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朱之文參加過《我是大明星》,去過《星光大道》,也登上過春晚,這樣的經歷,要是放在尋常人身上,就算稱不上功成名就,也肯定是衣食無憂。

然而,他家門被踹卻要賠笑,成名之後仍是麻布素衣,被鄉鄰當成賺錢的工具,“大衣哥”朱之文在獲得了成名帶來的紅利後,又被吸血鬼似的村民壓得喘不過氣來。

對於從前過著樸實生活的一家人來說,“一夜成名”後彷彿跌入了更沉重的深淵,或許,滿載著朱之文童年回憶的故鄉,才是他如今生活的枷鎖。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最近,“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人踹開”上了熱搜。

有兩個不速之客,仗著朱之文是公眾人物,不敢辱罵或是毆打他們,就意圖撞門闖進朱之文的家。

他們撞門時,那不屑一顧和勢在必得的嘴臉,讓人十分厭惡。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諷刺的是,在朱之文家門口圍了一圈村民,他們卻只想著直播,一點也沒有要上前勸誡的意思。

這一切,是朱之文平時對人冷臉才招致的禍患嗎?

並不是。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正是朱之文的“不忘本”和“一味地付出”才造就了現在誰都敢欺負他的尷尬局面。

朱之文成名之後,省吃儉用給村裡修路,帶動了村裡的經濟發展,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徹頭徹尾的好人,成了村裡人人欺負的對象。

難道就因為他對所有人都好,就活該被欺負嗎?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他的善良是另一種方式的縱容

朱之文和同村的父老鄉親們都是從小苦慣了的人。

從小苦過來的情誼,也讓朱之文打從心底裡覺得——苟富貴,勿相忘。

所以,從春晚舞臺上“衣錦還鄉”的朱之文並沒有在村子裡“一家獨大”,他為村子修路,也不拒絕任何人借錢的請求。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然而,善良的朱之文卻低估了人性的貪婪。

朱之文的同村人就像是吸血的螞蚱,嚐到了一點甜頭就會想要索取更多,隨著時間的推移,靠著朱之文過活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既已變成了習慣,就斷沒有再放手的道理。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懲治貪念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給那些人希望。

朱之文一開始的善良,就像是給村民們拋出了一個“無需再勞動便能衣食無憂”的橄欖枝。

但我們能說朱之文的善意是錯的嗎?

成名後的他,依然記掛著和自己一塊兒苦過來的同僚們,朱之文雖沒讀過多少書,但在這一點上,已經超越了很多的高學歷人士。

錯不在他,錯在那些同樣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的村民們。

朱之文的成名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天上掉餡餅,沒有見過多少世面的他們,把小人嘴臉發揮到了極致。

而朱之文一開始的來者不拒,則是為他們的貪婪添了一股東風。

授人以魚,卻未授人以漁

都說“大衣哥”成名後為村子裡做了很多事,然而,他的善心,也許幫得了村民們一時,卻不是長久之計。

幫村裡修橋修路,出資10萬解決了村裡的灌溉問題,這無疑已是一個普通人盡了自己最大的誠意,然而村裡的人並沒有感激,這一切來得太容易,反而讓他們覺得朱之文沒有盡全力。

甚至還有人說:“要不是村裡捧著他,他哪能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呢?”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朱之文在成名後確實帶動了村裡經濟的增長,然而路卻走偏了。

村民們靠朱之文致富的方式,要麼是問他借錢然後賴賬,要麼就是吆喝朱之文出來與慕名前來的遊客合照。

就連朱之文自己接受採訪時也說過,出名的近10年時間裡,他家一直都是門庭若市,很少能有清淨的日子。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此次被曝光的“踹門風波”只是冰山一角,在平日裡,就有很多人靠拍朱之文的私生活為生,甚至有人猖狂到開直播曝光“大衣哥”的生活。

其實,帶動村裡致富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朱之文經歷的卻是最慘痛的一種。

為了全村人的利益,成名後的朱之文不得不犧牲掉了自己的私生活,就連在地裡幹活時,都得停下來幫他們簽名。

農民往往最愁的便是自己的農作物沒有銷路,其實朱之文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人氣,拉動村裡農作物的銷量,請專業人士來包裝村民們的產品。

這樣,不僅錢沒有打水漂,也是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了長久的保障。

然而,一步錯,步步錯,朱之文一開始的“授人以魚”造就了現在無法“授人以漁”的尷尬局面。

畢竟,對於村民們來說,既然有了不費力就能賺錢的好事,為什麼還要去做那費力氣的農活呢?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有很多人同情朱之文的遭遇,也有很多人勸他趕緊搬家,遠離這一村的“吸血鬼”。

遇到這種情況,搬離,確實是最一勞永逸的方式。

可是,對於朱之文這種從小便接受了“我家就在這兒,死也不能離開”觀念的農民來說,離開這個生養他的地方是很難的。

其實,留下,只會讓局面一度壞下去。

畢竟,讓那麼多村民從思想上改邪歸正,即使是派出最好的調解員,怕也是無能為力。

而朱之文還有自己的家人,自己受些苦沒關係,那家人呢?周圍人的虎視眈眈,讓朱之文的孩子們也不堪其擾。

被困在村子裡的他們,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無法脫離這些村人,似乎意味著如果有一天朱之文不在了,村民們說不定就會把主意打到他孩子的身上。

那些圍在朱之文家門口的人們,像極了抱團吸血的蚊蟲


據說,朱之文不搬家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村民們揚言,如果他走了,就去挖他們家的祖墳。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照這些人以往的行徑來看,倒真是會做出這些事的人。

目前,踹朱之文家大門的人,被刑拘了10天,然而,10天卻改變不了這些人根深蒂固的“吸血”觀念。

不搬離,是朱之文對村民們最後的底線。

如果有一天,朱之文真的下定決心離開了,那一定是這個老實人心底的最後防線崩塌,他一定是帶著失望走的。

圖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