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從八九十年代到現今,條條框框的年份裡,明星就像是標誌符,引領潮流,又帶動其他娛樂公司造星的模式,每個時代的人審美不一樣,造就了風格迥異的流行時期,八九十年代的搖滾風、新世紀的流行風、超女引領的中性風、如今的鮮肉風...

也許“四大天王”、“四大天后”霸佔各種新聞頭條的時代過了,主要原因可能是父母輩不怎麼去玩公共社交軟件,可一旦這些天王、天后開演唱會,還是有超強的號召力。

比如這部以歌曲名字定名的電影《大約在冬季》,講述的就是關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偶像維繫的一段緣分,由王維明導演,饒雪漫編劇,馬思純、霍建華、魏大勳做主演。

在電影的解析之前,談談齊秦。可以說,華語樂壇是從齊秦開始,才有了真正意義的偶像,從才華到影響力,齊秦都在流行音樂史上,都是不可動搖的地位。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1991年齊秦,第一次在大陸開演唱會,場場爆滿,座無虛席,引人矚目,當初有個電視臺評價齊秦,華語樂壇的三分之一都是屬於齊秦的。

也許這部電影對於齊秦的粉絲、對於熱忱美滿的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有著特殊的時代記憶,有著特殊的情懷,更或者電影的庸俗與狗血已經不重要了,從自行車、寢室生活、老照相館、90年代愛情遺憾的呈現,電影票就值得了。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可迴歸到理性來看這部分電影。

特定年代可以有特定年代對於愛情的嚮往、愛情的憧憬,但這部電影裡關於男女主角感情故事的鋪設、進行、交代都極其的雞肋,劇情的安排與電影傳輸的三觀都只能用“庸俗老套”來形容。

用了唯美動聽還有特殊意義名字的電影,最後交代給觀眾的結果只有這樣,實在是太不應該。

電影裡的畫面與剪輯有種頭緒不搭的感覺。因為整部電影需要交代的信息量與情節故事很多,以至於導演乾脆化復為簡,主人公的許多決定都是一筆帶過,主人公的感情一筆帶過,男女主人公的矛盾也一筆帶過,沒有層層遞進的劇情排布,顯得電影十分的單薄,鏡頭技術撐不起來,造就了單個故事情節看起來非常尷尬的局面。

在架構一個人一生,關乎學習工作,友情愛情、生離死別,跌宕起伏,兩個小時的濃縮,導演要考慮好,怎麼去擇優選擇,怎麼去把關鍵情節拍攝出來,剪輯好,拼接成故事。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可由於這部電影本質上存在的問題就很大,就算是把它理想化的,拍攝成一部電視劇,也只能是拍成一部渣男史,更何況是電影,沒有強大的元素支撐,影片註定會失敗。

《大約在冬季》講的是因為一場演唱會相識戀愛的男女,兜兜轉轉,卻沒能在一起的故事。1991年,齊秦開啟了在大陸的循環演唱會,讓內地的齊秦粉絲終於坐不住了,買了無數DVD、音樂卡帶、專輯,可算是遇到真人了,演唱會票剛發售就被黃牛、真人一搶而空。

這其中沒搶到票的,就有女主角,馬思純飾演的安然,光聽這個名字,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可恰恰相反,關乎安然身上的故事轟轟烈烈。

而男主角是霍建華飾演的齊嘯,兩個人都是齊秦的粉絲。

本來,因為黃牛搶票的緣故,安然與這場演唱會失之交臂了,可恰巧,從臺來北京創業的齊嘯,他女朋友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遲到缺席了。

“一票難求”的齊秦演唱會票,眼看要開場了,齊嘯心想也不能浪費了,就只能贈給有緣人,於是就贈給了買不到演唱會票,一臉失望的年輕貌美的安然。

不知是安然鍾愛偶像的心打動了齊嘯,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反正齊嘯就是這麼的豪氣。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緣分就是這麼奇妙,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掉到了追星女孩安然的身上,她當然非常感謝這位好心的帥哥了。

畢竟是特殊的緣分,身為攝影師的齊嘯,幫旁邊看齊秦演唱會的安然拍攝了很多照片,其中就有那張,在演唱會站起來興奮地為齊秦打CALL的照片。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就因為這張照片,與這場演唱會,兩人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錐心感情之路。

這麼奇妙的緣分,又是俊男靚女,男主角又幫女主角圓了夢,如果是促就了花好月圓、美滿的感情,那可太小瞧我們編劇的想象力了。

遺憾成為了如今很多愛情片的男女主角的宿命,因為只有遺憾,能讓狗血顯得“現實”,能讓不可抗力的劇情變為觀眾的“催淚彈”,能讓編劇有靈感製造各種電影情緒。

兩人命運銜接的開始,是齊嘯許諾要把安然在齊秦演唱會的照片洗出來,郵遞給她。

可當時齊嘯是有女朋友的,女朋友是一名叫做葉雨宸的三線女星。而安然卻不知道,安然只知道這位素未相識,就能給她演唱會門票的男人,她愛上了。

無論是在宿舍日以繼夜的等待照片的寄來,還是一次一次去詢問她有沒有收到信件,都足以證明,安然對齊嘯萌生的不僅是期待,還有更多的情感夾雜在其中。

日復一日的了無音訊,並沒有消減安然對於那場演唱會出現的人與事的回憶,直到在安然的老師於教授家中,兩個人又相遇了。

安然的大學老師是齊嘯父親的故交,安然有求于于教授,齊嘯過來拜訪,緣分又是這麼巧妙的給兩個人搭橋了。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人世間這麼錯綜複雜的關係,恰巧搭在了兩個有過緣分的人身上,從這裡的情節設定,就預定了電影不是靠敘事層面、鏡頭技巧、寓意深厚出眾,而是靠“不可思議”、“想過但沒想到現實中真能發生”的乖謬情節,來讓電影顯得不那麼無聊。

在照相館中,剛分手的齊嘯說出“有些人,見三百次也沒用,有些人,三次就夠了”,本來是一句真摯又浪漫的話,可因為他本人後續的設定徹底給毀了。

如果這句話後半句見三百次也沒用的人,說的是後來陪他半輩子的為了他費勁心機的葉雨宸,簡直渣的令人髮指,不管葉雨宸到底有多膚淺、多媚俗、多心機、多和他沒共同語言,但這個女人也是徹徹底底愛過他,還給他生了個孩子的人,由此可見男主有多渣。

既然,齊嘯這麼愛安然,還說出有些人見三次就夠了,就愛上了,那齊嘯就註定要為這個人努力吧。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可齊嘯的做法讓人瞠目結舌。本來齊嘯與安然愛的水深火熱,由於他開設的照相館是與人合資的,合夥人捲款跑了,再加上家裡出事,父親生病、哥哥鋃鐺入獄,為了顧及自己的家,他選擇了回臺,與好不容易重逢,滿心歡喜的安然決絕的提出了分手。

就是這麼簡單的理由,因為家裡出事情了,我得回去照顧家裡,所以分手。

安然崩潰痛哭、無數挽留,沒有用,留不住渣男的無情無義。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回臺後的齊嘯,在父親的胡攪蠻纏、苦苦哀嚎下,與前女友複合,結婚了。

也不知道齊嘯是出於怎麼個複雜原由,都能有遠離家鄉,去他鄉創業的勇氣,卻沒有勇氣拒絕一個曾經磨合過不合適的人。

齊嘯都能這麼無情的做出抉擇,和自己那麼愛那麼適合的人說出再見。卻不能無情的拒絕一個不喜歡的人。

面對,關乎幾個人一輩子的事情,齊嘯的抉擇,草率又隨意。

從這幾段劇情來看 ,齊嘯複雜的渣男人設展露無意,毫無責任心,又只顧自己當時感受,窩囊又精緻,相處下來又讓人心累。

只要我覺得這段時間情緒不對,那我就可能要跟你發脾氣;只要我家裡出了事情,我覺得我們倆沒未來,那我就要跟你說再見;只要我覺得我爸身體不太好,需要我和我不喜歡的人結婚,那我就結婚。

渣男的一切,都是“我覺得”,於是秉承著我覺得的渣男齊嘯,親手毀了兩個女人本來精彩紛呈的人生。

一個是為了他奮不顧身,寧願不惜一切手段,他不愛的葉雨宸。一個是他深深切切愛過,也深深切切愛他,但因為現實種種,不想耽誤,決定放棄的安然。

《大約在冬季》,一張演唱會票,銜接了兩個人轟轟烈烈的一生


之後,安然沒有因為齊嘯離去,垂頭喪氣,人生灰暗,反而靠自己努力成為了一名明星級別的主持人。許多年後,在一次安然主持的節目中,她與齊嘯又重新相遇了,兩人未曾忘懷過去,齊嘯告訴安然他已經離婚了,安然單身,兩人就這樣複合了。

於是,“有的人見三次面就夠了”這句話,第三次面到此為止了。

以為電影到這就結束了?齊嘯真的能預見自己人生,正好三次就與自己愛的人廝守到老?並沒有!

兩人本來要在北京安居樂業,一起努力的生活,臺媒卻爆出了葉雨宸生子的負面新聞,齊嘯為了兒子為了不毀了葉雨宸事業,再一次的放棄了安然。

這次依舊是安然的崩潰痛哭,無奈又難過。

安然不能再等了,更何況,等的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渣男。安然後來和一直愛著她幫助她的葉楓在一起了。

結局可以一概而過,有兒有女,單身中老年的兩人在齊秦演唱會又一次準備相遇了,可是安然沒有出現,安然的女兒與齊嘯的兒子,安排兩人在這場齊秦演唱會相遇的劇情沒有發生,兩個人隔空對唱,給了手捧著鮮花的齊嘯一個畫面,電影結束了。

匪夷所思的劇情安排,又讓人生氣的渣男,選擇的權利明明握在自己的手裡,卻要一次又一次辜負自己心愛之人。

“有的人見三次就夠了”,本來是美好又點睛的電影中心觀念,卻讓三次雞肋狗血的劇情構設毀掉了。

同樣,這也是國產愛情片的通病,設定“遺憾”元素,設定的不縝密,又生硬,總之,《大約在冬季》觀影感覺,在國產愛情片裡,並沒有達到及格線,更別說預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