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行:由一季度統計數據引發的復工和經濟刺激思考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今年一季度的主要統計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支出分別下降3.9%和12.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這些數據都在意料及情理之中。

結合這些統計數據及國內外的情況,我有以下兩點建議:

處理好復工與防疫的關係

新冠病毒憑藉著前所未有的規模及猛烈程度對人類發起了攻擊,也讓全球經濟遭受了嚴重衝擊。如何應對?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好復工與防疫這一世界性的難題,這也是當前的主要矛盾。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世界及中國的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截至4月19日,全球冠狀病毒病例已超過230萬例。美國的病例數字穩步增長,其他一些國家報告病例下降。美國目前是這場世界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震中,據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美國已經有超過74.3萬例新冠病例,近4萬人死亡。

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報告,預計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將導致今年全球經濟萎縮3%。全球金融體系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造成金融市場波動性大幅上升。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稱疫情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計損失可能達到9萬億美元左右,大於日本和德國經濟之和。

目前,全球面臨經濟大蕭條,復甦與否取決於疫情。基於此判斷,經濟主體應該與社會衛生防控主體緊密協作,反面的情況是,經濟主體一意孤行、單打獨鬥。我國提出的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這十分正確,其關鍵及難點在於: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彈的任務繁重必須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防控成績,鞏固防控戰果。

謹慎對待投資刺激

刺激投資還是刺激消費?我主張以刺激消費為主,謹慎對待投資刺激。

我國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問題,及國家資產負債表中的高負債問題等,正面臨新的嚴峻考驗,在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以前,為慎重起見,不宜推出鉅額投資刺激方案。實際情況是,我國的總債務是國民生產總值的310%,在全球處於較高國行列。其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國政府和金融體系的債務最後會帶來多大的風險。過去幾年,我國債務增加數量儘管在可控範圍以內,但增長還是比較快的,加之,多年的寬鬆貸款也使部分經濟部門陷入債務怪圈。無論現在或者將來,部分經濟部門的債務會造成麻煩,形成“阿喀琉斯之踵”難題。毋庸置疑,我們需要更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包括國家、金融機構、地方政府、企業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有勝算的籌碼。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需要重新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譬如,在疫苗應用以前,新冠疫情就是不確定性。經濟工作要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理解、接受並尊重不確定性,其實就是尊重規律。

我國需要在維護金融穩定和支持經濟活動之間取得平衡,其難度不容小覷。財政貨幣政策始終要把防止系統性金融、經濟風險為底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央提出:“堅持底線思維”。 底線思維,即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按照最困難的情況制定政策和策略,不僅有助於度過沖擊,也能幫公司應付很多麻煩。

一季度,面對疫情,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比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傳播。上述努力與成績,作為良好的開端,為今後經濟工作奠定了基礎。

從目前瞭解情況看,世界範圍的防疫與經濟復甦,更像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短跑。這是一個發展中的賽事,一方面要避免恐慌,另一方面則要避免自滿。疫情是一場對人類文明和技術能力的考驗。(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

本文源自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