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如何報道本國新冠疫情,大家怎麼看?

習慣了中國式報道疫情的國人,估計如果生活在美國,會很不習慣,大概率會覺得美國快完蛋了。因為美國媒體,每天充斥著指責,恐慌,悲痛,一句話:滿滿的負能量。從以下方面領略一下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疫情的方式。

堅持負面報道,唯恐天下不亂。最大化報道問題和困難,煽動恐慌情緒是媒體生存和吸引眼球的重要手段,某些情況下,美國媒體可以說是唯恐天下不亂,他們特別熱衷於報道本國的“壞事和醜事”。在國家遭遇疫情肆虐的當下,美國媒體這一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紐約時報》4月9日頭條新聞:美國失業人數預計將激增數百萬人。報道說,美國登記失業的工人預計本週將增加600萬人,因為登記失業的人太多了,以至負責的政府機構近乎癱瘓。

《華盛頓郵報》:美國失業率現在已經達到13%,是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過去四周有超過1700萬美國人申請失業登記,表明美國經濟在快速而空前地惡化。

追責和指責政府。追責官員,指責政府辦事不力是美國媒體最熱衷的事,也是美國國父制定憲法時賦予新聞媒體的基本職責。

自美國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媒體對川譜政府幾乎全是負面報道,有些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抹黑,媒體或者指責、抱怨、嘲笑政府做的不好,或者告誡政府還有哪裡需要改進,隨便舉幾個例子:

如《紐約時報》4月10日報道:川譜說個不停,但是有些共和黨人並不喜歡他們聽到的…川譜的助手和盟友越來越相信,總統的每日新聞發佈會更多地害了他,而不是幫助他,他們敦促川譜應該讓醫學專家來佔據主導地位。

CNN:病毒疫情下,美國迄今最悲慘的一天裡,川譜的白宮一團亂麻。

Politico雜誌:隱藏在川譜 “看不見的敵人”的說辭背後的秘密。通過把冠狀病毒定性為隱秘威脅,川譜嫻熟地推脫了自己在疫情蔓延方面的責任。

炒作普通人的苦難。普通人的苦難也是美國媒體關注的重點之一,通常通過對一個小人物的生活經歷的敘述,告誡政府不要對某一類人的困難漠不關心。

比如CNN:底特律醫院的工作人員說,急診室走廊裡很多患者在醫生來之前就快不行了。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CBC News):密歇根州女子在死於冠狀病毒併發症前通過亞馬遜Alexa語音服務求救:“我痛不欲生”。

《華盛頓郵報》:我感染新冠後有六天靠呼吸機生存,它救了我,但是我的生活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Vox雜誌:我住在沒有網絡的農村,大流行病讓我更加與世隔絕。

風景別國更好。美國媒體也會批評他國,但是更熱衷於報道他國的亮點。通過肯定甚至放大他國做得好的地方,用以襯托出美國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如CNN:韓國政府聽專家的,按專家說的做。文章說,韓國和美英幾乎在同時出現首例感染者,但是現在韓國一天報告不足百例,而美國每天30000例,英國5000例,為什麼美國沒有在第一時間控制住病毒的指數級傳播,韓國卻控住住了,主要原因在於韓國聽專家說的做,早期進行檢測隔離。

《紐約時報》:德國是個例外?為什麼這個國家的死亡率這麼低?這個大流行病沉重打擊了德國,超過10萬人感染,但是相比於其許多鄰國,德國的死亡率明顯低得多。

各位小夥伴對美國媒體報道疫情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美國媒體如何報道本國新冠疫情,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