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0山東和北京用一張考卷?

小丸子菲


如果是真的,對於山東也是一次證明機會。

作為一個山東考生,深知考上一個985、211高校的困難程度。歷年來,山東考生眾多,大家都爭相擠破頭挑燈夜讀。然而,相比首都來說,教育資源和教育方向均存有不足之處,兩個地方的教育差異可謂是涇渭分明。

希望這次廣大考生都可以好好珍惜吧。


大齡單身狗


一直以來,大家對高考錄取的地方保護主義頗有微詞,尤其是對北京地區的考生,認為他們佔據了天時地利優勢,才能以較低的分入讀重點大學。

以山東和北京為例相比較.

2001年,當時高考是全國一張卷,分省錄取。當年北京文科重本線為454分,一般本科429分,專科360分;山東文科重本線為580分,一般本科539分,專科為509分。

兩省重本分差達126分,山東的專科分數線都比北京重點本科高55分。理科同樣如此,山東理科重本線607,而北京只有488。

通過上面的比較,同考不同分的現象在北京考生身上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從此大家就有了對北京市高考錄取不公平的看法。尤其是在全國採用8套試卷後,不少人抱怨高考對教育落後地方不夠照顧。

如何看待2020山東和北京用一張考卷?

2020年山東和北京高考用一張考卷,很多人都在想,山東的考生要爭氣啊,一定要給北京考生一點顏色看看,一定要證明北京的考生不行。

真的會這樣嗎?我認為很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經過了20年的發展,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下,兩者間的差距已經進一步拉開了。

以人大附中為例,它雖然沒有衡水中學和毛坦廠有名,但仍動搖不了其全國最好中學和清北培訓基地的地位。人大附中有多牛?特級教師有26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6人,高級教師170多人,碩士以上學歷的考試有87人,外籍教師20人。

這樣的實力,全國有幾所中學能比?每年僅考入清華北大就將近200人,其它的C9聯盟、華東5校就更不要說了。

在北京像人大附中這樣的學校,還有北京四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北師大附中、101中學……全是中學佼佼者。

如果這還說明不了問題,那再說一個現象。

北京城區的中小學生除了經常在街頭做志願活動和上各種藝術班特長班,很多時候學生還常去大學玩,跟老外流暢聊天,一點都不吃力!當我們很多地方還在為孩子英語成績發愁時,北京的孩子已經應用自如了。

這樣說,並不是我認為山東的考生不行,也不是貶低山東的教師不行,而是基於教育資源不均衡,全國多數地方都是這種現象。其實不僅是北京,在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同樣如此,越往下教育資源越薄弱,以致於中西部地區長期處於拖尾巴的狀況。

同樣的道理,在山東省內,濟南和青島這些城市的教育資源,又遠遠高於其它地市,當然整體教育質量也就高,這也是教育資源不均衡造成的客觀事實。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導致了高考錄取的差異性。

以2019年為例,山東考生55.99萬,而北京考生僅有5.9萬,但在985大學的錄取率上卻天差地別。山東理科錄取率4.23%,文科錄取率僅0.69%;北京理科錄取率15.73,文科錄取率6.35%。北京理科錄取率將近山東4倍,而文科錄取率幾乎是山東的10倍。

結束語:

從某種角度來說,高考就是在考教育資源,包括生源質量、師資水平、辦學條件(軟硬件)、辦學水平(培養理念)等。所以,2020山東和北京高考用一張考卷,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最後得出的只是不同教育資源下的考試分數而已。

當然,在同一張試卷下,如果山東考生考贏北京考生,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悲哀的是,即使勝了,很可能北京的考生也會說,我們是素質教育,而你們是應試教育。

關注“豆爸侃教育”——說教育事,解教育規,做教育人!

豆爸侃教育


首先,恭賀山東考生一定能發揮出高水平,考出好成績!從而,在與其他省份考生PK時,可能會佔得先機。因為,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與周邊其他省市相比,北京高考試卷難度確實會低一些。

然而,北京的出題思路與山東未必一致,從而,可能會有一些看似比較簡單,但又比較靈活題目出現,這對考試對知識的把握程度、知識遷移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是一種考驗。但總體而言,對考生是有利而無害的。

對山東考生而言,由於考題難度降低,使得優秀學生之間的競爭加劇,難分伯仲。但是,對於學習一般的學生反而更有利,可能會比平時發揮得更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