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全球IPO 逆勢增長五成

  畢馬威日前發佈的數據分析顯示,雖然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第一季全球集資額比去年同期增加54%,美股、A股和港股仍然主導全球IPO市場。

  香港交易所在集資額方面排行第五,而上海證券交易所則因大型上市項目和科創板持續受追捧而位居榜首。其他排前五名的證券交易所包括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和泰國證券交易所。

  畢馬威認為,全球IPO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勢頭受阻,但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IPO市場的基本因素整體保持穩健。香港今年首季的上市數目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延續了2019年底以來的活躍態勢。

  畢馬威指出:“經濟復甦速度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以及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同時也取決於各市場內主體在不斷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的過程中獲得的經驗。”

  首季香港主板完成35宗新股上市,集資額達141億港元。完成的主板新股上市數量高於過去五年同期。不過,由於缺乏大型新股上市,第一季總集資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2%。(詳細數據點擊這裡:香港IPO市場丨一季度37 家新上市公司)

首季全球IPO 逆勢增長五成

  得益於中國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對基建領域需求的增長,基建/地產行業的新股上市數目和集資額持續領先市場,增長態勢強勁。

  A股市場方面,預計第一季將完成53宗新股上市,集資總額為80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17%。強勁表現主要受到京滬高鐵的大型上市及多宗於科創板上市的項目帶動。

  承接2019年的強勢,科創板在2020年繼續保持動力,於第一季完成24宗新股上市,集資總額為294億元人民幣,佔A股集資金額的36%。科創板在第一季創下多個里程碑,包括首次出現未有錄得盈利、具有同股不同權及紅籌結構的公司上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