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計劃是咋回事?

81111566


為了遏制蘇聯共產主義,霸佔歐洲市場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提出了援助歐洲計劃 ,二戰之後歐洲變成一片廢墟,而北方的蘇聯卻國力強盛 ,美國為了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就得聯手歐洲來遏制共產主義,這也為後來的北約成立以及冷戰打下基礎。


甚感卍欣慰


馬歇爾計劃實際上就是西歐復興計劃,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方案”。在二戰以後,面對殘破不堪的西歐,以及為了防止蘇聯擴張和“入侵”。也是控制歐洲,開拓歐洲市場和成為超級大國戰略企圖。美國杜魯門政府開始對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大饃饃的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這是美國完全成為超級大國的標識。由於主持負責此事的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所以被媒體俗稱為“馬歇爾計劃”。

這個計劃在1947年7月正式啟動,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四年時間內,西歐諸國通過參加美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600多億美金),這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 美國在經濟上通過的馬歇爾計劃,在軍事通過北約,完全控制西歐各國。但也必須承認,馬歇爾計劃是個一個雙贏計劃。

美國政府不是慈善家,而是野心家,是為了掌控當時世界的經濟和政治中心,應該說,美國的眼光極為長遠,也是極為成功的戰略行動。馬歇爾計劃的影響至今還在,美國還在享受馬歇爾計劃餘蔭。我上大學的時候,書裡對馬歇爾計劃的評價是:“為美國利用經濟手段控制西歐鋪平了道路,是美國冷戰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話應該是正確的,美國這麼做的動機就是野心勃勃,就是為了成為超級大國。美國對西歐的經濟援助是兩利的。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大量物資擠壓無法轉化成資金,而戰後已經破敗不堪的西歐又急需這些物資,可以說,雙方契合度非常高。美國輸歐的資金雖然贈款90%,貸款10%。但核心原則是凡是接受馬歇爾贈款的國家,只能從美國進行採購,就此盤活了美國找不到出口的戰爭期間積累的大量物資,也讓美國商品迅速佔領歐洲市場,而其中88億流入貨品採購,27億進入原料市場,16億進入工業機械。大規模的資金輸入,使得擁有技術和市場唯獨缺少資金的西歐迅速恢復戰前水平,美國政府又不傻,一系列的操作為美國徹底佔領市場做了戰略做了鋪墊。

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說過,“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西歐是很難避免共產主義的專制統治”。二戰結束以後,蘇聯的實力極度擴張,控制東歐六國。完全具備了統一歐洲的戰略力量。而且戰後 西歐根本無無法與蘇聯進行博弈與抗衡,只能是求助於美國,故而,馬歇爾計劃首先是政治性質的,而後才是經濟性質的。馬歇爾計劃確實起到了遏制蘇聯勢力擴張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馬歇爾計劃也促使了冷戰全面爆發。美蘇對抗可是以歐洲為戰場的。也是由於此,西歐各國不願意成為美蘇的戰略的犧牲品。也引發了五十年代的西歐煤鋼聯盟,直到後來發展成了歐共體。直到現在的歐盟。

實際上最初的馬歇爾計劃實際上包括了東歐各國,也受到了東歐各國的歡迎,也希望得到經濟援助,而蘇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量,蘇聯干涉阻止了這個事情。波蘭與捷克希望得到援助,已經與美國談好,而被斯大林強行廢止,實際上南斯拉夫也受到了馬歇爾計劃的援助。。這也是蘇南關係破裂 一個原因。 馬歇爾計劃也迫使蘇聯成立經互會與之相抗衡,但無論在影響和規模上都遠遠無法與馬歇爾計劃相比較。

馬歇爾計劃即便從今天看來也是當時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產能轉移行動,也是一場最為成功的戰略計劃,美國無疑是最大贏家,從經濟和政治上控制西歐,沒有美國馬歇爾計劃,就沒有現在的西歐,所以現在歐洲給美國當小弟也是應該的,對於美國則是解決了美國戰後重工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的話,美國的經濟肯定會有大幅度的萎縮。美歐雙方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二戰的動搖了西歐的統治基礎,美國維護了西歐的政治統治,但也就此退出大國政治舞臺。世界進入美蘇爭霸的時代。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馬歇爾計劃,就是是二戰後美國對戰爭破壞後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

二戰中,除了法國以外,歐洲大部分發達國家被破壞嚴重。

當時的西德因長期的轟炸和戰爭,國土幾乎成為廢墟。

美軍大兵能夠用一包香菸,在柏林換取金髮女郎陪他一晚。

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

以波蘭為例,首都華沙因為反德的華沙起義,事後海因裡希·希姆萊命令德軍將華沙夷為平地,結果全城85%的地方都被毀壞。

戰勝國英國,首都倫敦也被飛機轟炸、導彈襲擊,破壞的非常嚴重。

甚至,歐洲還有饑荒流行。1944年至1945年的冬季,荷蘭人稱之為“飢餓的冬天”。當時荷蘭流亡政府估計納粹德國行將崩潰,於是山東發動了鐵路工人大罷工。納粹德國立即切斷了食物和燃料供應,引發饑荒。

當時整個荷蘭北部的國民都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補給,從上層社會到底層平民,全被迫在飢寒交迫中艱難地捱過了這個冬天。一向以自由、有骨氣著稱的荷蘭人,只能拿著勺子走上街翻動垃圾桶,希望從裡面找到一些食物。

1945年1月和2月在總人口超過二百萬的六個城市中,死亡率幾乎比1944年同期加倍。根據報紙上的報道,僅鹿特丹一地,餓死的平均每天就有四百人。

這次大饑荒最終導致荷蘭北部2萬多人因飢餓和寒冷而喪生,倖存者也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如果不是盟軍不斷空投糧食,荷蘭還要餓死更多的人。

本來美國認為英法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應該會很快恢復經濟實力。

然而,1947年這些國家的經濟依然不見起色。

在不斷增長的高失業率、因食品短缺導致的接連不斷的罷工以及一些國家的社會動盪下,歐洲經濟的增長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1947年,歐洲經濟依然徘徊在戰前水平以下,並幾乎看不到增長的跡象。農業生產是戰爭爆發前1938年水平的83%,工業生產為88%,出口總額則僅為59%。

當時美國認為,如果放任西歐盟友經濟崩潰下去,是無法建立北約聯盟,對抗蘇聯的。

所以,馬歇爾計劃就出現了。

在馬歇爾計劃付諸實施之前,美國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歐洲重建。據估計在1945年到1947年間,美國在這方面的投入就達90億美元,卻還是不夠用。

馬歇爾計劃於1951年如期終止,但此後美國對歐洲國家的其它形式的援助卻始終沒有停止過。

到1951年,馬歇爾計劃援助英國32.97億美元,法國22.96億,西德14.48億,意大利12.04億,荷蘭11.28,甚至連只有20萬人口的冰島,也得到了4300萬美元。

這些鉅額援助表面上是借貸,實際上等於白送。

以西德為例,自1951年7月1日之後幾個月,德國從馬歇爾計劃中獲得的援助共摺合2.7億美元,而他們只需向華盛頓的美國進出口銀行償還其中的1690萬美元,還不到十分之一。


事實證明,馬歇爾計劃的成績極好:1948年至1952年是歐洲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長了35%,農業生產實際上已經超過戰前的水平。戰後前幾年的貧窮和飢餓已不復存在,西歐經濟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空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