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後A股是否還能進一步探底?

仗劍天涯識途馬


2020年4月後A股是否還能進一步探底?我們從基本面分析一下,進入4月A股還要面對哪些利空?分析一下這些利空對A股會形成多大的影響?

一季報最後階段的暴雷

A股進入4月下旬。就到了一季報最後披露的期限,一般業績差的公司都會等到最後才會公告業績,而一季報截止最後幾天是暴雷風險最大的幾天,這已經成了慣例,再疊加上今年一季度疫情的影響,預期中一季度業大部分企業績肯定不會好。

影響:一季報業績差是預期中的事,因為疫情的影響,一季報的業績已經成為明牌,就是說就算一季報差對A股形成的衝擊也不會太大,因為市場已經提前有所反應,反而有可能是利空的錘子落地變成利好,所以這一個利空對A股的衝擊不會太大。

低油價下,美油企業暴雷,美股再次形成下殺的格局

如果美股再來一次,今年二三月份那樣規模的下殺,對A股肯定會形成不小的壓制。這並不是不可能,想想今年二三月份美股快速下殺形成的原因,一是疫情,二是低油價。現在美國的疫情還沒有見到拐點,而低油價還在進一步發酵。二三月份時是預期中的影響,而到了現在這種預期變成了現實,而且還進一步的發酵,引發了更大危機。比如說美國經濟長期停滯就會導致消費降級,進而影響美國經濟進一步下滑,進入惡性循環,低油價持續發酵會引發美國頁岩油企業債務危機爆發,從而拖累美股快速下殺。

以投資者對投資A股的信心

其實現在我國的經濟大家有目共睹,各行業中的泡沫已經提前被擠出,貨幣政策在轉好,疫情提前世界被控制住,經濟提前於世界各國開始復甦,估計也到了發力的階段,我國經濟到了即將爆發的邊緣,但是呢,A股遲遲沒有反應,說明國內投資者對A股還是沒有信心,成交量上反映的就非常的明顯。

技術面看A股再次探底的概率很小

我們可以從A股大級別來看一下,2019年年初的2440年,是因為很多方面的利空疊加才形成的,外部因素有貿易問題和貨幣政策在美元加息下被迫收緊的問題;內部因素有各行業去槓桿的問題、產業升級中的陣痛問題、凍結地產行業對經濟的影響等眾多利空疊加下形成的這個低點。反觀2020年,外部因素中,貿易問題有所緩和,貨幣政策調整空間比2018年更大,但是現在疫情影響下進出口受到嚴重的影響;內部因素,各行業去槓桿已經結束,產業升級初現曙光,地產行業維持現狀,但是我國經濟已經進入築底階段,復甦的跡象已經看出苗頭,相比2018來說,現在的情況更好,因此,再次探底的概率很小,最多也就是小級別的回調而已,周線的結構都不會改變。

總結:從各方面分析來看,A股再次大級別探底的概率很低,最多也就是60分鐘級別的調整而已,大級別結構很難再出現調整。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因為誰也無法確切的得出結論來證明4月份之後A股還會不會進一步探底,我們只能藉助當下可看到的數據來客觀判斷。

首先,A股會不會進一步探底?

在股市投資的人經常聽說一句話,股市會跟隨經濟波動而波動,這是為什麼?因為眾多行業都屬於週期性行業,會受到經濟的衰退而衰退,也會受到經濟的復甦而恢復盈利,所以,當經濟向好的時候,股市往往震盪向上,當經濟弱勢的時候,股市往往下跌更為慘淡。

當下,A股市場在經過了一季度新冠的重大影響之後,各大行業已經完成觸底,也就是說經濟已經觸底,因為三月份以來,中國的復工復產率便開始提高,一季度GDP等數據已經公佈,二季度不可能比一季度更底,所以,當下中國經濟已經觸底,那麼A股市場理應觸底。

其次,是不是經濟觸底了,股市就一定觸底?

這個從來都不絕對,決定經濟的不是投資者預期,但決定股市的,除了經濟之外,還有投資者預期的影響,當更多的投資者認為股市還有下跌必要的時候,或者說形成下跌的一致性投資者預期的時候,那麼就算市場出現利好,也不會對股市產生上漲的效果,這就是投資者預期的作用。

股市表現從長期來看,的確是跟經濟掛鉤的,但是股市短期走勢上,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預期的方向而變動,所以,中長期A股一定是向好的,但是短期還需要震盪,因為投資者預期尚未形成一邊倒的局面,那麼在此觸底也並非不可能,不過當前的A股市場本就處於歷史估值的低位,想要進一步探底的可能性也不是那麼大,所以,從本月以來,外資也好,機構也罷,紛紛開始了左側交易,只是沒有巨量推動而已,那麼持續築底的情況並不是不會出現……

注:行業及公司估值等深度分析內容都在金酒圈裡,鎖定金酒圈,鎖定財富!


木易論


站在當前的時點,4月後A股進一步探底,即二次探底是大概事件。

股市的上漲是市場估值,參與者情緒,流動性等因素綜合決定的。

1、就市場估值而言,截止2020年4月20日收盤,滬深兩市綜合PE15.48倍,市淨率為1.56倍,淨益率為10.07%。結合IMF對2020年GDP1.2%,2021年GDP增速9.2%的預測,目前市場估值真心很低,中長期投資價格很明顯。

2、流動而言,疫情爆發以後,央行使用各種貨幣工具降低市場整體利率效果明顯,且利率進入下行週期,市場風險偏好上升,資產價格在利率下行大背景下,價格上揚是大概事件。

且A股歷史數據表面,每當利率下行,流動性寬鬆週期下,市場很容易走出牛市。

3、參與者情緒來看,北上資金連續淨買入,但是力度明顯減弱,同時年報季報密集公佈時間窗口期,市場情緒謹慎。再則目前兩市不達7000億的成交量不足以支撐市場就此一騎絕塵展開主升浪。

4、技術層面,本輪調整見底2646之後,反彈了近8%,但這個反彈趨勢從K線組合明顯磕磕絆絆不流暢,同時市場目前的確找不到突破口。

科技創新主線還需要夯實底部,權重藍籌業績需要證實,績優白馬估值偏高。

5、A股歷史上有冬季播種,春季收穫的慣例。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過去的20年,投資者在前一年冬至買入,第二年五一賣出獨家,其收益秒殺眾多基金經理,目前看,今年5月很可能又是一個分水嶺。

綜上所述,溯源認為A股還有進一步探底尋底要求。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