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律新社| 編輯部出品

2020年4月9日,由律新社、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主辦的“疫情下的律界公益責任與依法治理——

第四屆律界公益法律服務線上論壇暨《沒法不愛》新書發佈會”在雲端開啟!

如何將公益做得更強、更優、更好?中倫作為律界有組織地進行公益活動的先行者,為同行提供了範本。

論壇上,中倫律師事務所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康鏵分享了主題為“律所公益系統化運營探索”的演講,他提到,疫情期間,在中倫律師事務所管委會的號召下,中倫公益基金會發起內部募捐活動,募集資金超過400萬元,其中100萬元善款與湖北省律師協會共同設立“同業關愛”專項基金。律新社將其演講整理,與大家一起分享。


(律新社視頻中心出品)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在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面前,律師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經受住了黨和人民的考驗。

中倫律師事務所有2000多名律師和員工,我們在疫情的中心有武漢辦公室。在疫情發生後,在事務所管委會的佈置下,短短兩天就以中倫公益基金會的名義募集了485萬元善款。募集款項後的三天內,我們與三家醫院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簽署了捐助協議,向每家醫院捐助100萬元。

我們還給身在湖北疫區的同行們送去關愛。在短短五天內,我們給湖北同行寄去了1萬個口罩,還為在湖北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同行發放補助,為一線抗擊疫情的律師同行送去中倫的一份關愛。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中倫公益基金會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其實,這是我們10多年來專業做公益的積累。下面我跟大家彙報一下中倫公益基金會如何專業地做公益服務。

設立社會公益基金

用專業做公益服務

首先,我為大家彙報一下中倫公益基金會的基本情況。相信大家對中倫律師事務所都有所瞭解。中倫律師事務所成立於1993年。去年在海口、阿拉木圖開設了辦公室,現在一共有18家辦公室,境內11家、境外7家。我們在業內也獲得了一些認可和成績,相對於認可和成績,我們更關注社會對我們從事的公益活動的鼓勵和認可。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中倫律師事務所成立於1993年,2019年中倫境內增加了海口辦公室,境外增加了阿拉木圖辦公室,今天的中倫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11家境內機構、7家境外分所,能夠為大型商業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國內優秀的大型律師事務所,在業內獲得了不少榮譽。相對於這些榮譽,我們更看重在公益方面社會對我們的認可和鼓勵。中倫人默默踐行公益責任多年,在2010年度第一次合夥人會議上,全體合夥人一致通過並做出決定,設立"中倫公益基金"。

建立中倫公益基金會之前,事務所有很多合夥人以各種形式從事公益活動,但是基金會可以把合夥人做的公益活動組織起來,彙集到社會各個方面。成立公益基金會的時候,我們也不熟悉如何做公益,當時也跟國內一些大的公益基金會進行過一些合作,以它們的名義合作進行了一些公益活動。2014年由中倫律師事務所作為發起人,北京中倫公益基金會經北京市民政局正式審批註冊成立,並於2017年被認定為慈善組織,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倫是律師行業有組織踐行公益事業的先行者。

中倫公益基金會的正式成立,第一次理事會、第一個項目、第一筆捐款都默默記錄著蛻變的歷程,公益種子也在中倫人心中生根萌芽,不斷壯大。

“言中論,行中慮,法天下”,成立十年來中倫公益基金會一直堅持初心,像做專業服務一樣專業做公益。

既然中倫人提出要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那麼,如何做公益就成為中倫公益基金會成立以後需要考量的一個重要問題。當時,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考量,第一是如何將中倫的優勢和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精準的、創新長效型的公益方案,產生重要的社會價值。中倫律師事務所有律所的特點,有300多名合夥人,將近2000名律師,一直活躍在中國經濟舞臺上,服務於一些領先的行業企業。在我們服務的過程中,客戶也有公益需求。所以,我們做的第一步就是把公益規模做大,彙集方方面面,與客戶合作,讓客戶與我們一起做公益,形成公平透明的機制,通過各種合作建立一個良性透明的機制。

聚焦公益法律教育

助力高校法學教育

我們在合作過程中逐漸通過公益活動來總結經驗,推出一些比較適合律師行業的項目,比如發展型助學、建設型幫扶。

我們在做公益的過程中,也注意營造有效的環境和各方面的互動,形成一個在社會上、在公益行業裡的長效新形象。中倫公益基金會成立以後,我們不斷探索公益活動的形式,從最開始散點式的公益活動,如在廣西建立小學,在南京為學校捐助圖書、玩具,組織小課堂活動,進行針對個人的捐助等。後來,我們發現,這些散點式的捐助活動很難形成一個長效機制,我們就把公益活動進行聚集。

中倫公益基金會是一個由律師事務所發起的公益基金會,律所從事法律活動、法律工作,所以我們首先將公益聚焦到公益法律教育中。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中倫從2011年開始,在高校法學院最初開展公益助學項目,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壯大,範圍已經擴大到全國15所高校法學院,形式延伸到不僅在國內資助家境貧困的學子完成法學學業,還在中國政法大學設立新生大禮包項目,使剛剛邁入法學院的學子感受來自律所的關懷;在中國海洋大學連續3年舉辦法律文書大賽,派資深合夥人現場指導促進法律學子提升專業技能;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四所高校開展海外遊學金項目,為貧困但成績優異的學子提供海外遊學機會開拓視野,資助法學院成績優異家境普通的優秀學生每年赴境外展開短期遊學交流,為推動我國的法治建設和教育帶來創新性和前瞻性;在華東政法大學設立海外留學金,資助家境貧寒成績優異的學子到國外攻讀LLM;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展了人大法律援助項目,資助人大法學院同學做法律援助志願服務;在北京大學開展北大法律診所項目,北大知識產權項目,提升法學院學生的業務技能…等等等等。

中倫多年來在國內各大高校法學院設立了數十個公益項目,國內法學院學生通過這些公益實踐活動樹立了法治意識的旗幟與標杆。有很多的同學通過我們開展的高校公益活動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法治中國夢想,他們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我們中倫人,更為未來順利踏入律界工作增添了一份保障。這也正是中倫公益法律教育的意義所在。

律師公益從“做”到“如何做”

需要更多的探索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國的企業公益事業其實還是根植於傳統文化,與西方相比,這是優勢,同時也是我們的侷限所在。隨著對公益理念的不斷實踐,越來越多投身公益的律師和律所意識到,公益不僅在於做,更在於如何做。在《2019胡潤慈善榜》公佈的數據中可以看到,很多的企業家青睞通過直接參與項目來做慈善也印證了這點。而放眼中倫律師事務所及我們的三百多合夥人,在“如何做公益”方面也不斷的進行有益嘗試。

2015年,中倫為支持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改善當地法律援助環境,促進當地法律援助工作發展,捐建越西縣司法局法律援助接待大廳。法援大廳總面積為114.08平方米,已於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中倫與深圳國際公益學院、中國公益研究院簽訂常年法律服務協議,同年,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簽訂合作備忘錄,中倫合夥人組成的法律顧問團隊,為上述機構提供全程法律顧問服務支持。

2017年,中倫與最高法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簽訂合作協議,支持法制影視劇《陽光下的法庭》的製作,宣傳司法改革、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官與律師正面形象。

同年,中倫與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合作《環境公益訴訟觀察報告2016年卷》正式發佈,為環境公益訴訟實踐、研究和具體制度的完善提供參考,同時梳理2016年環境公益訴訟概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完善的建議。

2019年,開展“中倫法律進校園”系列普法活動,讓我們的律師走進校園,親身進行法律宣講。我們還曾經與佟主任的致誠所聯合推出了“公益律師培養計劃”,還有的律師還參與2016年頒佈的《慈善法》的修訂工作,連續兩年參與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會發起的“西部律師研修計劃”等等。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做公益要堅持“六化”

也要有取捨

我們在如何做公益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一個公益項目的成功,不僅需要公益理念指引,更需要一系列規劃作為基礎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公益,把公益做得專業。

我們對如何在律師行業做公益進行了探討。首先,從理論上來說,要與國家的大政方針相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一系列表述彰顯了慈善事業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指明瞭新目標的同時,更是給慈善組織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作為一家肩負社會責任的律所,也應當按照黨和國家的要求完善我們事務所的公益運營體系。首先,為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機制提供理論依據,為律所公益性發展水平和發揮狀況提供科學評價衡量標準。其次,通過結果運用,律所可以將項目篩選、資金募捐和投入、項目運營,後期管理等方面成本進行統籌,更高效的完成公益項目。

第三,不斷總結提升,可為修正和強化事務所的公益項目管理,為律所進行公益探討一種可行的模式。在進行項目篩選的時候,雖然有很多項目,但一定要選擇好方向,做我們精深的事情和有可行性的事情,做未來能提供持續服務的項目。

對於公益法律教育項目,就可以從受助方入學開始,為其提供各方面幫扶,直至其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律師事務所持續幫助一些有需求、有理想的人,可以為律師行業不斷輸入新鮮血液,並將公益思想傳承下去。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做公益的時候並不是每個項目都要做,而是要進行一些考量,把每分錢都用到最合理的地方,對捐助者負責。

所以,我們會對每個項目怎樣花錢做一些考量,決定項目的時候,我們最看中的是集體合議法,不厭其煩地篩選每個項目,把每個項目合理性、必要性和前瞻性,以及對中倫律師事務所公益事業的影響列出來,把項目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統計出來,由25人組成的理事會進行討論。

例如這次疫情期間,我們對湖北設立了三個公益項目,出資485萬元,第一個是對三個定點醫院進行捐助,第二個是對同行的關愛,第三個是對湖北的後續關愛,對於每個項目錢怎麼花,分配多少,我們都是通過理事會來決定。大家充分發表意見,最後通過少數服從多數這種民主方式進行界定,以便在項目的決定和資金的使用上得到廣泛支持,求得一個最大公約數。

中倫律師事務所這些年來對一些公益項目的不斷挖掘和對內部管理方式的總結,得到了社會的肯定,獲得了一些社會榮譽。我們相信,在專業公益理念的推動下,我們會用更多公益項目回饋社會。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謝謝!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沒法不愛》中倫篇

“言中倫、行中慮”是中倫律師事務所名字的由來,中國儒家文化的君子擔當也蘊含其中。作為中國第一家正式註冊的律所公益基金,中倫公益基金成立十年來,堅持初心,像做專業服務一樣專業做公益。公開透明、高效規範的管理運營機制,使基金會所運作項目落到實處,出色完成了公益法學教育、公益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公益環境保護、公益醫療救助等一系列重大公益項目,為社會治理和行業發展提供專業支持。修身見於世,澤加於民,達則兼濟天下,中倫人無愧於大所擔當。

——推薦語

設立公益基金“滾雪球”

推動公益項目

中倫2010年度第一次合夥人會議上,全體合夥人一致通過並做出決定,設立中倫公益基金。合夥人及律師、工作人員積極響應並廣泛參與,各地辦公室先後舉行多場公益基金募捐活動。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倫人參與到公益事業當中,中倫公益基金捐贈的項目、領域數量也持續增加,公益基金項目均持續運作,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2014年5月,中倫公益基金會正式於民政部門註冊成立,發揮律界領頭雁的專業性和影響力,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和資源共同投身到公益事業中。2017年,中倫公益基金會被認定為慈善組織,為全體中倫人搭建了表達愛心、提供公益服務的優質平臺。目前,中倫公益基金會由17位理事和3位監事組成理事會與監事會,理事及監事由來自中倫律師事務所各辦公室的合夥人擔任,廣泛參與基金會日常管理工作。5個理事工作組各自及交叉完成基金會的管理工作,保證了基金會高效、穩定、全面的發展。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公開透明、高效規範的管理運營機制,使基金會所運作項目落到實處,出色完成了助學、醫療援助、支援基礎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公益項目。迄今為止,該基金會已經發起並持續運作了“中倫公益基金法律援助項目”“中倫高校公益項目”等多個公益項目,在不同領域為社會公益事業作出了貢獻。2014年開始,中倫公益基金會與SEE基金會合作,積極參與和開展各項環保活動,如SEE基金會治沙項目、“一億棵梭梭樹”項目、參加當代企業家環保公益之路論壇等,通過與SEE基金會的合作,中倫公益基金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遺餘力地支持環境保護公益事業。2016年5月,中倫律師事務所、中倫公益基金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簽訂合作備忘錄,中倫律師事務所將擔任WWF在中國地區的獨家常年法律顧問,為WWF在中國的機構設置與管理、品牌管理和項目實施等提供相關公益法律服務。

在上海市法學會、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和律新社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公益法律服務高峰論壇暨2018律界公益榜單頒獎活動中,中倫公益基金不負眾望,將“2018年度十大公益法律服務獎”收入囊中。

深刻理解公益

才能做好公益

“在事務所內部,我曾開玩笑地說,我可以不當律所管委,可以不當執行主任,但我一定要爭當公益基金的理事長。”中倫律師事務所權益合夥人、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喬文駿一談到中倫公益基金,就有一種當仁不讓的“霸道”。

作為中倫公益基金會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喬文駿律師在首屆律界公益榜單發佈論壇上,解釋了建立基金會的初衷:熱心執著於公益,不僅是受了父母的影響,也是在律師執業中產生的反思,對律師的職業屬性和對做公益慈善使命的理解不斷加深。

在家庭方面,喬文駿的母親過生日時向每位孩子收了1萬元壽禮,卻全部捐出去,在本地搞了一場鄉村老人門球大賽;又主動發起大家集資修路,避免更多人在路上出車禍,換來一方安寧。這些事都深深地影響到喬文駿。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在工作上,中倫是個綜合性的大所,各業務領域發展勢頭持續增強,房地產、資本市場、爭議解決、資產證券化等傳統優勢業務繼續引領潮流;知識產權、科技電信互聯網業務捷報頻傳;“一帶一路”、財富規劃、合規、環境、能源等新興業務初現崢嶸。一些客戶這樣評價中倫:你們是為“人民幣”服務的,不是為人民服務的。這讓喬文駿備受刺激。很多企業家和客戶朋友會邀請合夥人去參加他們設立的慈善公益組織舉辦的慈善晚會和各類公益活動。企業家們不僅把企業做好了,更投入自己的心力和財力,去組建企業的公益基金,包括耳熟能詳的騰訊公益基金、阿里巴巴公益基金、阿拉善SEE基金會和紅樹林公益基金會等。這讓喬文駿備受震動。

那些企業家能做慈善公益、履行社會責任的事情,律師為什麼不能做?“在行業裡,除了要把律所的規模和品牌做上去,還應在社會責任踐行和慈善公益事業上把更多律師組織起來,做志願者和捐贈者!把更多合夥人的捐資和專業學養匯聚起來,去做一些對社會對百姓有更大影響力和好處的事!”

這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得到了中倫合夥人的一致認同,共同發起並支持中倫公益基金會順利組建。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作為律師,儘管成立了公益基金,但不可能與企業家比拼財力,律師做公益還是要發揮自身專業特長。過去,中倫公益基金會也做過很多捐款、濟弱扶貧、救死扶傷的慈善事,後來慢慢地做減法,轉向做最熟悉的弘揚法治、宣揚法治、做法律的宣傳、做法律的援助服務。

經過多年公益實踐,中倫人深深感到,除了賺錢之外,律師還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律師這個職業的天性不是經濟屬性,而是社會屬性,要把律師這個職業的社會屬性放大!

作為中倫公益基金的代表,喬文駿被派去全國最早的民間公益環保團體 “阿拉善生態協會”支持環保公益事業。在這個協會里,有王石、馮侖、潘石屹等聲望卓著的企業界大佬,每個人都是意見領袖,每個人對章程、對民主權利、對憲政體制都有各自的觀點和說法。但對於如何統一,他們都願意聽律師的。第二年,喬文駿就被選為阿拉善生態協會的章程委員會主席,並把這個組織十二年來沒有搞規範和系統化的協會章程進行了一次重大修改。開會表決時,不再允許任何會員有任何擅自的發言。最終,很順利地完成了這一歷史性的改制,以律師專業幫助阿拉善SEE所做的這次修改,對該組織的良性可持續發展及其所從事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種成就感,也更激勵了中倫律師更好地推進公益創新。

《環境公益訴訟觀察報告》:

用專業啟迪環保

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如何用專業數據喚醒更多人的環保意識,推動更多環保公益,中倫公益基金會設計了獨特的環保計劃。

環境公益訴訟越來越引發關注,為擴大環境公益訴訟社會影響力,引發更多領域關注環境公益訴訟的基本情況,中倫公益基金會聯合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合作出版了《環境公益訴訟觀察報告》。《環境公益訴訟觀察報告》梳理和總結自新環保法實施後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彙總資料、總結經驗,並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為環境公益訴訟實踐、研究和具體制度的完善提供參考,為環境公益訴訟相關領域工作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中倫公益基金於 2010年8月在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科爾沁沙漠設立“中倫環保示範區”,用於治理日益嚴重的荒漠化土地,並通過種植山葡萄及釀造中倫公益紅酒為示範區長期可循環發展創造條件。在2018 年的“99 公益日”中,中倫公益基金會和騰訊公益共同為“一億棵梭梭”項目配捐。中倫公益基金會累計配捐 10 萬元,帶動近2000人參與“指尖公益”,募集善款近14萬元,共同守護沙漠綠洲。積小愛,成大愛,面對被嚴重破壞的植被和步步逼近的荒漠,中倫人始終以時不我待的公益使命感和環保的緊迫感,用團結一致的鬥志擊退荒漠的無情蔓延。

2018 年 3 月,中倫受邀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中倫公益基金會監事姜喆律師出席本次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公益機構“一個地球”,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中倫公益基金會理事喬文駿律師、郭克軍律師、葛永彬律師、鄧福榮律師、樊曉娟律師等組成的中國法律顧問團隊,連續多年為 WWF 提供全程法律顧問服務支持,將中國律所的公益精神與國際接軌,全面提升公益視野。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聯合更多行業公益力量

獨善善,不如眾善善。

2015年,中倫會同浦東新區的青年律師聯合會和女律師聯誼會,發起和組織開展“律師進校園”的法制宣傳公益活動,中倫人發現光靠一個律所的力量是薄弱和有限的,要推動和支持整個律師行業,讓行業法治意識提升,把法治意識、法律知識傳播到下一代,做到法治從娃娃抓起!

中倫聯合浦東新區的青年(女)律師,在整個浦東的中小學做公益法律宣傳,剛入行的青年(女)律師收入薄、案源也少,本身在業務鍛鍊上就需要歷練的機會,他們也有時間和有專業知識。中倫認為,這樣的活動可以如星星之火,如果有更多的律所、更多律師公益基金一起來響應和聯合支持,那麼弘揚法治之勢就可燎原,中國法治建設的路可以走得更寬更快。

在中倫律師事務所強大的平臺支持下,將律所專業優勢與社會公益有效結合,持續支持參與了多個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公益項目。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中倫是國內第一批派遣經過培訓的律師到西藏無律師縣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的律所,如果律師吃不消,就再換一位接上去援助。中倫也曾與致誠公益團隊合作,系統培訓中國有志於做公益法律援助的律師,到全國各地需要公益法律援助的地方去提供專業服務。

中倫律師事務所連續兩屆積極參與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會發起的“西部律師研修計劃”,對內蒙古、廣西、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省(區)的律師開展進修培訓。

中倫為學員安排了相關領域專業的合夥人進行親身傳教,精心研修內容設置,並提供精準的研修質量保障和到位的組織管理保障,使本期西部律師結業時學有所獲。首期“西部律師研修計劃”研修班圓滿結束時,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讚譽道:“西部律師研修計劃的開展,是首都司法行政和首都律師行業以實際行動支持西部發展的典範。”內蒙古自治區律師協會會長巴布表示,西部律師研修計劃滿足了西部律師期盼好的學習機會、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夢想和需求。

為支持中國司法改革、促進法治宣傳並弘揚法治精神,推動國家法治進程建設及普法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拍攝了《陽光下的法庭》法治題材的影視劇,中倫公益基金會給予了大力支持。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在扶持幫助行業發展、普法助困等方面,中倫公益基金會積極推進高校法學教育發展、推動地區法律資源配置優化、積極參與普法行動。與國內主要的法學院校開展了各種公益法律項目。其中“中倫助學金”覆蓋全國15所高校,幫助家境貧困的學子完成學業。除此之外,在中國海洋大學連續3年舉辦法律文書大賽;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四所高校聯合開展了中倫海外遊學金項目,為貧困但成績優異的學子提供海外遊學機會開拓視野;在華東政法大學設立海外留學金,資助家境貧寒成績優異的學子到國外攻讀JD或LLM;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展了人大法律援助項目,資助人大法學院同學做志願服務;在北京大學開展北大法律診所項目、北大知識產權項目,提升法學院學生的業務技能……中倫多年來在國內各大高校法學院設立了數十個公益項目,而國內法學院學生通過這些公益實踐活動樹立了法治意識的旗幟與標杆,有很多的同學通過中倫開展的高校公益活動堅定了自己的法治中國夢想。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在社會領域,由中倫公益基金會出資捐建的四川越西縣法律援助中心落成使用。中倫律師事務所連續三年舉辦“健行美好 為愛而走”公益健步走活動,並將總步數兌換的善款悉數捐贈給北京市的民工子弟小學,為他們捐建了多媒體圖書室,併購置了體育用品、學習用品等,中倫人行走的愛心煥發出煦日般的溫暖。

談及法律人參與公益事業的優勢,喬文駿律師認為,“法律人因其執業領域的特殊性,有很大機會直面社會生產、生活中的種種矛盾和問題,會對社會發展有更深層次的思考,產生參與公益的熱情。法律人參與公益的專業優勢,不僅可以為公益注入一股強有力的推動力量,更可以在制度籌劃、風險防範、權益維護等方面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優秀的律所更在乎公益事業,公益事業的踐行是一家優秀律所成長的精神底色。專業、專注、篤行——這是中倫公益人身上的獨特印記,也讓我們對中倫公益事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律所簡介

中倫律師事務所創立於1993年,業已成長為擁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成都、重慶、青島、杭州、南京、東京、香港、倫敦、紐約、洛杉磯和舊金山16家辦公室的國內領先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作為世界律師聯盟(WLG)唯一的中國成員律所,中倫與100多個國家/地區的190多個律師事務所建立了多元化、深層次的同步服務合作平臺。

作為多年蟬聯《錢伯斯亞太》最多業務領域推薦和最多律師推薦的中國律師事務所,每天,中倫全球16家辦公室、2000餘名專業人員與世界各地的客戶同頻共振,為其提供獨到的商業見解和與眾不同的客戶體驗,在日益複雜的各地區環境中把握商機並降低風險。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百年不遇的疫情中,記錄你的足跡!

為了更好地記錄和傳承此次疫情下的公益精神,留下歷史印記,律新社特此推出《2020中國律界抗疫公益報告珍藏版》以及《硬核之戰——中國律界抗疫公益紀實》出版計劃,特向全國律師服務業相關的機構徵集相關書稿。

律所如何像做專業一樣做公益?這家律所給出“標準答案”

責任編輯:Jessica | 版面編輯: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