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聯勝

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開封市鼓樓新天地商業步行街和中心廣場私設無手續停車場亂收費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該市場業主向記者反映,作為開封市最著名商圈的著名商業步行街,由於管理不善,現在環境髒亂差,70%以上的商戶都離開了,市場一片蕭條。面對日漸衰敗的市場,他們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辦。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開封市最著名商圈的著名商業步行街

無奈離去:85後年輕畫家選擇退房走人

小翟,1989年出生的開封人,出生於藝術世家,父母都是畫家,他從小師承父母,雖非科班出身,也畫得一手好畫。2017年11月,小翟在鼓樓新天地市場租了一間70平方米的鋪子,用來辦培訓班,教學生畫畫。隨著培訓市場的興旺再加上小翟的努力,他的培訓班越開越大,很多孩子報名參加他的美術班。於是2018年4月,小翟在新天地又租了一間300多平方米的大商鋪,並開了分校,準備大幹一場。“當時學生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名。我對未來規劃得非常好,準備努力奮鬥,創出自己的美術培訓品牌。”小翟雄心勃勃。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017年,步行街和中心廣場出現了圈地停車收費的現象。家長開車來送孩子們上培訓課,一進一出就要掏停車費10元。一天送孩子,10元,再來接孩子,又是10元。用時不到30分鐘,還要收錢。很多家長對此非常不滿,我也去交涉了幾次,沒用。有的家長沒辦法,只得改騎電動車送孩子來上課,但每個月都會發生家長丟電動車的事情。漸漸地,報名來上培訓班的孩子越來越少。另外,市場的環境也越來越差,我所租的9號樓,樓梯口經常有人大小便,臭氣熏天。從2018年4月到現在,不僅沒掙住錢,反而賠了四五萬元。得拿分校掙的錢來補貼這邊賠的錢。2020年春節,又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實在撐不住了,今天我就是來退房的。”4月8日,小翟告訴記者,他今天來退房,準備離開這塊傷心地。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樓道里汙水橫流

“現在我正在騰房子。搬傢俱出市場還要掏錢,為了降低成本,我只有開著自己的小車一趟趟搬,而且白天進不來,只能晚上9點之後搬。”小翟無奈地說,鼓樓新天地位於開封市最繁華的鼓樓商圈,現在搞成這個樣子,讓人很心疼。“現在的鼓樓新天地市場帶給人們的希望,不符合它在開封市商圈的地位,它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真心希望政府能夠關注這裡,儘快提升市場面貌,重振鼓樓新天地市場的雄風。”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晚上整個市場燈光灰暗

選擇堅守:這裡是我起步的地方,我要等到它變好

與畫家小翟不同的是,旅遊從業者吳先生(化名)選擇了堅守。

吳先生也是開封人,因為看中了鼓樓新天地市場的人流量和地理位置的優勢,2016年在該市場租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商鋪,每月租金500元。“因為是剛起步,我就租了一間不大的商鋪,作為我們旅行社在鼓樓商圈的一個門店,做的是出境遊。當時鼓樓新天地市場人流量很多,大概每個月我們這個門店送出去的遊客要有近50人。隨著生意越做越好,我就在中山路又開設了一個門店。2018年11月因為與物業有點爭執,新天地門店的電線被掐斷到現在,一直沒電。”

吳先生告訴記者,他沒有欠電費,但是商鋪的用電卻被斷了一年多。斷電給他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我做的是出境遊,很多文件都需要電腦來完成,很多通信也是通過網絡來完成,沒有電,用不成電腦,這些工作都無法完成。於是我就去網吧或者複印社來完成工作,這不僅增加了我的成本,還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漸漸顧客不再上門了。我設在鼓樓新天地市場的這個營業點,完全‘報廢’。”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中心廣場的戲臺已經坍塌

那麼,吳先生為什麼不選擇離去呢?

吳先生告訴記者,鼓樓新天地市場是他起步的地方,是他的第一個門店,他從這裡起步,從這裡創業,從這裡壯大。他對鼓樓新天地市場懷有深厚的感情,他捨不得離開。“說實話房租也不高,我不捨得離開這裡,就出著房租,一直到現在。本來鼓樓新天地市場有六七家旅行社開辦的營業網點,現在都走了,就剩我一家了。雖然這裡沒有生意,但我每天都要來打掃衛生,我心中一直堅信,政府一定會關注這裡,鼓樓新天地市場一定會好轉。”

鼓樓新天地市場的前世今生

開封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所有的街名都有來頭。像書店街、學院門、寺后街、省府前街等。任何一條街道的命名也都不是空穴來風,它都是由歷史典故和某種意義而特定的,比如鼓樓新天地市場的前身是山貨店街。明代初期,山貨店街分大小山貨店街,該街為小山貨店街,而現在的徐府街為大山貨店街。明朝開國元勳徐達之孫在大山貨店街修建府地,於是大山貨店街改為徐府街,小山貨店街就是後來的山貨店街,該街位於開封市中心,南北走向,山貨店街上四合院比比皆是、各種商鋪林立。明代《如夢錄》記載了開封山貨店街的繁華,山貨店街是以賣山貨的店鋪為主,另外這條街上也有出售生熟藥材、南北香料、羊皮獸皮、茶葉等的店鋪。到了清朝,山貨店街仍沿襲明朝風格,以賣山貨的店鋪為主。

山貨店街一直存在至2003年,開封市舊城大改造,將歷史悠久的山貨店街改造成開封市鼓樓商圈最著名的市場之一,全稱為開封市鼓樓新天地山貨店商業步行街,一直到現在。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樓梯口的便溺物散發著異味

業主賠錢賣房:37萬買的,28萬賣了

面對商戶的離去和漸漸破敗的市場,開封市鼓樓新天地市場的業主們心越來越涼了。作為第一批的業主,裴先生說起來他的遭遇,一個大老爺們不禁潸然淚下。“市場生意越來越冷清,衛生環境治安秩序越來越差,商戶們可以選擇離開,我們業主怎麼辦?”

2004年,開封人裴先生在鼓樓新天地市場買了一間門店用來出租。2014年由於家庭原因,他將該門店收回準備經營奶茶生意,當時生意非常好。經過他的努力奮鬥,裴先生在開封置辦了房產,兒子也成家立業了。不承想從2017年開始,市場環境越來越差,生意開始走下坡路,2019年下半年,他的奶茶店關門了。

“2004年,開封鼓樓新天地市場剛建成,青石板鋪路,那時步行街還是真正的步行街,不允許停放車輛,整個市場有路燈,逢年過節,人流如織。從2017年開始,市場環境越來越差,根本沒人管,步行街路面高低不平,有的下水道還不通,汙水橫流。中心廣場的戲臺子也塌了,最無法理解的是,作為開封市城市商圈最著名的大市場之一,整個市場晚上竟然沒有室外路燈照明,一到晚上黑漆漆一片。旁邊的鼓樓夜市燈火輝煌熱鬧一片,這邊黑漆漆鴉雀無聲,別說外地的遊客不敢進,我們業主自己一個人也不敢往裡來。”裴先生說起來就一肚子火。

8號樓的業主許女士告訴記者,市場環境的髒亂差,讓越來越多的商戶選擇離開,現在入駐商戶僅僅佔商鋪總量的20%。“業主們心急如焚但沒有辦法,房子擱置長期租不出去,7號樓的一位業主一氣之下,37萬買的商鋪28萬賣了,眼不見心不煩。”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被燻黑的牆面

整改迫在眉睫:消防、衛生、治安等問題多多

面對如此艱難的困境,眾多的問題,開封市鼓樓新天地市場業委會代主任李女士4月11日接受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採訪,記者跟隨李女士查看了幾處業主反映的垃圾點、汙水處以及消火栓。

在現場,記者看到整個市場秩序混亂,步行街橫七豎八地停滿了機動車,有的車還堵住了商鋪的大門,路面坑窪不平,垃圾箱隨意“扔”在步行街上,周圍一片狼藉。在業主反映的15號、7號、17號樓的樓道內停滿了電動車,樓梯處有不少便溺物發出難聞的氣味。在中心廣場周邊,商鋪大門緊閉,一片蕭條。位於中心廣場的那座古色古香的戲臺,檯面也坍塌了,且無人修繕。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消火栓幾近報廢

“現在市場的問題很多,首先整個市場幾萬平方米,沒有一個消火栓有水,一旦發生火情後果不堪設想。鼓樓區應急局消防部門多次對市場進行檢查,並下發整改通知書,但一直沒有得到改觀,消防問題如何解決是一個難題。第二個問題就是治安,由於市場管理形同虛設,晚上又沒有室外照明設備,治安比較亂,市場內經常丟東西,有的樓層甚至住進了流浪漢,15號樓的樓頂曾因流浪者生火取暖,天花板都燻黑了,這些都構成了安全隱患。第三個是衛生問題。建築垃圾隨地扔;有的樓牆體已被油泥糊黑;有的樓頂天台上扔滿了垃圾。髒亂差的環境讓人看著心急。第四個是私設停車場的問題,造成步行街通道不順暢,消防通道被堵。停車場亂收費,也讓前來購物吃飯的顧客怨聲載道。”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作為業主代表多次向政府相關部門、相國寺辦事處反映,相關職能部門也多次前來查看,但都於事無補。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沒有路燈......開封市鼓樓新天地何時“天地新”?

天台上堆的垃圾

開封市鼓樓新天地市場的路在何方?“不知道。我們反映了一次又一次,跑細腿,磨破嘴,被相關職能部門推來推去,現在市場日漸衰敗,我們心裡急啊!”李女士沮喪地回答。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侯昺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