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想證明宇宙的存在是科學的,只是人類的狂妄。

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一位博士還談到一種可怕的現象:“更為嚴重的情況是,現在碩士、博士論文的數據大多是假的。沒有人敢保證自己的論文沒有水分,水分太大了。”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一位博士也告訴記者:“現在大部分碩士、博士的論文數據是造假。”

那麼,醫院校的碩士、博士們為什麼要給論文編造假數據呢?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一位學友告訴記者:“幾千年來,中醫都是從臨床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可是現在中醫界講究用實證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驗證中醫,行不行得通呢?行不通。可是現在的情況就是行不通還要行。那麼學生怎麼辦呢?只好造假。”

來自美國的留學生李博安談到:“中醫界碩士、博士這種嚴重的數據造假現象,和中醫政策的導向有關係。去年,一位老師告訴我們:以後研究生實驗論文的結果可以有陰性的了。也就是說,在這之前的政策導向就是要求中醫研究生的實驗結果必須是陽性的。這對中醫界影響很大。因為在學校和醫院,不管是升級、升職,還是申請經費,如果實驗結果不是陽性的,就很困難。”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一位學友很無奈地談到:“現在的中醫學術研究僅僅是對中醫做了一點形式上的改變,而且大多還是摻假的,對中醫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推動。可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去做這種有水分的、形式上的改變,而不去真正推動中醫發展呢?那麼多人學了中醫,為什麼不用中醫、不在臨床發展中醫呢?就是因為背後有一種利益的驅使。在現在的體制下,老老實實從事中醫發展的事業,對他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沒有任何好處,會讓他犧牲很多。說到底,是我們的學術體制和教育體制出了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要求中醫走向所謂的現代化,其實是西醫化。”

由於導向的錯誤,所謂的“中醫現代化”也就成了“中醫的偽現代化”,把中醫帶上了一條名存實亡的道路。就像一位中醫界人士所說的,當年為“中醫不能丟”所做的努力,中醫機構的增加,中醫院校數量的增加等等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空殼,鄧老(鄧鐵濤)稱之為“泡沫”,幹老(幹祖望)稱之為“蟬蛻”,是很形象深刻的比喻。

而真正有志於中醫的學子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在一所中醫藥大學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規規矩矩學習中醫,中醫死掉;認認真真拜師學藝,自己死掉”。一位從中醫藥大學畢業不久的碩士這樣總結自己的學習生涯:“三年研究生學習的*收穫是‘走出校門,跳出正規’”。也就是說,走出已經學不到中醫的中醫藥大學,到民間參訪明師尋求真知;跳出已經“走入歧途”(裘老語)的中醫正規教育,到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體認中醫的正道。我們看到,在這種“中醫偽現代化”的桎梏下,中醫與價值之源的聯繫完全被切斷了,她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完全被窒息住了,五千年來根深葉茂的中華醫道已經到了“花果飄零奄奄待斃”的慘境。可是中醫界的一些領導和學術領頭人仍然頑固地堅持著這樣一條不歸路,還要沿著這樣一條道路“脫胎換骨改造中醫”。一位中醫界*學者就宣稱:“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要把中醫學納入到現代科學的體系之中,用邏輯、數學語言來描述它,用動物實驗驗證它……”

一位中醫藥大學的校長還揚言“中醫現代化沒商量”。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此固執呢?

鄧老的一段話意味深長:“我相信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的同志都想把中醫的工作辦好,這一點我是堅信不移的。儘管大家誠心誠意想辦好中醫,可是如果你的方向錯了,你就要遭到失敗。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根子,就是大家心中有疑慮:中醫能夠獨立地發展嗎?自然科學在二十世紀的成就那麼大,中醫要是沒有自然科學的幫助,能行嗎?”

中醫泰斗憤激之言:美其名曰中醫現代化,其實就是消滅中醫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中醫學是否具有獨立的學術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正視和承認。”

國醫大師、全國*老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周仲瑛教授(以下簡稱周老)的看法與鄧老不謀而合:“中醫現代化成了中醫西醫化,究其根源,在於中醫的科學性始終沒有真正得到確認,中醫學是否具有獨立的學術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正視和承認。”

國醫大師王綿之教授也指出:“中醫的科學性是否已得到真正的確認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國醫大師、全國*老中醫、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綿之教授(以下簡稱王老)也指出:“中醫的科學性是否已得到真正的確認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自然科學的幫助,讓中醫順著自己的道路獨立地發展,能行嗎?這是中醫界從上到下心中難以解開的一個死結,也是儘管現在的中醫現代化變成了“中醫的偽現代化”,也要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下去的根源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