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與事實嚴重不符

人民網約翰內斯堡4月16日電(記者 李瀅嫣)4月15日,駐南非使館李南臨時代辦先後接受南非廣播電視公司(SABC)新聞臺、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非洲臺連線直播採訪,重點就所謂“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問題闡述中方立場,並結合中國對非對南抗疫援助情況做工作,強調應聚焦中非友好繼續向前看。

在問及有關“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報道是否屬實時,李代辦表示,注意到有關報道。根本不存在所謂針對非洲人的“歧視”或“排外”問題,有關報道和炒作完全是誇大其辭,與事實嚴重不符。中國政府對所有在華外國人一視同仁,這是中方的一貫政策和立場。中方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對歧視性言行更是零容忍。非洲朋友在中國一定會得到公平、公正、友好的對待。

在問及怎麼看一些非洲人在廣州被迫流浪街頭等事件時,李代辦以詳實數據和鮮活事例介紹事件有關背景,並表示,我們應從全貌去認識看待這些孤立的事件。雖然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但疫情沒有結束,防控任務仍很艱鉅。隨著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中國防範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廣東是中國對外開放大省,廣州更是擁有1500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有大量外國人士聚居、往訪,面臨的境外輸入風險尤其突出。

截至4月13日,廣州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9例,其中外國籍26例,非洲籍就佔了19例,境外輸入關聯確診病例15例,其中非洲病例引發的關聯14例。據瞭解,近期廣州4553名非洲籍人士接受了核酸檢測,其中111人呈陽性,包括無症狀感染者。不難看出在廣州的非洲公民在防疫方面是高風險群體,他們的健康和安全面臨更大挑戰。

李代辦說,為保護所有中外人員健康安全,廣州市自4月4日起採取了升級防控舉措,包括對所有高風險人群進行了重點排查和全面檢測,對所有入境乘客實施14天強制隔離,共對1.5萬人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其中外國人有4600多人,既有非洲國家僑民,也有美、澳、俄等13國公民,絕對不是“歧視非洲”。

在問及中國是否採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時,李代辦指出,在廣州市採取有關疫情防控舉措過程中,因為誤解出現了一些涉及非洲人的個別情況。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並已作出妥善處理。除按照無差別對待原則落實各項健康管理服務外,廣州方面還指定專門酒店供需要醫學觀察的外國人入住,適當減免經濟困難人員住宿費用,同非洲國家駐廣州總領館建立有效溝通機制等。在中非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這些事件已經得到妥善解決,我們不應再糾纏這些“往事”,而是要繼續向前看。

李代辦表示,不管身在何處都要入鄉隨俗,因此中國駐南非使領館要求在南中國公民必須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特別是現階段南實施的嚴格抗疫措施。疫情是全世界共同的敵人,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包括中國和外國公民在內的任何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嚴格遵守有關疫情防控規定,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這不僅是對中國人負責,也是對包括非洲人在內的所有在華外國人負責。希望非洲國家政府和駐華使館加強對在華本國公民指導,幫助他們客觀全面理性看待此事,並積極配合當地防疫舉措。

李代辦說,中非是休慼與共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當前非洲疫情快速蔓延,中方感同身受,在自身抗疫任務仍然艱鉅的情況下,向包括南非在內的所有非洲國家甚至是未建交國提供抗疫支持。面對疫情嚴峻考驗,中國和非洲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進一步維護團結和友好合作大局。

中非友誼在中國和非洲大地深入人心,牢不可破。中非是友好大家庭,家人出現分歧和誤解也很正常,就像“牙齒和舌頭還會打架”,但完全可以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通過坦誠、友好協商妥善解決。我們相信中非關係足夠成熟、牢固,能夠經得起任何考驗。

在問及中國對南抗疫援助時,李代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南雙方始終攜手並肩、團結一致、共克時艱。中方感謝南非政府和人民在中國抗疫鬥爭的艱難時刻,始終同中方站在一起。我們對此永遠銘記在心,並正以實際行動投桃報李,堅定支持南非抗擊疫情。截至目前,中國中央地方聯動,官民並舉,前後方協作,向南非提供了大力援助和支持,包括昨天已向南非政府交接的第二批抗疫醫療物資,中國政府目前正在繼續籌備醫療物資援助南非。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南非政府和人民深情厚誼的真實寫照。相信我們同心協力,密切合作,必能攜手戰勝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