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犯了錯,你會怎麼處理?

踏青秋1


我們教育孩子並不需要刻意的增加過多的教育的內容,什麼挫折教育啊,激勵教育啊這些都沒有必要,只要爸媽把握住生活中的日常點滴的各種的問題處理好就足以了。

因此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其實也是教育最好的時候,方法得當孩子能夠知錯能改,但如果方法不當就會導致孩子和家長陷入屢教不改的怪圈。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的應對方式其實是一個技術活,還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清楚的。

我這裡重點分享一點:“多談感情,少講道理”

在教育孩子犯錯的時候,絕大多數成人會犯一種毛病,就是以成人道德的標準去評判孩子的行為,而忽視了孩子的心智發展可能並沒有達到道德發展的水平。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時常聽說小孩小時候犯什麼事,長大會變成什麼樣。比如小時候偷針大了偷牛、小時候後愛說謊長大就管不了等等。成人世界有成人世界的行為準則,孩子們有孩子們的行為模式,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長大了不一定就會變成壞人,而那些壞人小時候也有可能是品學兼優的孩子。我覺得兒時經驗影響成人狀態的更重要的是他小時候的情緒體驗。孩子小時候如果有更多的積極樂觀的體驗,有更多的被人理解的溫暖,我相信他長大之後就能夠有更強的心理抵禦能力會努力成為更好的人,而相反那些小時候經常是被批評指責或被各種的替代和忽視缺乏積極情感體驗,這樣在缺乏“陽光”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問題。

那麼如何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吸收積極的能量,這個關鍵點就在於家長要從孩子的情感體驗入手,少講道理甚至不講。記得我家大寶2歲的時候,把我新買的茶杯從桌上給摔下去了成了稀巴爛,然後他還哭的特別慘。這時候爺爺奶奶跟他說別哭了,讓爸爸再買一個,他反而哭得更慘。而在一旁對茶杯心疼不已的我並沒有去指責孩子批評孩子,因為我從孩子的哭聲裡面聽出來了,他並不是害怕我說他才哭的而是自己的一個心愛玩具摔壞了的那種傷心難過的情緒。我準確把握這種情緒,我只跟孩子說你的杯子摔壞了,所以很傷心難過對嗎?我家孩子也說點點頭說自己是很難過,然後哭聲慢慢變小了。接著我又給他一個杯子,然後他就不哭了,他還跟我演示一下剛才是怎麼摔下去的,他說會保護好這個杯子的。

我並沒有講道理,孩子他自己知道了錯誤在哪裡,同時他還感受到了被人理解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後的教育過程中我也是如此,都是先關注孩子的情緒,然後再跟孩子講道理,甚至是不用講道理,孩子很多時候自己都會明白。

只有懂得談感情,多關注孩子情緒狀態的家長,才能夠在孩子每一次犯錯誤中把錯誤都變成孩子成長的積極能量。


家庭心理學張老師


這個問題我確實是認真思考過,而且也在不斷的實踐中的。

我跟很多人的不同之處在於,我鼓勵孩子去大膽的“犯錯”!

之所以鼓勵孩子去犯錯,實際上是鼓勵孩子去嘗試,去體驗。因為我經常跟孩子說,什麼情況下才不會犯錯呢,那就是什麼都不做。我什麼都不做,恰恰是最大的錯。

一個人害怕犯錯,往往因為內力和外力的作用。也就是說,一方面他們自己會產生內疚感和負罪感,甚至是悔恨,無論是什麼樣的感覺,他們都不會覺得很舒服的。而另一方面是來自於父母和老師,甚至是朋友們的指責或者是批評,也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

所以單純只是靠父母表達原諒,其實並沒有本質上改變什麼,只是會把這個事情緩解一下而已。

所以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認識犯錯這個問題。因此平日裡我會經常跟孩子去談,一個人,在努力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我也會告訴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按錯沒有關係,因為犯錯我們才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改成一些陳舊的觀點,或者是落後的思想,或者是不恰當的言行……我還跟孩子說,假如人生中有一千個錯在那裡,如果你出的問題早發現的問題,咋那麼你可能不需要發這麼多的錯,你就會長大,並且迴避其他的一些錯誤。因為你學會了如何正確處理錯誤和從中吸取更多的寶貴經驗。但是你總是在迴避犯錯的問題,或者是掩飾,或者是逃避,那麼這些錯誤還是會發生的,只不過他們的時間會被推遲,但是越往後推遲,它們的威力和傷害可能就會越高。

不過嘴上是這麼說,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也確實是難以壓制自己的怒氣,偶爾發一次火也是正常的。

不過我始終提醒自己,我的火越大,說明我的表現也不夠冷靜,方法非常欠缺,而孩子身上的錯誤,也是我的一些能力沒有達到的表現。所以我應該跟孩子一起去努力的改變。

因此這些年我已經很少在批評孩子了。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因此我們作為家長要先判斷孩子犯錯的原因和性質,再去實施教育與引導。

第一:對錯誤沒有認知。

有的孩子犯錯是因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是非觀念,也就是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幫助孩子更好的心理健康的成長。

第二:明知故犯。



有一些孩子對於事物的對錯已經有了認知,但是卻會故意去犯錯,這樣的孩子通常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父母的關注。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要用暴力解決,反而應該在平時與日常的生活交流中給與孩子更多的關注與陪伴。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裡面每天都會發布關於幼兒教育的文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