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封國郡縣大討論,秦始皇該不該背這個鍋?

秦始皇一生中唯有焚書坑儒,封國郡縣這兩件事讓大家對他爭議不斷,文人騷客們是如何激烈爭鋒呢?

秦始皇焚詩書,坑術士這兩件事給了後人抨擊的口實與創建的皇帝制度是歷朝歷代以來文人騷客們爭論不休的焦點,西漢東漢隋唐朝這些朝代學者,文學家都是以批判全盤否定為主的。宋元明清以後的史學家,文學家與秦朝時間跨度更長他們能夠更加從多個角度來評價秦始皇,有一位學者冠以千古一帝的稱號。焚書坑儒,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優缺點,從他們隔代文辭交鋒我們能夠更加全面的認識秦始皇這個人物對中國的政治制度的影響是多麼深遠。我們分析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也要客觀全面,有理有據能夠讓人信服的。

蕭何項羽是焚書坑儒元兇

焚書坑儒,封國郡縣大討論,秦始皇該不該背這個鍋?

南宋時期大學者鄭樵《秦不絕儒學論》提出一個觀點‘秦人焚書而書存,諸儒窮經而經絕。’秦始皇焚燒詩書但是書籍依舊還是被保留下來,儒學大師並沒有受到政治迫害書籍失傳是因為註釋太多學到老去世了。西漢時期的陸賈,酈食其,叔孫通還有百餘名弟子他們都是著名的儒生可見秦始皇並沒有坑殺儒生,項羽兵敗自殺後故鄉的人為他守節劉邦的軍隊攻打不下來最後親自驗證了死亡才開城獻降。若是秦始皇焚燒詩書就不會有這些現象發生了。蕭何進入咸陽後拿走了秦國留存天下百姓戶籍的書冊,項羽來後一把火付之一炬這才是造成書籍沒有流傳的原因,清朝文學家劉大櫆《焚書辨》也是持上述觀點。

為秦始皇開脫責任

焚書坑儒,封國郡縣大討論,秦始皇該不該背這個鍋?

朱彝尊在他的著作中則認為戰國時期士族階層可以隨意討論朝政,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剛開始還是能容忍這些有學識的人針砭時弊的,但當淳于越在一次朝會上再次提出了分封制的時候秦始皇生氣了,再加上李斯的焚詩書的方法下令處決了一批士人但他們絕對不是儒家學派的人物。清末康有為《新學偽經考秦焚六經未嘗亡缺考》中指出了秦始皇與焚書坑儒這件事沒有多大的關係。隋唐之後的思想家文學家都對產生了西漢東漢唐朝評價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產生懷疑,經過充分的論證發現秦始皇被冤枉了。

郡縣封國制優劣勢

焚書坑儒,封國郡縣大討論,秦始皇該不該背這個鍋?

除了焚書坑儒,對郡縣制分封制的討論也是聚焦在秦始皇身上的一大熱點,明朝一大聖人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一書中指出秦統一六國是天下大勢,周滅亡的原因就是周王室衰微,諸侯國互相攻伐,等級制度被破壞,秦帝國的建立順應了歷史潮流韓非子代表法家思想影響集權到中央,商鞅變法之後郡縣制的優點日漸明顯有利於國家的統治。顧炎武在《郡縣論》中指出郡縣制是將權利到皇帝一個人手中,西周的分封制是將周天子的權力分給諸侯國,而且為國家選拔人才提供了平臺能夠任用真正有才華的人為國效力賞罰分明,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清代的袁枚認為分封制有利於出思想家,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莊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一批才華橫溢的聖人,選拔賢能的人為百姓做主;郡縣制官員的任期太短,可能不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就換任了。

客觀公正評價秦始皇

焚書坑儒,封國郡縣大討論,秦始皇該不該背這個鍋?

明朝思想家李贄給出了秦始皇一個最高的評價說他是千古一帝,還是千古英雄,終結了西周以來的封土建國政治制度開創了一箇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他的功過是非絕不是一句話就能夠得出結論的。清末的梁啟超《戰國載記》認為天下統一是天下的大趨勢,國家統一比分裂強,秦國能夠統一六國絕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秦始皇犯的錯誤也不是他一個人的過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