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週,意大利全國推進血清檢測

【歐洲時報意大利版 微信公眾號 意燴】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的感染人數已達200萬,死亡人數突破13萬人。其中,意大利確診人數(截至4月16日18時)共168941人,死亡22170人,較前一日新增3786例確診病例、525例死亡病例。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各國醫療資源緊缺,還有大量的未表現出症狀或者輕症的感染者無法得到確診,後續的大規模血清檢測成為流行病調查的必要手段。瞭解病毒在人群中的真實感染水平,這對於後續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以及疫情是否還會面臨新一輪的爆發意義重大。目前歐洲多國、中國都正在積極推動大規模的血清學調查檢測,意大利近日也表示將在全國開展測試。

· 為何要做血清測驗?“確認有多大比例的人群已經被感染”

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並滴加稀釋液,15分鐘後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這種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最近成為多國疫情防控的熱門之選。

提到新冠病毒檢測,人們最熟悉的是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是“進行時”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來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從而判斷被試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而抗體檢測是“過去時”檢測,人體感染病毒後會產生抗體,檢測血清中這些特異性抗體,可以判斷被試者是否曾經感染病毒。

核酸檢測有很大侷限性。新冠病毒主要感染下呼吸道,而目前普遍用的鼻咽拭子採樣有時難以檢測到病毒,再加上試劑本身敏感度問題,已有多國報告了核酸檢測“假陰性”的患者。抗體檢測可與核酸檢測互相補充驗證以提高診斷效果,特別是更好地篩查無症狀患者。

新冠病毒十分“狡猾”,被核酸檢測漏過的隱性病例會干擾對疫情的評估以及防控措施。抗體檢測可幫助確定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真正“滲透力”,對於瞭解病毒的真實感染能力非常重要。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報道,初步研究表明新冠隱性病例可能佔所有感染病例的約60%。無症狀和輕症患者痊癒後,體內還會存在抗體,通過血清抗體檢測就能找出這些感染者。

· 未來兩週,意大利將在全國開展血清抗體檢測

目前,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中國等國都加大開展血清抗體檢測力度。

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報道,在接下來的兩週時間裡,意大利將在全國展開血清抗體檢測,為進入疫情第二階段進行風險評估。

目前,政府已經啟動購買檢測試劑盒的公共程序。當意大利進入抗疫第二階段時,各地區可根據不同的疫情情況,對各自的復工狀況進行風險評估。因此這項檢測計劃的時間非常緊迫。

事實上,在全國範圍內的統一檢測開始前,已經有多個大區自行展開了檢測。例如,托斯卡納大區政府已經宣佈與61個私人實驗室達成協議,對大約40萬人進行血清學檢測;拉齊奧大區在接下來幾天也將開展30萬人次規模的檢測,將會先從警察、憲兵、消防員、稅警、負責道路安全的陸軍士兵等6萬人開始進行;倫巴第大區自4月21日已從醫務人員開始,每天進行約2萬人次的檢測,其中米蘭市優先對4000名公共交通駕駛員進行檢測;西西里大區則是對衛生部門、執法部門、公共部門及監獄系統的人群使用血清學檢測配合拭子測試。

儘管目前的新冠肺炎抗體測試良莠不齊,但還是非常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進行了血清檢測就可一勞永逸。因為目前尚不清楚免疫反應的強度以及持續時間。通過對其他冠狀病毒的研究,這種免疫力一般能夠持續數月甚至一年,但新冠病毒的免疫情況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 這也是為復工、解除封城等防控措施做準備

雖然尚不清楚這種免疫力能持續多久,但卻或多或少可使人們對復工更有安全感。

當下,多國加大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力度,另一目的是確定已對病毒有免疫力的人群,為未來的疫情防控“退出”戰略做準備。

“獲得免疫力的群體是一個‘防火牆’群體”,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寶權教授說。在眾多專家看來,通過抗體檢測識別已獲得免疫的人群,也將為後續精細化隔離、解除封城等防控措施提供依據。

德國亥姆霍茲傳染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日前說,他們計劃在4月初首先分發10萬個抗體檢測試劑盒給德國民眾,抗體檢測陽性的人會獲頒“免疫證明”,可提前解除隔離。研究人員說,大量的抗體檢測將幫助政府判斷哪些地區已“群體免疫”,可以解除封鎖。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認為,判斷何時可解除封城、隔離等,一是看疫情曲線,再就是開展更簡單更便宜的抗體檢測,以確定人群是否實現免疫。

還有專家認為,由於抗體檢測研發速度快於疫苗,還可指導疫苗研發方向。在疫苗研製成功前,抗體檢測可幫助科學家和衛生部門瞭解誰感染了、誰感染又康復了、我們有多大風險會被再次感染等。

· 但真的萬無一失?“不,要面對的挑戰還很多”

除了德國要頒發“免疫證明”,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近日也提出要給已經獲得免疫的英國公民頒發“免疫證書”,作為復工的“通行證”。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感染患者的中和抗體達到多高的水平才能被認定為對新冠病毒具有免疫力?現在還沒有答案。這也是抗體檢測試劑和抗體藥物以及疫苗開發共同面臨的問題。

而即便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後能夠讓抗體檢測大範圍開展,“免疫證書”的發放在執行上仍然面臨諸多挑戰。這種將社會“分層”的做法會引發巨大爭議。

“這是鼓勵人們為了獲得免疫認證,爭先恐後地感染病毒嗎?”瑞士日內瓦大學全球公共衛生研究院主任安託萬·弗拉霍爾特(Antoine Flahault)教授表示,“我不認為這種做法在倫理上會通得過。”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醫學醫學教授保羅·亨特(Paul Hunter)表示:“從積極的一面來看,頒發‘免疫證書’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一些關鍵領域的安全運行,比如醫務工作者,一線工人,超市收營員等高風險人群,可以通過獲得證書證明自己具有免疫力;但另一方面,也會面臨很多監管方面的問題,比如一些人為了復工賺錢去開假證明,或者拿別人的證明來冒充。”

除了身份識別,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它?只有擁有“免疫證書”的人可以去餐館、酒吧、體育賽事、音樂會或其他的公共場所,這就成為了一種特權。沒有豁免證書的人沒有犯任何過錯,他們卻不能工作、娛樂、旅行,這是不是一種歧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