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挖出宋代錢幣網上詢價100 萬,博物館:幾十元

有時候人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時不時地就要經歷大起大落。對於淮安市民嚴先生來說,這兩天的經歷就像是做了一場 " 一夜暴富 " 的夢。

市民挖出宋代錢幣網上詢價100 萬,博物館:幾十元

錢幣出土


事情得從 1 月 8 日的那個下午說起。當天,家住清江浦區月季花園小區的嚴先生重新修繕了庭院裡的花池,滿心歡喜地看著工人們一車車地送來剛從農田附近挖來的泥土。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後,他一邊抽著煙,一邊用小鏟子把散落在花池邊的碎泥土鏟進去。忽然,嚴先生看到了一枚類似硬幣的東西,靜靜地躺在花池的泥土上。他掐滅菸頭,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拿起來一看,是一枚古代銅錢。


回到屋裡,嚴先生用小刷子拭去了附著在銅錢上的泥土,上面刻著的四個字漸漸顯露出來。" 剛開始我只認出了‘元’和‘通寶’這 3 個字,上網輸入這 3 個關鍵字再比對圖片後,我確認了這枚銅錢是宋代的‘元豐通寶’。" 嚴先生說,就在他好奇這枚銅錢的 " 身世 " 時,網絡上的一些鏈接讓他變得興奮不已。

市民挖出宋代錢幣網上詢價100 萬,博物館:幾十元

市值百萬 ?


" 元豐通寶真是個寶 ! 市價 100 萬元以上 !"" 元豐通寶,現在到底僅存多少 ?" 在網絡搜索引擎中,嚴先生向記者展示了幾條他比較關注的鏈接。記者發現,嚴先生找到的這些鏈接向他傳達了一個共同的信息:元豐通寶價值連城。不過,當點擊這些鏈接仔細審閱後卻不難發現,不少鑑定信息為個人或自媒體發佈,還有幾則鏈接為某拍賣行的廣告,其專業性和權威度性難以保證,切勿上當受騙。

嚴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他不會完全相信網上的一些鑑定和評價,不過 " 價值連城 " 這幾個字已經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了,現在就特別想知道他手中的這枚 " 元豐通寶 " 到底是真是假,若為真又價值幾何 ?

按斤交易


9 日上午,記者陪同嚴先生帶著錢幣來到了淮安市博物館,向王劍館長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隨後,王館長和鑑定部門的工作人員經過仔細觀察、對比後,得出了結論:此錢幣為真品,北宋神宗年間鑄造。錢幣版型為篆書,屬於常見品種,根據品相、磨損程度等因素,目前市場參考價在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但由於此款銅錢存世數量較多,一般上稱按重量交易估價。得知結論的嚴先生雖然有些失落,但王館長的一番話卻令他受益匪淺。


勿輕信、謹收藏

針對嚴先生的經歷,王館長表示,古玩收藏是一門大學問,別說是初窺門徑的普通市民,就算是 " 身經百戰 " 的老師傅也會馬失前蹄。" 就拿‘元豐通寶’來說,當初設計時就分為好幾個版本,字樣和字體都有區別。 網絡上不少 " 專家 " 和 " 鑑定師 " 多為古玩店的老闆或是非正規拍賣行的營銷人員,他們提供的一些文章和鑑定資料不可輕信,以免被混淆視聽。


" 收藏有風險,接觸需謹慎,這是我一直想對市民朋友強調的。" 王館長說,當大家在生活中得到一些疑似古董古玩的物件時,最好第一時間向文物主管部門進行彙報 ; 如果有 " 傳家寶 " 之類的物件想確定其價值的,最好尋找當地的文博單位進行鑑定。(本文摘自網絡且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