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護士“求編制”能否變成“給編制”

援鄂護士“求編制”能否變成“給編制”

地方“給編制”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既可以參考其他地方的做法,自己也可以創造性解決援鄂人員入編問題。

為表彰援鄂醫療隊工作人員的貢獻,全國已有多地宣佈將援鄂醫護的臨聘/編外人員納入編制。記者注意到,近日有自稱“援鄂醫療隊護士”的網友在甘肅省衛健委官網留言,希望官方也能解決自己的編制問題。該官網建議向蘭州市衛健委反映情況。

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分為有編制與合同制。兩者在工作穩定性上、工資待遇上、福利待遇上有明顯差別。有編制的醫護人員工作相對穩定,工資及福利待遇也較高,合同制員工待遇相對低。以“求編制”的這位援鄂護士為例,因無編制現在工資僅1700元,略高於該省最低工資標準。

如果該護士沒有援鄂,顯然沒有資格“求編制”。但冒著風險、不懼辛苦馳援湖北後,“求編制”並不過分。一方面中央出臺10項措施關愛醫務人員。人社部要求各地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類醫務人員的及時獎勵工作,重點向防控救治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醫務人員傾斜。

另一方面,多個地方援鄂編外醫護人員火速轉為編制人員。譬如:廣州啟動“綠色通道”,44名赴湖北醫療人員已經火線入編;珠海市19名援鄂一線醫務工作者入編。江蘇江陰市入編的18名醫護人員中,不僅有援鄂編外醫務人員,也有當地定點醫院隔離病房工作的編外醫務人員。

所以,甘肅這位護士“求編制”可以說理直氣壯。有關方面應該給予重視。但讓人略為意外的是,該省衛健委官網只是把“皮球”踢給了蘭州市衛健委,讓該護士直接反映情況,而不是把該護士的訴求轉交下級衛健部門處理,然後督促辦理。這種對待援鄂護士的態度令人有點遺憾。

筆者以為,甘肅及蘭州有關方面,應該向其他地方學習,把援鄂護士“求編制”變成“給編制”,雖然一字之差但內涵不同。所謂“給編制”,是出臺專門政策解決援鄂編外醫務人員入編問題,相關部門既要對接服務工作,又要減少相關資料和程序,爭取做到特事特辦、快批入編。“求編制”則顯得比較無奈,多少會讓人感到心寒,會讓當地有關方面陷入被動,甚至於比較難堪。

實際上,地方“給編制”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既可以參考其他地方的做法,自己也可以創造性解決援鄂人員入編問題。我們要意識到,只有今天善待援鄂醫護人員,今後遇到類似公共衛生事件就會有更多人願意“衝鋒陷陣”,因為大家知道,付出就會得到認可,也會得到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