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名校模考作文(145)換一種不同形式,或許發展得更好

2020年全國名校模考作文(145)換一種不同形式,或許發展得更好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19年起,《法制晚報》、《生活週刊》、《京華時報》、《春城地鐵報》、《江西商報》、《華商晨報》《消防週刊》等全國10多家始終宣傳典型、激揚士氣,深度挖掘的紙質報刊宣佈休刊。在告別一欄中,有的引用徐志摩的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有的說“今日告別,不訴離殤”;有的說,我們永遠在追夢的路上……儘管很曠達,但也隱含著種種無奈。

磁帶消失了,音樂還在;報紙消失了,新聞還在;消失的是媒介,而不是內容。換一種不同的形式,或許會發展得更好。

閱讀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啟發?請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範圍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寫一篇不少於800字文章。

中心論點:

中心句1:

中心句2:

中心句3:

參考答案:


1.中心論點:換種方式,發展會更好。

中心句1:與時俱進,不被時代和形式遲滯發展的腳步,才能求得發展。

中心句2:“君子善假於物也”,換一種先進器具更高效。

中心句3:學習借鑑先進理念,會更好發展,創新快捷方式更成功。

【考場佳作】

換種方式,更好發展

近年來,十多家始終宣傳典型,激揚士氣,深度挖掘的紙質報刊宣佈休刊。在告別一欄中,他們曠達又無奈地告白,確實有些傷感。磁帶消失了,音樂還在;報紙消失了,新聞還在。可見,消失的是媒介而不是內容,換一種方式,會發展更好。

與時俱進才能求得發展。在上個世紀,人們只能通過報紙廣播獲取新聞,而紙質媒體受到版面時間等限制,不能滿足百姓的需求。隨著信息時代來臨,電視、電腦、手機等自媒體網絡擠壓了報紙新聞的發展空間,給觀眾帶來巨大信息量,帶領人們進入信息大爆炸時代。人們對新聞了解更加全面、廣泛和及時,許多人將關注點從固化媒體轉向網絡。手機的誕生更是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關注新聞,而創新的媒體人開始將目光投向即時播報的自媒體。而那些不願轉型的媒體因為體制等原因必將停刊。可見,轉型才能跟上時代步伐,發展得更好。因為時代喜歡那些浪尖上的弄潮兒。

換一種先進器具更高效。中國古代刀耕火種,一件趁手的農具意味著一年的好收成。即便如此,收來的糧食還不夠食用。而隨著時代前進,鐵器的出現,生產力隨著進步。從木質農具到鐵質農具,再到農業機械,每一次進步都代表效率的提升。耕種面積不斷提升,耕種方式也不斷簡化,農業豐收,農民生活更加富裕。現在機械化讓效率達到空前,一個幾千畝地的大農場,只需幾人便可耕種收割。因此,換一種更先進的形式,往往事倍功半,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更輕鬆,這就是社會的進步,我們只能跟上而不能回到過去。

創新快捷方式更成功。在美國一家蔬果商店,店主通過對顧客的觀察,發現他們喜歡買經過加工過的食材,這樣方便快捷。於是,便將商店進行改造,但每個櫃檯都有一個廚師來加工食材。顧客對這種符合需求的改動十分讚賞,迅速傳播。越來越多的顧客光臨這家店鋪,店鋪生意越來越好。所以,換一種快捷形式,滿足顧客的需求,對顧客和商家都有利,這種急顧客之所急的創新經營理念,很快獲得成功。

學習借鑑先進理念,會更好發展。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轉換思維,與時俱進,解決問題,讓我們更容易取得成功。

因為,時代在發展,技術在更新,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解決難題。常言說得好,彼路不通有此路,條條大路同羅馬。窮則思變,變則能通,通則能順。一個方法行不通,就要換另一種方法,往往能解決問題,更快捷,更有效。


2020年全國名校模考作文(145)換一種不同形式,或許發展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