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式自動駕駛:華為、BAT誰是暫時領跑者?

導 讀

趁著“新基建”的風口,很多地方政府上馬了一批車路協同和智慧交通項目。

協同式自動駕駛:華為、BAT誰是暫時領跑者?

全文共計3536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來源 | 數據觀綜合(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 | 蒲蒲

自動駕駛涵蓋了人工智能領域幾乎所有的技術類型,同時又與5G、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其他領域都有關聯。各地政府深刻認識到發展智能交通、綠色交通、共享交通等新技術新業態的重要性,快速行動起來,積極推動智能交通的新基建標杆項目。

免費試乘!無人駕駛出租車在長沙正式運營

近日,百度宣佈全面開放Apollo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長沙用戶通過百度地圖或者百度APP“Dutaxi”小程序即可一鍵呼叫,免費試乘。這意味著,在面向種子用戶有選擇性地載客試運營7個月後,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在長沙向公眾全面開放,開啟了大規模試運營。

Apollo Robotaxi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通過國民級應用向公眾開放的Robotaxi服務。

據瞭解,此次開放的Robotaxi打車流程更便捷、覆蓋的出行場景更豐富、約車時段更自由。目前長沙Robotaxi開放打車範圍約130平方公里,行車路線覆蓋居民區、商業休閒區及工業園區等實用生活場景。

業內人士表示,Robotaxi在長沙全面開放試乘運營,在自動駕駛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將加速自動駕駛量產化與規模化落地。

百度連續中標“新基建”車路協同項目

趁著“新基建”的風口,很多地方政府上馬了一批車路協同和智慧交通項目。近日,百度Apollo接連中標重慶、合肥、陽泉、南京四地智慧交通項目。

3月17日,重慶永川區對外公示,百度Apollo以5280萬元的價格中標重慶永川區“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基地”建設項目。

3月23日,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示,百度中標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塘西河公園5G示範運行線設計採購施工一體化項目,將建設中國首個大型5G車路協同示範線。

3月24日,百度又中標山西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示範區(城市路段)項目。根據規劃,該項目將在陽泉市經濟開發區進行車路協同規劃建設,支撐自動駕駛技術驗證、測試評價、運營服務。

4月21日,百度Apollo與南京達成智能交通戰略合作。百度與亞信集團將與南京市、秦淮區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車聯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助力秦淮車聯網省級先導區建設。再加上此前2019年的湖南長沙和河北滄州,六地串聯,百度自動駕駛開啟加速模式。

有專家指出,重慶、合肥、陽泉和南京這幾個城市經過前期佈局,現已進入到“交通強國”和“新基建”建設的探索和實踐階段,可以預料,在未來還將有更多城市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

與此同時,百度密集中標“新基建”項目,也將車路協同和智慧交通的熱度推向了頂點。

中國發展路徑:協同式自動駕駛

跟美國主張“自助式駕駛”不同,中國傾向於採用“交流溝通”部分替代“主動感知”的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方案。

2011年科技部在863計劃設立主題項目“智能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研究”。這也是“車路協同”名詞的來源。

車路協同系統:i-VICS(Intelligent VehicleInfrastructure Cooperative Systems)是採用先進的無線通信和新一代互聯網等技術,全方位實施車車、車路和人車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在全時空動態交通信息採集與融合的基礎上,開展車輛協同安全和道路協同控制,充分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從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環保的道路交通系統。

去年8月,交通運輸部接連了披露四份關於人大代表建議的答覆函,均涉及自動駕駛相關領域。答覆中表示,近幾年,自主式自動駕駛技術進入發展瓶頸,車路協同式技術路線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另外,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也曾表示:“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等前瞻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以智慧交通建設為載體,按照車路協同發展的技術路徑,積極推進自動駕駛的發展。”

近日,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節下市場化應用。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並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城市級智能汽車大規模、綜合性應用試點,支持優勢地區創建國家車聯網先導區。

本次文件出臺,直接推動了智能駕駛、車路協同V2X板塊形成,進一步加快了國家推進車聯網建設步伐。

華為、BAT誰是暫時領跑者?

自2018下半年以來,華為、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其在車路協同領域的戰略規劃。

  • 百度:搭建平臺、開源系統

先發優勢下,百度看起來優勢似乎更為明顯,建立了生態圈,廣泛進行開源合作。

去年9月份,百度宣佈將在2018年年底正式開源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向業界開放百度Apollo在車路協同領域的技術和服務。

目前百度的發力重點已經覆蓋了以上三大要素:研發符合自動駕駛場景需求的路側感知能力,通信芯片及設備廠商合作針對自動駕駛應用需求來優化V2X通信傳輸通道,以及車端自動駕駛系統中對於V2X路側感知信息的融合使用。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自動駕駛研發,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在北京、重慶、福建多地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企業,在車路協同領域,百度已經取得了不少落地成果。例如在長沙湘江新區,百度擬定與長沙共同打造規模化V2X城市。

  • 阿里:封閉場景下的“路”端優勢

基於自身業務積累展開更多探索,在路端、運營場景等方面,則是阿里的優勢。

與百度開放生態之路相反的是,阿里走了一條“封閉”之路。目前阿里的優勢主要集中在路端,其發展車路協同擁有菜鳥聯盟場景、ET城市大腦等助攻,封閉的路端場景顯然更適合阿里,阿里要實現的是對路的掌控。藉助智能的道路基礎設施、阿里雲控平臺以及AliOS等技術,讓自動駕駛車行駛在信息化環境中,從智能交通系統中獲取所需的道路環境信息。

阿里認為,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研發的終極形態和未來方向,而車路協同的道路端核心構成部分是感知基站,不僅大大降低成本,也提高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甚至未來也可以為普通的機動車提供智慧化的道路信息服務。

  • 騰訊:做車路協同產業生態連接器

基於自身特點,騰訊打造出了一條更為適合自己的獨特的道路,很好地將整個產業串聯起來。

2019年5月,騰訊宣佈將聯合英特爾、諾基亞、中國聯通、東軟成立5G車路協同開源平臺,目前已對車路協同和微服務框架進行開源。

截至目前,騰訊通過自研搭建了車路協同平臺的一系列核心能力體系。在視覺感知領域,騰訊有專門的研發團隊正在研究包括圖像識別、多傳感器融合、融合決策以及改裝車輛在複雜環境中測試等多項關鍵能力;在車與車、車與路的通信之間,騰訊發力5G標準,建立了未來網絡實驗室,主要研究5G車路協同落地時會面臨的共性問題;在落地方面,騰訊正在考慮加強邊緣計算設備的部署,目前正在與多家合作伙伴聯合建設邊緣計算開源平臺。

  • 華為:5G時代人車路協同的智慧交通

華為在車路協同、聰明的路和智能的車三大領域全面發力。

2018年,華為2月發佈了C-V2X芯片,6月發佈了首款商用C-V2XRSU(路側單元),構建了可商用的C-V2X解決方案;同時,6月份發佈EI交通智能體使能聰明的道路,9月發佈了OceanConnect智能交通平臺,10月發佈了移動數據中心MDC600使能自動駕駛,在車路協同、聰明的路和智能的車三大領域全面發力,加速整個產業的發展。

華為的願景是:對於物聯網和車聯網,希望能夠做到更好的支撐單車智能,同時也把車、路協同這兩個結合起來,使得華為在移動出行,在自動駕駛方面,對於安全和效率都有比較大的幫助。

就目前而言,國家政策、企業推動等多方入局的車路協同正在照進現實。然而,整個產業要想迎來實質階段,真正實現人、車、路協同,還需要軟件技術與硬件設備的融合,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

協同式自動駕駛:華為、BAT誰是暫時領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