機進行對比,情況完全不同。”

特殊時期的營銷決策

Expedia今年的營銷預算削減,可能高達40億美元;萬豪此前宣佈砍掉10億美元的營銷預算;而Airbnb在3月底則宣佈,將暫停所有的營銷活動,預計能節省8億美元。

在需要收緊成本的特殊時期,很多公司都會首先選擇放下營銷預算,理由很簡單:如果消費者在短期內不會購買產品和服務,這段時間進行營銷投入似乎意義不大。但也有觀點認為,疫情期間做適度營銷,能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佔據一席之地。

針對Airbnb宣佈暫停所有營銷活動的決定,FastCompany雜誌最近有評論文章認為,Airbnb在疫情期間的營銷策略並不正確。

該文章認為,品牌在危機時期對維護客戶關係所付出的投資,將決定其未來長遠的發展。一刀切的營銷削減,在全球疫情的情況下,是非常短視的做法。

企業想著疫情過後,消費者會重新開始消費,但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過去,而等到那一天,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早已削弱。

文章觀點認為,企業應該採取全面考慮的營銷策略,兼顧財務、運營、後勤、客服和內外部溝通,保持統一的營銷和業務目標。在應對疫情削減開支之前,企業需要理解營銷決策對短期和長期收入將造成怎樣的影響。

文章認為,疫情一方面帶來了危機,另一方面也是推動企業轉變未來思路的加速器。全球疫情並不是短期的影響,而將以長遠的方式改變品牌的運作方式。(本文由Elena綜合編譯自Skift、The Information、Fast Company和環球旅訊此前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