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大江奔日夜,慷慨歌未央。作為長江入湘第一站,華容坐擁32.72公里江南岸線,地處洞庭湖沖積平原腹地,河湖密佈、沃野千里,素有“稻田豐稔甲湖廣,麻桑夙著震九州”的美譽,是歷史上有名的“魚米之鄉”“棉麻之鄉”,更是全國的糧、棉、油、魚商品生產基地縣。守護好一江碧水,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建設美麗鄉村……兩年了,長江岸線岳陽段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採訪團第二站聚焦華容,來到三封寺鎮和東山鎮,感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的變化。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點擊圖片觀看H5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自雪域東流入海,從遠古奔流至今。

長江,納三湘四水“獨寵”岳陽,一路奔騰,入華容,連洞庭,出臨湘,蜿蜒163公里,將她的血脈融於這片熱土,滋養著巴陵大地,生生不息。

4月16日,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沿江採訪團逐大江而下,第二站來到華容縣,在滿目的春光裡,看農村人居環境變化。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空山鳥鳴,小橋流水,一棟棟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風格民居鑲嵌在春光裡,整潔乾淨的瀝青路延伸到了家門口,道路兩旁是蔥鬱的樹木和盛開的小花……

走進華容縣三封寺鎮墨山鋪村集中建房點,記者恍若置身於大都市的別墅區。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三封寺鎮墨山鋪村白牆青瓦的民居前,孩子們開心地玩滑板車。 吳巍偉 攝

一排白牆青瓦的民居前,兩個小女孩在開心地玩滑板車,她們的父親正在給屋前的草坪除草,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映入記者眼簾。

這是村民易大為的新家,35歲的他和妻子一直在浙江打工,往年一年才回一次老家,全家老小難得相聚一回。2018年,當地大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易大為被家鄉的巨大變化打動,決定在集中建房點為家人建個新房子,讓生活更美一點。去年年底,裝修一新的兩層小樓竣工,他第一時間接來父母,一家人過了個熱鬧年。

“跳廣場舞、散步、打太極……這裡晚上很熱鬧,綠樹環繞,村容整潔,和城裡差距不大了。”易大為告訴記者,在外打工時,兩個女兒都是父母照看,隔代教育帶來諸多弊端。現在家裡房子住得比外面舒服,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還可以陪伴父母和小孩,今年他和妻子都打算留在華容工作了。目前,易大為已經在華容工業園的湖南科力嘉紡織企業找到工作,工資還不錯,這讓他覺得生活格外有奔頭。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華容三封市鎮墨山鋪村新貌。記者 王 志 攝

“現在環境好太多了,這麼些年來,我從沒有享受過這麼好的環境!”今年60歲的朱遠清在墨山鋪村生活了一輩子,細數近些年村裡的變化,老朱十分感慨:柏油馬路通往四面八方,農家庭院成為獨特風景,相比以前,人居環境有了質的提升。

朱遠清有兩女一子,兩個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在廣東惠州打工,他和老伴白天下地忙農活,晚上散步鍛鍊身體,生活很是悠閒。他笑著說,現在唯一的煩惱是希望兒子儘早結婚,讓他早日抱孫。

拆除空心房、集中建房、整治黑臭水體……滿臉笑意的墨山鋪村黨總支書記程正紅告訴記者,人居環境的改善,帶來村民整體素質的提升,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視了。墨山鋪村在當地被稱為“博士灣”,目前村裡已出了7個博士生,可謂人才薈萃。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華容集成長江故道保護區水面接近35萬畝。資料圖片

揮別三封寺鎮墨山鋪村,記者一行繼續前往東山鎮佛寺村。

東山鎮位於華容縣東北部,是華容縣唯一一個有山的鄉鎮。一路上,藍天白雲,道路兩旁綠樹招展,農田裡禾苗翠綠,遠處青山如黛,綠水盈盈,微風拂過,最美不過人間四月天。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正在採訪劉名宇 劉志恆 攝

乾淨整潔的庭院內,李樹果實累累,橘花散發清香,農家小院生機盎然,這是66歲村民劉名宇的家。 “現在農村空氣都是甜的。 ”他向記者談起鄉村的變化,滿是自豪。

以前,農村都是旱廁、屋簷溝都是臭水,垃圾亂丟,路上灰塵多,不願出門。 現在垃圾每天有村裡的保潔員收,路面非常乾淨,連自家菜園子都弄整潔了,感覺整個風氣都文明瞭。 劉名宇笑著說,現在亂丟垃圾都不習慣了,感覺自己是住在了縣城裡。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乾淨整潔的村莊一角。 吳巍偉 攝

人居環境整治,文明鄉風也很重要。“三年來,李淑惠為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洗澡擦身,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孝道……”在佛寺村的村史館,記者看到這樣一張特殊的“好媳婦”評選榜單,上面詳細地寫著獲獎者的事蹟介紹。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除了“好媳婦”評選,佛寺村還有“好婆婆”“善行義舉”“優秀學子”活動評選。活動開展後,村裡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文明鄉風在緩緩鋪開。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歷史上的佛寺村地處偏遠凹區,水旱、蟲災頻發,當時有民謠曰:‘野菜湖草正當糧,一年上頭盆地響,有女莫嫁蘇家衝(佛寺凹附近),盆底剁成大窟窿’。”佛寺村村委會主任劉文宇笑著告訴記者,佛寺村以前的名字叫富壽村,象徵著村民對富裕、長壽的美好向往。現如今,先輩們的期盼早已照進現實,佛寺村生活富足,更美更宜居。

“在這裡,就有詩和遠方。”

記者採訪完,離開華容的時候,正是夕陽西下,霞光萬丈,照耀在這座洞庭湖畔的縣城。看著車窗外掠過的美景,這句話驀然躍入腦海。

記者手記

和煦春風迎面來,綠水青山最相宜。

行走在榕城大地,村莊道路平坦,庭院乾淨,綠樹環合,處處是美景。在這裡,越來越多的鄉村變得更美麗、更宜居。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岳陽一大批鄉村美了“顏值”,有了“氣質”,家門口的好風景讓老百姓覺得好日子更有奔頭,讓廣大群眾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此日日年年,久久為功,岳陽鄉村的美好未來大有可期。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丁瑜

邂逅香櫞

四月午後的陽光灑下來,落在長江大堤華容縣東山鎮磚橋村一片苗木林上。

沿江疾馳許久,看慣了蔥蘢,這片直直聳立如待檢閱士兵一般的林木又勾起了記者的好奇心。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長江岸線新植綠化苗木。 吳巍偉 嚴 午 攝

“這是一片香櫞林,去年和今年共栽種了240畝。”隨行的華容縣林業局綠化股股長張國湘介紹,華容縣32.7公里長江岸線造林復綠,不僅有常見的楊樹,還有銀杏、桂花、欒樹、女貞、樟樹、櫻花、紫薇等具有觀賞和經濟價值的林木苗,而香櫞正是個中翹楚。

香櫞四季常綠,四五月份開花,11月掛果。果實可食用、可入藥。既可觀賞,又能生錢,香櫞可謂“妙樹”!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可不是‘妙樹’嘛!”聽聞記者感嘆,正在林間忙碌的一位村民大姐笑盈盈地附和道:“政府出錢幫我們栽了樹,收益全部歸我們,看著周邊綠起來,錢包跟著鼓起來,心裡高興!”

如果把“守護好一江碧水”比作一本鴻篇鉅製,那麼長江岸線復綠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這不僅是一篇生態文章、經濟文章,也是一篇民心文章。” 張國湘說,政府出資造林,林木交由沿岸居民養護,按照“誰養護誰受益”的原則,林木所產生的效益全部歸養護群眾所有。

在此充滿智慧的決策下,現如今,“守護好一江碧水”就是守護了“金山銀山”,這個理兒,不用多說,群眾全明白了。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東山農民艾傳威田裡“刨金”

當下,很多農民,擱下土地進城“淘金”。

華容縣東山鎮佛寺村的農民艾傳威卻反其道而行,流轉村民550畝土地,安安穩穩在田裡“刨金”。 如今,46歲的艾傳威 已成為當地有名的科技示範戶。 他瞄準政策、眼盯市場,肯下科技成本,靠種糧每年就能掙到30餘萬元。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機械化有序拋秧,為艾傳威早稻種植提升效率。劉志恆 攝

華容縣素有“江南糧倉”美譽,東山鎮更是該縣第一產糧大鎮。

以前,艾傳威也曾撂下土地,跟著村民一起外出“淘金”。“一沒技術、二沒文憑,打工僅僅能餬口,掙不到什麼錢。”艾傳威告訴記者,2008年,他回到家安心務農。2012年開始,他流轉了村裡的300多畝水田。人勤地不懶,加之東山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等部門為他送農業科技上門,通過測土施肥、精準施藥、機械化作業,當年他的收入就達到了9萬餘元。

“一江碧水潤巴陵”岳陽日報沿江採訪系列報道之二 | 春潮起處畫卷新

嚐到種田甜頭的艾傳威今年又將種植面積擴大到550畝。他還和鎮裡的種植大戶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做起了“桃香稻”品牌。艾傳威的“桃香稻”是稻蝦共養,純生態種植,品質為國標一級優質米,口感不亞於泰國香米。

他說,稻蝦共養,不施肥、不打藥,稻為蝦供餌、遮陰;蝦為稻除雜草、害蟲,又提供生態糞肥,達到綠色種植、生態養殖的效果,真正做到“水因蝦而肥,稻因水而香”的互利互補。

東山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徐志明介紹,目前,東山鎮已發展水稻和蝦生態混養3.6萬餘畝。這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生產方式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品牌大米相結合,能實現水稻穩產,水產品增加,農戶經濟效益提高,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種養模式。

談起“田裡刨金”,艾傳威說,訣竅就是向科技、向生態、向機械化要效益。今年,他帶頭使用機械化拋秧,“以往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最多能插2畝地,用拋秧機每天能拋插200畝地,效率提高了近百倍。”他還購置無人機用於飛防作業,同時還在田間地頭設立了農業垃圾回收點,防治農業面源汙染,確保種植品質。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志恆

【來源:江湖那些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