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爾·斯特里普

梅麗爾·斯特里普

梅麗爾·斯特里普的神奇在於,我看了她一部部的影片,我總是試圖確認這些影片中的角色是斯特里普本人,但我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失敗的,因為她所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完全不一樣,她們僅僅是某個角度很相似而已。不可否認有些劇本真的很弱,但由於她的精彩演繹,整個影片顯得熠熠生輝。

梅麗爾·斯特里普,1949年出生在新澤西,母親是位藝術家,父親是一位醫藥代表。她不是一位天生麗質的美人胚子,小時候是一個鼻樑上架著厚厚的眼睛,帶著牙套的小書呆子。當年在試鏡《金剛》時,製片人用意大利語質問導演“為什麼找了個醜到爆的女人來!”直到她成功出演《法國中尉的女人》時,還在自責“自己長得不夠沒,演不好這個角色!”或許正是因為不夠美,所以她不會被美貌所累,當那些同時代的女演員為了保持美貌而把自己整成一塊鐵板的時候,斯特里普選擇優雅的老去,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為她增加了一層魅力。跟她同時代的女演員很多已經不知取向,但她卻保持著奧斯卡的C位,熠熠生輝。

斯特里普從小喜歡錶演,她是耶魯大學的戲劇碩士,在大學期間就已經演完了所有經典的喜劇角色,豐富的舞臺經驗給她的電影生涯以很好的鋪墊,在26歲時出演第一部電影《朱麗亞》就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此後的演繹生涯像開了掛一樣,獲得21次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並三次摘的桂冠。以至在2017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主持人無比調侃的說:“這是merry的第20屆奧斯卡提名,她今年甚至沒有電影作品,我們只是習慣性的寫下她的名字而已.”甚至梅姨自黑說:“當我聽見自己的名字又被提起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似乎能聽到大半個美國都在說“不會吧,怎麼又是她!””

能獲得如此多的榮譽,斯特里普是一位非常敬業與有節制的女演員,每年只花一部分的時間去拍戲,她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劇本的角色,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數量。在出演《蘇菲的抉擇》時為了貼合角色,開拍前三個月開始學波蘭語和德語,因為學的太真了,兒子探班的面對陌生的媽媽號啕大哭。在演《克萊默夫婦》的時候,初出茅廬的她與當時已經成名的大明星達斯汀·霍夫曼因為劇本吵的不可開交,事後,他不得不承認她說的對。為了拍《炫動我心》她用四個月學會了小提琴。在拍《紫苑草》的時候為了逼真的表現凍僵的效果,她在冰袋裡躺了半個小時,差點昏迷。脫口秀主持人艾倫·狄珍妮2014年幫梅姨計算過、她已經得了119個獎,74屆金球獎,終身成就獎頒給了斯特里普。自然所有的獎項她都當之無愧。



很多時候,在人們慣有的印象中,最偉大的女演員的標配,應該是悲傷而痛苦的私生活,數十次的分分合合,晚景淒涼。 總之,要有那麼一點“怪”與“邪”。 人們始終相信,只有最痛苦的生活才能造就偉大的演員。

可梅麗爾·斯特里普這位偉大的演員卻完全不符合這樣的說辭,她的初戀是演員約翰·凱澤爾,他們非常相愛,但約翰卻因肺癌英年早逝,斯特里普全心全意的陪他走完了最後的時光。半年後,經人介紹她與雕塑家

唐·狄墨一見鍾情。兩人伉儷情深,牽手至今。

或許,約翰•凱澤爾不幸辭世,用盡了她所有的不幸與悲傷,餘生她選擇生活在幸福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