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萬資金如何理財?有什麼沒有風險而穩健的理財產品?

如何理財取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並不存在公認的資產配置標準。

任何理財都有相應的風險

任何理財都有相應的風險,只是每個人對風險的理解程度不一樣罷了。比如定期存款,有流動性風險、有購買力風險和利率變動風險等,而說存款沒有風險只是指沒有信用風險,特別是本息在50萬以內。

反而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股票基金,流動性風險極小(可隨時買賣),同時從長期來看可以對沖通貨膨脹減少購買力風險。因此對於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而言,反而投資中高風險的基金產品會覺得比銀行存款更安全——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把錢存銀行越存越窮。

而對於保守投資者而言,所謂的無風險通常單指信用風險,而不考慮全面的風險。信用風險相對較低的產品有哪些?主要有存款、國債、金融債和低風險的貨幣基金等。若風險承受能力不那麼保守,還可以加入中低風險定期理財和債券基金。

三四十萬資金如何理財?有什麼沒有風險而穩健的理財產品?

穩健型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穩健主要是指收益穩定,而收益穩定是針對於債權資產而言的,即把錢借給他人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而不包括具有價格變動風險的權益資產(中風險及以上理財產品)。

哪些產品屬於債權資產投資的呢?即哪些產品屬於穩健型理財產品?銀行存款、債券(比如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低風險理財產品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低風險理財產品主要表現為貨幣型理財產品,比如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銀行1萬起投的貨幣型定期理財等。因為該類產品主要資產配置於短期貨幣工具,比如一年以內,,平均期限120天的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理財產品持有貨幣工具到期之後可以獲得固定的收益,投資者持有理財產品份額也就同樣可以獲得較為穩定的收益。

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主要包括銀行、證券和保險提供的中低風險定期理財,以及基金產品中的債券基金和分級基金中的a份額。該類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標的為債券,包括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持有到期同樣可以獲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對持有該理財產品的投資者而言,也就可以獲得相應穩定的收益。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資產配置方式不同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不同,資產在配置方面存在差異,但最好以對號入座為前提進行資產配置——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產品風險類型一一對應,如下圖。

三四十萬資金如何理財?有什麼沒有風險而穩健的理財產品?

假設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測評結果為謹慎型投資者,建議以“固收為主,浮收為輔”,不要過度依賴對號入座,只是以對號入座為前提。

比如可以將超過80%的資產配置中低風險及以下風險類型理財產品,而將少於20%的資產配置於中風險及以上風險類型理財產品——這樣配置的好處是既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又能通過權益資產(中風險及以上風險理財產品)相應的對沖通貨膨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