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穩”的碧桂園憑什麼成為最“快”的世界500強?

在代表全球頂級商業巔峰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巨頭型公司沉沉浮浮,無一不昭示著商業的魅力和殘酷。

那些在時代轉向的大趨勢前猶豫不決、待在原地的,被殘酷地淘汰,盛極一時而後轟然倒塌的例子赫然在目;那些久久為功、持續創新的,迅速崛起,一躍而天下知,背後是持久的積累、充分的準備,此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這份榜單中,碧桂園成為最耀眼的明星,在財富中文網發佈的榜單解讀中,它被單獨拿出來著墨,稱讚其今年排名躍升最快,排名177位,躍升176位,可謂最“快”的世界500強。

求“穩”的碧桂園憑什麼成為最“快”的世界500強?

然而,當你仔細去審視碧桂園發展歷程的時候,你會發現,碧桂園的路徑“穩”字當頭,而在500強名單中排位的“快”是“穩”的必然結果。這也正符合了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的樸實,以及他為碧桂園定下的“行穩致遠”的基調。

快速躍升的碧桂園

當《財富》500強榜單公佈時,在全球範圍內,碧桂園成為排名躍升最快的企業,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有點意外,畢竟地產企業這兩年一直處在調控週期中,碧桂園為何卻成為最快的那個?

然而,當你重新覆盤最近幾年碧桂園的戰略,你會發現,快速躍升的碧桂園一點都不意外。

2017年,碧桂園首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這份榜單以營業收入為主要指標,當年,碧桂園位列467位,營收收入為230.4億美元。2018年榜單上,碧桂園位列353位,一舉躍升113位,當年,碧桂園營收為335.7億美元。

到了今年,碧桂園以573.1億美元的營收攀至榜單第177位,躍升176位次。兩年時間,碧桂園累計提升290個位次,創造了世界500強榜單的奇蹟。

求“穩”的碧桂園憑什麼成為最“快”的世界500強?

也是在這三年,無論是營收層面還是股價層面,碧桂園的快速發展都得到了市場和資本的認可。

對於碧桂園來說,500強排名依據的營收指標主要看銷售規模。根據公司年報,這三年來,碧桂園繼2016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3088.4億元之後,2017年實現銷售金額人民幣5508億元,位居行業首位;2018年碧桂園僅公佈了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為人民幣5018.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1.25%。2019年上半年,有關機構統計顯示,無論是全口徑銷售還是權益銷售金額,碧桂園均居行業第一。

求“穩”的碧桂園憑什麼成為最“快”的世界500強?

明年的世界500強排位,可以預見的是碧桂園還將繼續攀升,一個可支撐的理由在於房地產行業實行預售制度,當年的銷售收入要等產品在次年或第三年交付後方可確認。截至2018年末,碧桂園不含增值稅的已售未結收入人民幣6627億元,隨著前兩年的銷售額釋放,碧桂園還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營收增長。

之所以能在地產業務上快速發展,國內券商在一份研報中給出了四個理由:銷售規模持續穩定擴大,全產業鏈整合效率高;從順德走向全國佈局,從三四線走向一二線;人才豐富發展平臺大,激勵到位執行力強;多融資途徑槓桿可控,業績高速增長派息多。

事實上,上面的四個理由分別代表了碧桂園在發展模式、城市佈局、人才培養、財務健康方面的穩健戰略。

基於碧桂園業務經營上的快速發展,在二級市場上,資本和投資者也給予了認可,下圖是碧桂園2016年1月1日至今的股價表現,截至今日,累計漲幅已經達到480%。

求“穩”的碧桂園憑什麼成為最“快”的世界500強?

港股碧桂園從2016年至今估計累計漲幅480%

也是因為碧桂園在資本市場上的穩健表現,過去幾年時間內,碧桂園先後入選富時中國50指數、恆生中國25指數成份股、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環球標準指數成份股、恆生綜合指數及恆生中國內地100成份股、恆生指數成份股、香港恆生國企指數等。

包括中銀國際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投行分別在不同時間段給予了碧桂園“買入”或“增持”的評級。

在財富中文網的解讀中還特別提到淨資產收益率(ROE)的問題,熟悉投資的都知道這一指標是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標之一,其衡量的是公司的賺錢能力,進而衡量的是公司給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財富中文網寫道:在淨資產收益率(ROE)榜上,波音公司位居首位;而中國公司中排位靠前的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園、恆大、華為和安徽海螺集團。

穩健的基因

當世界500強排名躍升的成績單和一張穩健的財務報表同時放在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面前時,你猜他會更喜歡哪一張?

雖然楊國強的心裡選擇不好揣摩,但“穩健”二字在楊國強的心裡絕對有千斤的份量。筆者曾參觀過碧桂園總部的歷史發展陳列室,最大的一個感受則是楊國強根植在基因裡的踏實、穩健。農民出身的楊國強,把碧桂園從順德帶向全國、從二三線城市帶向一線城市,如果一步不穩或冒進,在暗流洶湧的地產業就不可能走到今天。

今年3月份,碧桂園發佈了2018年年報,在短短的總結中,“穩健”二字出現了5次。幾處關鍵表達分別是“惟有保證穩健經營,打造長青基業,才可以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穩健財務是公司前進的動力”、“穩健也意味著對安全的保障”、“保障經營穩健的前提下,進軍未來”……

可見,穩健在楊國強心中的重要性。仔細審視碧桂園,穩健的發展思想已經從經營和未來戰略上全面凸顯,即財務穩健和變革穩健。

先看財務,財務穩健有兩個關鍵性指標,分別是現金流和負債。

現金流上,2018年,碧桂園權益物業銷售現金回款約4557.9億元,權益銷售回款率高達91%,繼2016、2017年後又一次實現正淨經營性現金流。截至2018年12月底,公司可動用現金餘額約2425.4億元。

它反映的是碧桂園連續三年在經營上的造血能力,除了自身造血強勁,影響地產業現金流的另一個命脈就是撬動槓桿的能力,銀行的授信額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塊,碧桂園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約有3017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尚未使用。

負債率上,2018年,碧桂園淨借貸比率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僅為49.6%。據克而瑞披露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176家房企加權平均淨負債率較年初降低了3.95個百分點,但仍處在85.5%的較高水平。

相比較同行業,碧桂園的負債率更加穩健,強大的盈利能力和穩健的財務指標更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進而增厚經營業績,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在楊國強給碧桂園定的戰略中明確說到,在保障經營穩健的前提下,進軍未來。

進軍未來,實質上就是碧桂園發展到如今體量後,要進行自我變革、迭代創新。目前,除了地產業務的基礎,機器人和農業領域是碧桂園進軍的兩個主要方向。

在行業觀察者看來,相比於其他公司提出的各種吸引眼球的轉型路徑,碧桂園提出的機器人和農業方向更像是一個穩健而不功利的事業,且和公司業務形成協同。

對於碧桂園來說,機器人產業肯定是中國製造的發展方向之一,如果能夠廣泛的應用於建築場景,將進一步降低人員在建築場景下的安全問題,助力於碧桂園所提出來的絕對安全生產指標,之前,楊國強親自擔任碧桂園的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主抓安全生產。未來,還可以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築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農業上,除了楊國強本身對農民的感情之外,產業上協同上也跑通了。券商的分析指出,碧桂園利用其強大的開發能力幫助農村地區的農業發展,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探索並建立現代農業經營模式。碧桂園通過旗下零售商店向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便宜和更多種類的農產品,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和收入。另一方面,農民財富不斷積累,將更有能力購買碧桂園的住宅,形成良性循環。

“行穩致遠”是楊國強給碧桂園發展提煉出的內核,從現在看,地產業務和進軍的業務呈現的穩健基因踐行了碧桂園的內核。

世界500強的排位就像一塊牌子立在那裡,它對於碧桂園來說是一個起點,現在的穩健,為未來在這個排位上持續攀升奠定了基礎。

文章來源 微信公眾號 德林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