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的保健品 VS 你的奢侈品

严冬慢慢过去,春暖花开,带着美好的心情回家看爸妈的你,有没有发现,你家突然又多了好几盒保健品,一两台治疗仪,甚至那张你看了十几年的床,突然变成了特制按摩床。

“妈!你又被忽悠乱花钱!”带着无法理解,并为妈妈的消费理智性感到捉急的你咆哮着。然后一场原本和睦美好的家庭聚餐开始向着辩论赛方向发展。

你说:“你总是被骗,这些都是假的。”

妈妈说:“这东西真的好,我还给你买了几个,你试试。”

你说:“你能不能理智消费,别上当,攒个钱不容易。”

妈妈说:“我又没花你钱,你管我干什么。”

一方因为不被理解产生埋怨,一方因为无法沟通感到生气,直到妈妈话锋突然一转说:“我还觉得你买名牌包是被骗了呢,包就是拿来装东西的,一个包卖那么贵,这不是骗人是什么?你可以把钱拿来买这种东西,我为什么不能买保健品?”你嘴上说着“这不一样”,但具体哪里不一样,你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仔细想想其实妈妈的保健品和你的名牌包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是一样的。

它们背后有两个共同点:身份象征以及群体一致性。

身份象征更多指我们通俗意义上讲的虚荣心。我为什么要买名牌包包?因为有了名牌包包,出入高档购物中心,眼尖的售货员小姐姐在迅速辨认出真假之后,一定会对我加倍友好热情,仿佛它的存在证明了我的消费水平和身份地位。

虚荣心出现的频率很高,因为它是我们以不恰当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我们满足自己超出承担范围外需求的结果。

阿德勒认为,人或多或少总有些虚荣心。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肯定,但这种愿望如果超过一定的界限,就会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欲望。这种心态就会影响行为以及行为方式,使得自己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想竭尽全力地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会做很多毫无意义的事,在不知缘由的情况下盲目努力,甚至会使人只关心“他们是怎么看我的”这一个问题,比如开始关心“售货员小姐姐是怎么看自己”这个问题,而不是“我的荷包到底能不能承受的起”这个问题。

爸妈的保健品 VS 你的奢侈品

这些物品背后,藏着身份象征及群体一致性的心理。

那妈妈买的保健品呢?

当推销保健品的小姑娘亲切的喊着“阿姨”不断恭维自己的时候,拿出银行卡,果断刷下去,所带来的自我身份价值体现,以及“阿姨您出手真阔绰,一看就是懂得对自己负责的人”所带来的他人评价,都会随着pos机吐出购物小票时得到瞬间的需求满足。

于是,对消费的“爸爸妈妈”来说,销售小姑娘眼中的“自己”,也比儿女眼中的“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占据了更大的分量。

那什么叫群体一致性?也就是说一群人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或相似性。

比如,你和你的朋友有共同喜欢的明星,感兴趣的话题;再比如与陌生人建立初次关系时,会倾向于寻找共同点,可能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家乡,认识同一个朋友等等。相似会产生熟悉感,而熟悉会带来安全感。

参加同学聚会,如果大家都背着某品牌包包,你也一样,马上可以产生共同话题,不会有任何冷场的可能性。此时包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储物,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和心理层面的意义,甚至是破冰和增进距离的功能。

妈妈们的保健品也是,你分享使用心得,我推荐最新产品,这是她们茶余饭后共同话题的一部分,就像你与朋友聊起餐厅和饮食时的参与感一样。此时,对保健品的功能定位也不再是保健或者治疗,它同样因为群体的一致参与,覆上了一层心理效应的外衣。

小编没有在鼓励爸妈们买保健品,或者子女们买超出实用功能的奢侈品,只是希望大家能看到,每代人用每代人不同的购买需求,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小孩子的玩具、青少年的潮鞋、成年人的衣饰、老年人的保健品。

所以,保健品在很多人的眼中无非是个超出自身价值的维生素,而名牌包包在长辈们的眼中也无非是个超出储物价值的包。


郑州大午心理公众号更多文章推荐

这些物品背后,

藏着身份象征以及群体一致性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