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條件成就一根好艾條,少一個都不行

怎麼挑一根好艾條?最核心的標準是透熱性強,抗病毒作用強,活血的作用好,火力溫和不燥,煙不嗆人。如何才能達到這些標準?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哪裡的艾葉最好?

全國艾葉產量最大的是南陽,最出名的是蘄春,剩下每個地方都有一些野艾。

一說起蘄春的艾,很多人都覺得那是李時珍的故鄉,所以艾葉質量好。這種穿鑿附會的理解就拉倒吧,原因不在李時珍,而是經過測定艾葉的微量元素含量、燃燒放熱量、揮發油含量等指標,比較不同產地品種艾葉的質量,蘄艾都是最優。

這4個條件成就一根好艾條,少一個都不行

決定艾條透熱性強弱的是艾葉的燃燒放熱量,所含有的醇溶性浸出物越高,放出的熱量亦高。蘄艾的醇溶性浸出物約為河南艾、陝西艾的2倍,因此蘄艾的熱穿透力較強。

這4個條件成就一根好艾條,少一個都不行

微量元素是艾葉中理氣活血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是Mg,Ca,Mn微量元素起主要作用。蘄艾中Ca、Mg、Mn、Al、Ni等微量元素含量較四川艾葉,河南艾葉較高。

這4個條件成就一根好艾條,少一個都不行

揮發油是含量決定了艾葉的抗菌、溫熱能力,蘄艾的揮發油含量為1.06%,約為其它地區艾(0.54%)的2倍。

可惜的是,蘄春地方小,艾的品種產量低,當地農民開玩笑說,把蘄春的地全拿來種艾,每年都供應不了全國的市場。這也是蘄春的艾條價格偏高的緣故。


艾草採摘的最佳時期

藥材的採收,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掌握採摘的時間,你採早了,相關的藥性還沒有形成,或者說藥物成分的積累尚未達到頂峰,如果採收晚了,這些成分則可能流失,同時就是藥性沒有那麼強烈。所以,艾葉的採集有著嚴格的時間

這4個條件成就一根好艾條,少一個都不行

艾草應該在春末夏初時節採摘,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年收穫4~5茬。艾草每年3月初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所以初春四五月份是採摘艾草的最佳時候

而每年陰曆的五月中旬,是艾葉生長將成熟的時期,其葉新鮮肥厚,葉纖維已形成,此時採集的艾絨富有彈性,絨長而柔韌,是優良艾絨。


為什麼要選陳艾?

陳艾和新艾在燃燒時的紅外線成像則表現出極大差異,陳艾在燃燒時,產生的紅外線以近紅外為主,新艾在燃燒時產生的紅外線以遠紅外為主;陳艾近紅外線的譜峰在6.5μm,新艾遠紅外的譜峰在20μm,而人體的紅外譜峰為7.5μm,與陳艾近紅外的譜峰有著驚人的一致之處,近紅外能激活人體細胞中的線粒體,令細胞保持最高的活躍狀態,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保持機體平衡。有關如何辨別優質艾條,大唐艾神在之前的文章《什麼是好艾條?一杯清水就能辨別。艾條的質地決定艾灸的效果

》裡有詳細的講述。

桑皮紙卷制的艾條

為什麼用桑皮紙來卷制艾條?猜想很多人都不瞭解。古樸、粗糙、土得掉渣。這是很多人給桑皮紙貼上的標籤。


這4個條件成就一根好艾條,少一個都不行


一張古樸、本色的桑皮紙,手工製作,無須添加漂白劑,經過浸泡蒸煮、碾壓捶搗、發酵過濾、人模晾曬、粗磨焙乾等72道工序才得以呈現於世。整個造紙流程,大約需要20天時間。

其實,這種傳承千年的桑皮紙,不僅是古典的懷念,更是迴歸傳統的健康追求。

如何分辨艾絨的優劣

第一,是聞氣味,優質陳艾製做的艾絨氣味並不強烈,新艾製做的艾絨氣味很濃,比較刺鼻子。

第二,是看色澤,陳艾製做的艾絨顏色發黃,類似乾燥的黃土,而新艾製做的艾絨則黃中夾雜淺綠,尤其是當年的艾葉做的艾絨,綠色就多一些,或者艾絨的顏色發黑。

第三,艾絨的燃燒情況也是鑑別質量好壞的重要方面。好艾絨因為無雜質燃燒速度比較快,在燃燒過程中艾灰不會飄落,燒完後的艾灰形狀固定,將艾灰捏碎,手感細膩,無顆粒,顏色為灰白色。

第四,質量差的艾絨燃燒時煙很大,發黑,並且有響聲,這是因為其中的雜質燃燒時發生爆裂發出的聲音,燒完後灰燼形狀會不規則,中間的灰也不白,偏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