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编者按:本文为《刺客列传》郑问自序,在实体书中呈现为竖排版面。在这篇自序中,郑问先生吐露出是如何对于司马迁《史记》文本基础上进行故事想象,以及首次尝试毛笔进行水墨创作的历程。(正文中图片与注释均为编者补充,在实体书中并无呈现)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从一九八三年间在《时报周刊》连载《战士黑豹》的超时空幻想到一九八六年《斗神》的复活,我之所以不断尝试新的题材和表达方式,是想借着不同的画技和故事背景呈现我对漫画『新』的感觉,虽然每次运用不同的技巧、题材,每次在创作初期总有许多未知的挫折和困扰,不过那种使自己不断突破往前冲刺的愉快感觉,远远超过了这些新问题带来的困难。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 1983 年 9 月 4 日《战士黑豹》在《时报周刊》第 288 期开始连载,当时封面上大大写着“战士黑豹,郑问杰作,本期起推出。”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 《斗神》从 1985 年开始以单行本发行,“当神佛堕落的时候,我开始为自己战斗”

譬如在《欢乐漫画》半月刊连载的一系列短篇作品,像《最后的决斗》等,使用的是西洋技法,作画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材质:包括用肥皂、蜡烛来表现背景肌理;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 在这张图中,郑问先生可能先将肥皂润湿,蘸上橙色颜料后涂在原背景上,形成和黄色背景若即若离的肌理;右上角晕染的效果像是将蜡烛融化后洒在纸上。

在这些作品里的服饰,有些朋友认为是东洋服装,在我把古代造型搬上漫画新设定时,也不免有相同的看法;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 《最后的决斗》中讲述了宋、辽两国将军的对决

不过这些造型都是从历代绘画、雕刻而来,像《剑仙传奇》中剑仙的服饰是采吴道子永乐宫壁画上的仙人道服、狐仙寄居的大佛则是出自大定石佛中的普贤菩萨。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 永乐宫壁画创作于元代,位于今山西省芮城。永乐宫主殿三清殿,殿内壁画《朝元图》刻画了多达 289 个道教形象,呈对称仪仗形式排列展开,面积达 403.34 平方米。永乐宫壁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完全沿袭了以吴道子为代表的唐代正统派的绘画传统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兴德,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示现教化众生的道场

这十二篇作品在刊载期间幸运地受到读者们欢迎和漫画界朋友鼓励,不过在碰到《史记·刺客列传》这题材时,却发觉以往的表现技法,都不适合表现刺客列传所需要的意境:用沾水笔来画则太硬,用水彩则又有点像中国乐曲中用交响乐来伴奏的不伦不类。

因此停笔思考了一段日子,直到交稿期限紧迫,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以中国技法来表现中国人的故事?于是我开始拿起毛笔来描绘出心中的刺客形象,说来有趣,以往国画课第一个打瞌睡的我竟然会从头拿起笔来作画。直到执笔作画,我才体会到水墨独特的味道实在难用其它画材取代。也让我确定了一点,就是: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荆轲传》中最惊心动魄的桥段,“荆轲逐秦王,秦王绕柱走。”红色水墨向柱子两旁晕染开来

在刺客的造型中最引人争议的是豫让的中性面孔,我当初设定的想法是为了衬出豫让毁容后的牺牲和勇气;屠狗的聂政总让人想起肥胖的屠夫,我则把他重新塑造成武生形象引出他隐身市井的无奈,曹沫出场时的山崩地裂,则是虚构来加强戏剧效果;在刺杀行动里我并不特意排斥热血和武功,主要是想藉肃杀的气氛来烘托出刺客们壮烈悲怆的胸怀。凡此种种,读者若有心,可进一步欣赏司马迁《史记》原文,当会另有一番情趣。

《刺客列传》自序:从战士黑豹到刺客列传

△ 《豫让传》与《聂政传》中,郑问先生都留给读者他们孤身一人面对千军万马的背影

连环漫画是一种结合文学、戏剧与绘画的综合艺术,一样的故事在不同的漫画家手中,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有他独特的感情和理念,这也是漫画家愿意全神投入的原因,这本专辑前后共花了我一千五百个小时,若说以前的作品是我用『耐力』完成的,那么《刺客列传》则是我用『心』来画的作品。

最后,仅以此书献绘热爱漫画的读者和从来不看漫画的朋友。

郑问 一九八六年八月五日于台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