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一件事,換個說法你就改變做法?

為什麼同一件事,換個說法你就改變做法?

今天我們來講講在生活以及投資中常見的一種心理偏差,叫做“框架效應”,什麼是框架效應呢?框架效應說的是,描述一個問題所使用的的字眼和方式的不同,會大幅度改變人們的偏好或決策

維基百科中對於框架效應的解釋是:

面對同一個問題,在使用不同的描述後,人們會選擇乍聽之下較有利或順耳的描述作為方案。當以獲利的方式提問時,人們傾向於避免風險;當以損失的方式提問時,人們傾向於冒風險。

框架效應最早是由特沃斯基和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對,就是那本《思考,快與慢》的作者,第一位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卡尼曼。

之所以被稱為框架效應,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會受到不同的框架影響,進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框架效應的案例

框架效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以及投資活動中,都無處不在。

比如我們可能更喜歡標註含75%瘦肉而不是標註25%肥肉的肉類。

更多的人支持強調就業率的經濟政策,而不是強調失業率的。

而關於框架效應最有名的一個例子是這樣一個困境決策問題:

  • 困境1

美國即將爆發一種不尋常的疾病,預計疾病會侵襲600人。設想你有權力在兩個治療方案中做選擇。

方案A:你能拯救200人。

方案B:1/3的可能性拯救600人,2/3的可能性一個人也救不了。

你會選擇哪個治療方案?

  • 困境2

美國即將爆發一種不尋常的疾病,預計疾病會侵襲600人。設想你有權力在兩個治療方案中做選擇。

方案A:400個人會死。

方案B:2/3的可能性600人會死,1/3的可能性一個人都不會死。

你會選擇哪個治療方案?

如果你和大部分人一樣,應該會在困境1中選擇A,而在困境2選擇B。如果再仔細看一下選項,兩個困境中的兩個選項,其實是完全等效的,然而放在不同的語境中,你竟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

這就是框架效應,同樣的問題,只是換了一個說法,就足以左右一個人的決策。

框架效應的成因

關於為什麼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會受框架效應的影響,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人類非常重要的本性之一:損失厭惡。

損失一塊錢的痛苦要比獲得一塊錢的快樂強許多。

換句話說,損失引起的情緒要比等量的收益引起的情緒更為強烈,所以人們面對恐懼和希望時,會更多的關注不愉快的恐懼情緒。

卡尼曼所創建的前景理論也有類似的觀點:人們面對收益時,對風險進行迴避,但是在面對損失時,又會變成風險偏好。


比如有這樣兩個加油站A和B,推出了一樣的優惠政策,現金支付便宜,刷卡支付需要手續費,但是表述方式不同:加油站A,本站加油單價5.6元/升,現金支付優惠0.6元。加油站B,本站加油單價5元/升,刷卡支付需額外加收0.6元/升手續費。

最終的結果是,人們更喜歡加油站A,而對加油站B的印象非常不好 。就是因為加油站A的表述方式帶來的是收益,而加油站B帶來的是損失。

等量的收益和損失相比,人們更關注損失。一份損失需要2.5份的收益,才能在心理上讓人感到平衡。

克服框架效應的方法

框架效應表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人類的決策是非常不靠譜的,不靠譜到哪怕變個說法就能被影響,這在投資領域,是多麼危險啊。

不過這裡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框架效應在一個人第二語言的使用中,是不起作用的。也就是說,作為中國人,如果我們採用英語來描述一件事情,那麼就可以很輕鬆地躲開框架效應的坑。

這真的太有用了,不僅給了我們一個解決框架效應最簡單直接粗暴有效的辦法,還順帶給了我們一個學英語的理由。

那如果你說,我的英語不好怎麼辦呢?我有兩個建議:一是學啊,學英語真的不難。

二就是定投。定投者幾乎完全放棄了選擇,放棄了決策,那框架效應也就不起作用了。

看似無解的框架效應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