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齊齊,這是怎麼了?怎麼哭了啊!”寧寧老師早上看見齊齊紅著眼睛哭哭啼啼地來到了學校。

齊齊媽無奈地說:“早上起來,非要穿過生日的時候小姨送她的紫色裙子,那條裙子是夏天穿的,現在這麼冷怎麼穿啊,非凍感冒了不行。我給她找出來的衣服說什麼也不肯穿,一個勁兒在那哭。”

“齊齊,你看媽媽說的也沒錯兒,等暖和了再穿那條裙子來給老師看好嗎?”寧寧老師聽見齊齊媽這樣說,笑了笑也安慰齊齊,“你看,你今天穿的這件衣服也很好看啊,上面這個小兔子多可愛!”

齊齊聽見老師這樣說,終於止住了哭聲還告訴老師,“這件衣服是前兩天姥姥給她買的。”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齊齊媽等孩子進了教室以後,跟寧寧老師訴苦,這孩子最近太挑剔了,每次穿衣服都要自己挑,這件不肯穿,那件不好看,每次都要折騰半天,還拿著我的指甲油自己塗,這麼小就開始臭美了,這要是再大點兒,可怎麼辦啊……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變得挑剔愛美了,新買的衣服還沒等家長洗乾淨就非要穿著去學校,上體能課也非要穿裙子去,偷偷抹媽媽的指甲油、穿著媽媽的高跟鞋在鏡子前走來走去,這些讓大人哭笑不得的表現,會讓家長覺得孩子學會“臭美”了。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其實,這是孩子在經歷審美敏感期。

孩子在成長到三歲左右的時候,思想意識會更加成熟,並開始有了自己的審美意識,能夠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感悟和評價,以自己的審美標準去判定事物的美醜,這個時期就是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家長在孩子審美敏感期的正確引導對孩子成年後的審美能力有著關鍵作用。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孩子在進入審美敏感期後會有哪些表現呢?

1. 對於服飾的要求變得挑剔

這時期的孩子對於衣服的選擇往往很挑剔,會自己挑選喜愛的衣服,女生會更側重於選擇穿裙子,有的甚至非裙子不穿。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2. 模仿大人化妝打扮

有些家長可能遇到過偷用自己口紅的熊孩子,在大人化妝的時候孩子也常常在一旁觀察,甚至想要嘗試,雖然被勸誡過穿媽媽的高跟鞋會弄傷腳,但還是會趁媽媽不在偷偷試穿。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3. 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

孩子在這段時期會特別重視自己的形象,喜歡讓媽媽梳各種好看的辮子,喜歡帶各種髮卡、項鍊、戒指等小飾品來裝飾自己。

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大人看來有時會很可笑,面前的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臉上塗抹的像個小花貓一樣,根本談不上好看。可是孩子卻洋溢著笑容,充滿著自信,在她們眼中,自己可是很漂亮的。有的家長還會覺得,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學著化妝,長大以後精力都放在穿衣打扮上肯定會影響學習。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其實,這只是孩子在審美敏感期對美好事物的探索和嘗試,是孩子心智發育的一個過程。在此期間,家長選擇正確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可以讓孩子的自身氣質和審美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

那麼,在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家長需要如何進行引導呢?

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1. 尊重孩子的審美

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喜好,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對於孩子的挑剔行為給予理解和包容,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美好事物帶給他們的的快樂,能讓孩子更加自信,更懂得自我欣賞。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2. 不批評打擊孩子

孩子審美意識剛處於萌芽階段還不成熟,對於美的評價也比較簡單幼稚,所以據自己的喜好打扮出來可能有時候會差強人意,但是,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嘲笑批評孩子“你看你穿的這是什麼樣子”“都說了不能這麼穿了,你看,多難看!”對於孩子確實不合時宜的打扮可以選擇委婉的方式跟孩子溝通。粗暴的批評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3. 正確的進行引導(父母的引導很關鍵)

孩子對於美的追求還處於懵懂階段,雖然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但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好可以來源於心靈,樂於助人、尊老愛幼這些美好的品質能讓人看起來很美,外表的美並不是一定要打扮得光彩華麗才行,乾淨整潔也很美。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愛美是人的天性,曾經有一個這樣的實驗:

讓一個小女孩穿著破爛的衣服站在廣場,然後進行觀察,然而過了很久也沒有人過去跟她搭話。在幫小女孩換了一身漂亮的衣服,打扮乾淨重新讓回到廣場後,經過發現,沒過多久,就有路人過來詢問是否迷路了。

這說明了什麼?人們都會對美好的事物發自內心的有好感。在生活中,擁有光鮮亮麗的外表確實是一種優勢,成年人不惜花費巨資冒著風險去做整容手術,也不過是為了追求美好,孩子愛美亦是如此。美,本身就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吸引人去接近它擁有它,所以,請不要去打擊孩子的愛美之心。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就像打了耳洞、染了頭髮的黃多多,在她追尋美好進行探索的時候,他的父母並沒有進行打壓,反而以包容的心態尊重多多的選擇,讓孩子進行嘗試,這從內心也是對於孩子審美能力的肯定。這種肯定足以讓多多對自己審美能力有了充足的自信,能夠使她在時裝週的走秀上從容淡定。

孩子愛美又挑剔?這是進入“審美敏感”期,聰明媽媽可以這樣做

總結:愛美,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幫助孩子追求美好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去壓抑孩子的愛美之心。追求美麗,可以讓孩子心情更加愉悅,同時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對於審美的缺失,容易讓孩子成年後變得自卑、審美能力差。在孩子審美敏感期,作為家長不要吝嗇於對於孩子的鼓勵和引導。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贊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今日話題:你家有一個愛“臭美”的孩子嗎?她做過哪些令你哭笑不得的糗事呢?不妨分享出來吧。

#父母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