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最近熱播一部電視劇《慶餘年》,劇中新穎的情節設定,有趣的臺詞,和飽滿的人物特徵都吸引了我的注意。

尤其是劇裡面的男主人公範閒,因寫了首杜甫的《登高》而名滿京都,難道這首詩真的這麼有魅力嗎?

清代的楊倫在《杜詩鏡銓》中箋註,杜甫的《登高》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雖然說,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有的人讀了一首詩,感覺它用詞考究、對仗工整或者是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就喜歡的不得了,奉其為心中的第一,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若是得到歷代眾多古詩評論家的推崇,並且被很多文人雅士誇讚,那就一定是詩中的難得的精品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首詩: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瞭解古詩的意思有利於更好的欣賞古詩。

《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釋義:

這首詩是杜甫五十五歲時的重陽節獨自登高所作。

它是杜甫集中最有名的篇章之一,也可以說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悲秋的典範。

秋風蕭瑟,天空高遠。猿猴的啼叫聲淒厲又悲涼。

水中的小洲白沙閃閃,鳥兒在低空飛舞盤旋。

猿嘯哀:指長江三峽中猿猴淒厲的叫聲。

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飄落,一望無際。江水滾滾湧來,奔騰不息。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常年漂泊在外的異鄉客,悲秋多愁緒。人到暮年,疾病纏身,獨自登上高臺。

萬里:指遠離故鄉。

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百年:這裡借指晚年。

時世艱難,遺憾頗多,鬢髮如雪,每日劇增。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

苦恨:極恨,極其遺憾。

繁霜鬢:增多了白髮。

困頓潦倒,衰老多病,重陽節本應登高飲酒,但由於肺病嚴重,只能戒酒。

潦倒:衰頹,失意。這裡指衰老多病。

新停:新近停止。重陽登高,例應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賞析:

這首詩杜甫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重陽節。

當安史之亂結束以後,杜甫入仕的想法徹底破滅,一路顛沛流離來到了四川。

幾年來,貧寒的杜甫一直待在成都草堂,並且經常面臨斷炊的窘境。

恰好,高適在此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不斷地接濟和照顧杜甫。這段時間,杜甫過的還算安逸。

直到高適離職,嚴武接替高適。杜甫本想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誰知沒過多久,嚴武病逝了。

嚴武的去世,使杜甫在成都失去了經濟依靠,只好離開住了五六年的杜甫草堂,南下來到夔州。

《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在夔州,杜甫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多虧當地都督的照顧,他才得以安定下來,並且一住就是三年。

有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遠眺,百感交集。望著蕭瑟的秋景,感慨自己身世飄零,以及老病孤愁的悲哀。

於是,五十五歲的老詩人杜甫,在病魔纏身、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下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首”的《登高》。

這首《登高》到底高深在哪裡呢?

學過寫詩的人都知道,律詩是一種非常難寫的體裁,分為首、頷、頸、尾四聯。全詩嚴格押韻,講究平仄,中間兩聯還必須對仗。

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嚴謹的七律,而且是八句皆對。這是杜甫的首創,就連詩仙李白都寫不出來。

《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主要寫夔州的秋景,“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不僅上下兩句對仗,而且還有句中自對。

景色描寫由遠到近,由高到低,並且有顏色,有聲音,遣詞精妙,無一虛設,給人以空曠奇幻的感覺。

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望著無邊無際的落葉,和滔滔不絕的江水,詩人壯志難舒,悲涼鬱悶的心情展露無遺。落葉“窸窣”地聲音和氣勢磅礴的江水形成了鮮明對比。

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壯闊而蕭瑟的秋景。急風震撼,猿猴哀鳴,渚清白沙,飛鳥之影,落葉紛紛,江水奔騰,一片深秋的悽清之色。這兩聯雖未點明登高,確是登高的見聞。


《慶餘年》中範閒用杜甫的《登高》聞名京都,為何這詩不尋常?

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寫出了詩人自己的身世,並揭曉了前四句寫景的意義。讀了這兩句,彷彿看到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獨自登上白帝城外高臺的情景。

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人再次說到自己的哀愁和病痛。各種哀愁和苦悶已經讓詩人兩鬢斑白,想借酒消愁,卻因為身體的病痛,而不得不戒酒。連這點願望都不能實現,更增添了悲涼之感。

這首詩寫的情感複雜,動人心絃,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運用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在明代詩評家胡應麟的著作《詩藪》中,對《登高》有這樣的描述:

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