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房奴的初次買房體驗

我的第一次:那至今讓我慶幸不己的衝動


那還是2002年吧,剛剛從教師職業轉行到一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做人力資源。住,是在廣州東圃棠下的私宅,下班的路上,穿行在泥水骯髒的街巷,時時有摩托飛奔而過,時有女孩子淒厲的慘叫:"搶劫啦"!回到租住的房間,一般晚上不會輕易出門,衣服也不敢晾過道上,只能放在房間裡陰乾---因為有過衣服在幾分鐘內就消失的經歷.

能夠忍受,只是因為租金便宜,300元的房租,對於一個小白領來說,咬咬牙還是可以接受的。

雖說在公司天天跟房子打交道,說實話對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還根本沒有一丁點概念。數年打工辛苦積累的幾萬塊錢,還是小心翼翼地保存在銀行,根本不敢動用。

蝸居的時光,不知道前途在哪裡;不知道自己還要漂多久,就這樣無奈而頑強地活著。

那時廣州的房價,平均是4000多一平方,覺得價格很高,高得自己不敢想象;也不懂很多廣州本地人,比如那些穿著拖鞋的大媽們來售樓部看房,掏出銀行卡來就可以刷個三五套房子!

貧富的差距,在一個賣房子的人面前,竟然是如此的明顯。

直到有一天,一個同事很隨意地說了句:華南板塊的房子很不錯啊,均價三千多,還送裝修送傢俱!

於是決定,在一個休息日去逛一逛,為了一個很不確定的夢想。

一個房奴的初次買房體驗

那是珠江邊的一個大盤,所謂看樓,其實就是一個售樓的小夥子,在模型邊給我畫了塊餅,因為房子還在打地基。

算了下,手上的儲蓄如果買市區的盤,還不夠付首期,裝修款和傢俱更無從著落;但買這個盤的房子,付兩成首期後還送全屋傢俱家電和裝修,甚至連窗簾都送.....

不過還在猶豫,因為以後要月供,前兩年5000!以後少點,也要2000!上了賊船,想反悔可不容易了。

去江邊轉了轉.那天正趕上珠江上游漲水,波濤洶湧、江風撲面(是那種帶些腥味的);坐在江邊的長椅上,芳草萋萋,曲徑幽幽,一聲江輪的汽笛聲,喚起我童年的記憶---那漢江邊的古城,有著"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古詩意境.

感覺很放鬆,於是產生了衝動、

就去把卡給刷了!定金兩萬。

長吁了一口氣.


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很空的感覺,很懷疑這是不是真的;就象快當媽媽的那些日子,很懷疑生下的會不會是阿貓阿狗之類。

’有些後悔,開始懷疑那個推銷房子的男銷售,覺得他會不會在騙我,最關鍵的是,,從此以後得小心翼翼打工、加班、供樓……


簽約了,首付共花了3萬多,找親戚借了2萬多塊錢打稅。

終於等到收樓的那一天,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那一點可憐的行李搬了過來,房間空空的,連床都還沒有,就這樣睡在了地板上!

但是很踏實,因為這是自己的家!

不用再漂泊了!

第二天,坐著樓巴去上班,風馳電掣地,穿行過高架橋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感覺很現代,很物質,很有成就感,更有了要拼命掙錢的雄心壯志。

有自己的房子,真好.


發展商很聰明,買房送傢俱券(其實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業主們持傢俱券到發展商指定的一棟大樓裡選購。一樓賣窗簾,二樓三樓賣傢俱,四五樓賣電器.你只管挑,下午傢俱就送到家了,整個過程不超過2個小時!

真是讓你放心,省心啊.房地產做到這個份上,不賺錢都難啊.

公司的工作壓力很大,還是個提倡加班加點文化的公司,但不管怎麼緊張怎麼累,只要下班後在小區裡花園裡散散步,在江邊坐坐,所有的疲勞都煙消雲散。

一個房奴的初次買房體驗

【總結】買房真的是一種衝動,一種愉快的衝動(不管你如何標榜自己如何理智;再說,人類沒有衝動就沒有繁衍,呵呵)。

而這種衝動一定來自你童年的記憶.就象尋找配偶。

所謂的一見鍾情,對面的那張臉,並非一定以漂亮為標準,卻可能緣於童年的記憶,或是為了缺失後的補償,或是為了過去完美的再現。

人都是為夢而堅持活著,在自己的夢中,才真正放鬆;買房,其實也是為了圓一個逝去的夢.


然後就開始了一個房奴的壓力生活,小心謹慎地看著領導的臉色工作(磨練了心理素質),斤斤計較地生活,泡吧請客唱歌一律K掉,才知道供樓真的很能節約錢啊!

同部門的一個同事,手上的存款比我多,,那時堅持沒有買房,依然過著她瀟灑的生活。

5年後,廣州的房價漲到了一萬以上、兩萬以上、五萬以上,.那個同事到現在還沒有買房,最重要的是,他買不起了。

也還沒有結婚,就這樣繼續漂著......


後來,父母擔心我的壓力太大,老公埋怨我買貴了。但每當看到兒子幸福地在小區的學校裡上學放學,在山上撒野\在小河摸蝌蚪,不用再做可憐的留守兒童的時候,我就想:居住的價值,是金錢不能衡量的!

2009年全部還清貸款的那一天,我算了算,總共投入的資金,大概38萬!

2017年為了改善居住條件,賣掉了這第一套房子,總價大概300多萬。比不上深圳,但是知足了。

一個房奴的初次買房體驗

推薦閱讀《窮爸爸,富爸爸》

這是一本來自美國的關於投資的書籍,寫得很羅嗦,其實就是一句話:你必須要學會要投資,不能只有主動收入,還要有被動收入!

西方經濟學上有個詞彙:稀缺資源。即投資稀缺資源才有增值的潛力.比如西瓜,電器之類,卻只有貶值的份;回想我們從小到大,物價漲了多少,房價漲了多少。因為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增長是無限的,人類的住房的需求只能增不會減,所以土地是絕對稀缺的資源;而且,所有稀缺資源,如水,礦產等人類的物資財富都植根於土地.

有些外地人看不慣本地人,的確,他們不比外地人聰明多少,不比外地人勤奮多少,不比外地人有文化多少,但為什麼他們就是可以享受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

我們應該反思:根源就在土地上.因為珠三角處於改革開放前沿,他們的土地可以出租\可以變現為財富,他們擁有多套物業,所以即使沒有實業,也可以充分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包租婆們可能是最懂經濟學的,最簡單的認知往往也是最深奧的真理.


一個房奴的初次買房體驗

拐點論


有人會說:現在的房價太高了,我要等到它跌價了才出手。可是多年來從大勢上看,什麼時候跌過?拐點似乎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市場,即使房管部門統計的成交價格,也經常有偏差(因為交易雙方都有報低成交價格的傾向),而且信息還是是滯後的。其次,不像是股票交易,交易資金和成交信息集中在一個交易所,成交動態可以實時反映。房地產市場的地域性很強,交易分散,所以,很難期望出現一個明確的拐點.

再有,價格走勢中的每一個"點"都可能是一個拐點,這就要看你是在長的,短的,還是中等的交易週期上來看待問題。

最後,如果大家都期待某個點是拐點,那麼那個拐點一定不會出現或者會提早出現。

所以,買還是不買,什麼時候買,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斷,投資人對價格下跌的預期沒有底限。

投資學上有個所謂的""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人擁有百分之八十的財富,而這百分之二十的人,一定是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喊空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吃進。

價格跌的時候,往往羞羞答答(比如08年);漲的時候卻是一路高歌猛進,有價無貨(比如2007年上半年、2013年、2016年),業主頻繁反價。

如果你是剛需,就別指望等到拐點;當然,也不要跟熱點,比如現在的深圳。​​​​


一個房奴的初次買房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