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知識協同 | 「共生讀書會」暨陳春花教授贈書儀式在北大舉行

10月17日,由北京大學圖書館、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知室」作為協同機構的「共生讀書會」暨陳春花教授贈書儀式,在北京大學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公共圖書館北大分館舉辦。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黨委書記鄭清文、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敬柱、騰訊人力資源平臺部總經理馬海剛、《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等出席活動。

與知識協同 | 「共生讀書會」暨陳春花教授贈書儀式在北大舉行

“北大圖書館的基本使命就是紮根中國大地,精準採集、揭示、組織、利用、傳承人類知識和世界文明,既為學校使命服務,又為文化繁榮服務。讓師生有好書可讀,是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天陳春花教授慷慨捐贈她的一系列著作,為我們的館藏又增添了一批好書,讓大家可以從持續的閱讀中受益。”在贈書儀式上,北京大學圖書館黨委書記鄭清文表示,“在大學,書既要自己閱讀,更要有名師導讀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領悟。感謝陳春花教授既讓我們有更多的好書可讀,又親自為大家深入導讀。”

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敬柱作為聯合贈書方在致辭中指出,陳春花教授既是有洞見的學者,又是成功企業家,還是一個著作等身的作家,一直在不斷引領著中國組織管理的新思潮。他表示十分榮幸能夠代表出版方把陳春花教授的全套著作贈與北大圖書館。

與知識協同 | 「共生讀書會」暨陳春花教授贈書儀式在北大舉行

活動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傳播中心主任王賢青主持,他在贈書儀式後總結:出版社讓陳春花教授思想的火花變成一盞盞不滅的星光;北大圖書館將這些星光鄭重收藏安放在北大思想的燈塔上,既幫助現在的人照亮未來,也幫助未來的人藉助這點星光找到來時的路。

陳春花解讀面向未來的組織發展邏輯和價值重構路徑

《協同:數字化時代組織效率的本質》是陳春花教授2019年度重磅新書。近百年來,管理學以西方大師的理論為基礎,組織效率的三次大升級分別建立在泰勒的分工論、韋伯和法約爾的分權論、人力資源的分利論基礎上。今天,人類進入數字化生存階段。陳春花教授逐步推出了極具突破性的管理理論——協同共生論。

與知識協同 | 「共生讀書會」暨陳春花教授贈書儀式在北大舉行

她從1992年開始研究中國領先企業持續領先的基本要素。2012年,她開始專注研究在數字化時代下,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給組織管理帶來的挑戰和變化。7年時間裡,她深度研究了23家公司在這輪數字化浪潮中獲得領先地位的背後邏輯。

“管理學知識每8個月更新一次。技術和知識變化的速度飛快,如果你沒有這種承接能力,可能真的就會被淘汰。”陳春花教授稱。組織效率的本質在數字化時代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些變化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我們需要怎樣的解決方案?管理者應該有怎樣的行為?為了不斷回答這些問題,她從撰寫《激活個體》到《激活組織》、《共生》,一直到今天的《協同》,一路探索、一以貫之。

活動現場,陳春花教授用一場題為“從共生到協同”的主題演講帶領全場來賓一起共讀新書,解讀數字時代的協同共生論。她指出:“共生是未來組織的進化路徑,協同是未來組織效率的源泉。”

今天,萬物互聯,底層認知邏輯在轉變,與別人競爭,無法在數字化時代找到機會,而與別人共生,可以創造出非常多新的生長空間。與外部協同,而非僅僅關注內部的責權利,更可獲得系統效率。

陳春花教授在新書中為處在轉型焦慮中的企業家們提供了可實現的路徑:重塑企業的邊界;在組織內、組織與組織間找到效率的來源;設置內外的分享機制,讓組織內部和外部都能獲利成長;同時,建立契約信任體系,用信任去連接大家,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價值網絡中的主體。

對話:共生、協同到價值創造

對話環節中,《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騰訊人力資源平臺部總經理馬海剛,與陳春花教授展開精彩對話,思想的生產者、傳播者與應用者共同探討領先企業的“共生、協同與價值創造”。

與知識協同 | 「共生讀書會」暨陳春花教授贈書儀式在北大舉行

“陳春花教授注意到了數字經濟時代每個個體的價值,從人本主義的角度,人的潛能、激勵、主動性、責任感,這些東西如何真正被挖掘和激發,進而在人和人之間產生一個增量的協同,我覺得陳老師的最新研究給我非常大的啟發。”《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說道。

作為全球化的一線管理思想傳播者,他觸摸到國際管理學界在組織管理、實踐指向等方面的一些共性:第一,傳統的組織架構,比如科層製作為一種組織結構的歷史形態已經決絕地宣告結束。中國企業組織中仍大量存在科層制,這些企業未來能否適應競爭大可質疑。第二,傳統的定量化績效考核,包括KPI、數字、指標等,雖然仍有爭論,但基本傾向是正在進入衰退甚至終結的過程。而恰恰是陳春花教授提到的目標、結果和對人本身的激勵,比與數字相關的考核更加重要。第三,技術帶來組織裂變與重構,智能化人機如何在一個組織裡更有效率的存在,這是目前全世界管理學界非常熱門的話題。

“陳春花教授的理論特色極強,但是在聽和看的過程中又覺得離自己很近,很多地方產生共鳴。”騰訊人力資源平臺部總經理馬海剛描述了自己聽完主題演講最深刻的印象,比如,騰訊強調做到大企業平臺+小公司精神,其實這些背後都在追尋管理的本質,如何持續產生內驅力和創造力。

他指出,以前這種力量主要來源於老闆、制度、流程。時代變了,當下領先企業不再僅僅是管理驅動,還需要增加一個驅動引擎,就是組織和個人的驅動力,兩者結合讓公司內部形成雙引擎配套驅動。

馬海剛還在現場分享了騰訊的“活水計劃”如何通過激活個體而激活組織。一個員工在自己本崗位做得不開心了,如果他能在公司內部的任何其他崗位拿到offer,那麼他的原部門、原崗位領導必須在一個月內把他送到新崗位去。“活水計劃”成為騰訊內部的人才市場,快速撬動內部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員工的意願度、忠誠度和適配性,就是用市場化的手段來撬動這個過程。同時,為了確保這樣一種有意思變得有意義,騰訊通過制度設計、技術手段去識別和杜絕一些假問題,比如員工天天都在尋找活水崗位,沒有心思在自己部門幹活等。

“人力資源部門挺特別的,除了選、育、用、留等大家都知道的人力資源從業人員之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開發人員,做coding、系統開發、架構設計,通過產品化的設計,讓公司員工與組織之間形成一個良性有效的市場,這種市場背後看不見的手通過技術手段、大數據把它流轉起來,構建一個活水一樣的市場。”馬海剛說。

結尾

兩小時的「共生讀書會」全場保持高能狀態,場內逾200人共同完成了一場嚴肅學習。這場面向社會的重大理論傳播發布活動,表達了研究者的研究態度——讓理論研究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與知識協同 | 「共生讀書會」暨陳春花教授贈書儀式在北大舉行

正如陳春花教授所說:“讀書跟課程是教育最重要的兩個載體,如果我們把每一本書看作一個課堂,把每一個老師看成一本書,你會發現你願意成為一個讀者去嘗試再創造,知識的學習才會有價值。”「共生讀書會」是陳春花教授「共生論」指導下成立的讀書分享活動,面向廣大知識信仰者和學生分享新知識,讓研究創造更多社會價值。「共生讀書會」希望鏈接更多優秀學者和企業家,以穩定、開放的優質內容,通過共生、協同、共贏的方式,面向應用、推動社會進步。

嘉賓贈言:

何剛: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協同共省。

馬海剛:追求管理的本質,通過組織效率的提升,讓你的影響力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陳春花:請大家多到北大圖書館來,與一本書共生,讓知識和你協同,擁有未來。

責編:雨墨

總編:漫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