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今年的行情不好,回家種田可以嗎?

阿良8949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有些行業不是很景氣,我們當地的一些農作物由於疫情的發生,也正面臨著滯銷,很多農民是叫苦連天,種田是有風險的,光收成好遇不到好價格,也是白瞎。當然我說的是我們這邊的情況,如果是疫情得到了控制,說不定明年行情又會有好轉。

種田現在已經很難賺到錢了,因為農資成本高,而且種得多的話還要請工,把這兩項開支除掉,利潤是很微薄的。就以種糧食為例,假如你種的是水稻,每畝的畝產是1000斤,現在的收購價格是1.2元,一畝田的毛收入是1200元,但是把稻種、化肥、農藥、水費和人工除掉,一畝地的純收入大概也就在三、四百元左右,即便你種二、三十畝,利潤也不會有多少。而如果你在外面打工的話,收入肯定會比這個高,就算一個月能拿到三千,一年的收入也有三萬多,而且打工是不需要成本開支的,如果會節省,基本上都是你的純收入。


再來分析一下經濟作物,的確經濟作物的利潤比糧食作物的利潤大,但也並不一定就是賺錢的,因為種植經濟作物需要的投入很大,就以葡萄種植為例,需要夠苗、栽水泥莊、搭大棚,成活後還要修枝打葉、捆綁枝條,開花結果後還需要疏花蔬果,果實長到一定程度後還要彭果上色,每道工序都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力,葡萄的需肥量大,而且施用的都是一些高檔的肥料,農藥也比較噴灑的勤,成本開支是比較大的,如果在管理的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麼當年就會沒有收成。即便是當年收成高,但是如果碰不到好的價格,同樣會沒有利潤,甚至虧本。


現在的農村正在面臨著土地改革,國家已經給農戶做了土地確權,下一步就是要進行土地流轉的工作,土地上賺不到錢,我們可以把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經營,他們有資本,而且是規模化、機械化操作,這樣會節省不少人工種植成本,從而使農產品的利潤空間增大。土地流轉後的農民可以放心的外出打工,而且又可以收取地租,這樣就有兩項收入了。當然這是在你自願的前提下,如果你不願意流轉,國家也不會強迫你的。

現在種田農民是很難有利潤空間的,除非你有很高的種植技術,或者是你的農產品有比較好的市場前景,否則你不應該回農村來種田。雖然現在打工面臨著不少困境,但那都是受疫情影響而導致的,我相信這樣的情況只是暫時的,隨著國際疫情的好轉,我們的工作、生活都會恢復正常的,所以說還是安心的在外面打工賺錢比回家種田更加現實。


藍冰然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家和人民都帶來了很大的損失,由於疫情時間長,加之疫情在世界各國的蔓延,造成國內輸入性病例不能阻斷,防疫措施不能完全解封,影響了一些企業,個體私營老闆一時半會還不能走入正常的工作中去,給一般的務工人員帶來就業難的現象。

處於外面工作難找和不穩定性,有想回家種田的想法,看是否行。這個肯定行,但得你必須有多的田,你田少,或者只有幾畝地,即使今年稻穀,小麥,玉米現在的收購價格在往年的基礎上漲了幾毛錢一斤,你總收入又能有多少呢?打比方,你只有5畝地,畝均毛利3500元,(按1000平方一畝計算)這個收入是高的,總計17500元,還要減去機耕費,種籽,農藥,化肥,等開支,你能落下多少錢?田的數量多少是關鍵。

這還得要你吃得了苦,懂得種田技術,反之,你免想這個心思。

上面三要素你都具有,可以抓住這個機遇,趁早回家種田。農閒還可以出來在打二至三個月的工,增加收入。

只要你肯吃苦,惱瓜孑靈活,力所能及投入一點資金,種田之餘,搞點實在的種殖,養殖,電商,自媒體帶貨等項目。

如若現在還沒有工作,家裡又有地,那趕快回家吧。今年的工作確實難找,特別是我們這些靠打零工,做一天有一天錢,不做一分錢都沒有的日薪人群。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edc3f8ff0164b268d6d96c1c09f942a

淡定十年


今年因疫情影響,很多行業都不同程度受到衝擊,市場疲軟,生意難做,就連務工也不穩定,如果農村有土地,可考慮回家租一片土地,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特色產業,我認為是非常好的,因為農業是基礎產業,吃飯是件大事,只要生產出合格農產品就不愁銷路,也能獲得好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