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併購13家芯片公司,成中國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居全球第三

說起芯片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芯片技術不行,基本上都是需要進口才能滿足國民發展的需要。如果再將領域縮小到手機的話,那麼相信人們想到的就會是海思麒麟、龍芯的等諸多芯片,以及這些芯片的生產廠商。源於這些原因,很多人可能會下意識的就認為這華為公司是中國手機芯片的最大製造商,畢竟我們經常會聽到有關華為芯片的消息,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國真正的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另有其人,這就是紫光集團。

6年併購13家芯片公司,成中國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居全球第三

這個結果很意外吧?可真是的情況就是如此,當然這個國內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也是有附加條件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紫光集團的手機芯片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水平。紫光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綜合集成電路公司,它曾經與美國的英特爾公司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主要就是為英特爾公司進行一些下游業務。

6年併購13家芯片公司,成中國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居全球第三

經過多方佈局和發展,紫光集團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手機芯片板塊,主要開發的產品 就是紫光展銳芯片。紫光展銳芯片用到了一部分英特爾公司的技術,所以產品受到了英特爾公司很大的制約,它生產的手機芯片主要就是用於低端市場,大多用於千元機甚至千元機以下的手機。大家都知道千元機這個市場非常龐大,所以自熱而然的造就了紫光集團國內規模最為龐大的手機芯片製造商地位。

6年併購13家芯片公司,成中國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居全球第三

單從已經公佈數據的各芯片品牌規模來看,紫光集團的芯片生產規模位居全球第三位。說起來紫光集團在成長為全球手機芯片生產商第三名這條道路上,多有坎坷。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紫光集團的掌門人趙國偉和他的資金換技術戰略。在紫光集團的成長過程中,趙國偉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6年併購13家芯片公司,成中國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居全球第三

趙國偉生於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之後就進入了紫光集團。在紫光集團工作了很長時間,在此期間,趙國偉曾經離開企業去獨自創業,但其所創立的健坤集團並沒有發展多久就被併入了紫光集團。當趙國偉再次進入紫光集團的時候已經成為了紫光的總經理,後來又成為了董事長。這一次趙國偉採用了不同以往的策略,那就是以資金換技術。

6年併購13家芯片公司,成中國最大手機芯片製造商,居全球第三

從2013年開始,紫光集團就接連耗費巨資收購了多家科技公司,到2019年7月,短短的6年時間裡,紫光集團就收購了20多家各類企業,其中單是芯片領域的企業就多達132家。有兩家芯片公司特別重要,就是展訊芯片和銳迪科芯片研發公司,這兩家芯片公司的成功併購,使得紫光集團一躍成為了國內芯片製造商中規模最大的一家。

筆者認為,雖然紫光集團的手機芯片規模龐大,但是想要長遠的健康發展,還是要加大技術的研發,根據現有較為有利的地位,爭取開發出新的中高端芯片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