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為了保護野生獵鷹,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將一些獵鷹卵帶回基地孵化,然而這些鳥孵化後,對同類不感興趣,反而把飼養員當成了同類。
等到這批鳥性成熟後,麻煩就來了,飼養員發現它們對自己的同類並不感興趣,反而對飼養員經常做出繁殖的動作。
為了幫助獵鷹繁衍,獵鷹的保護主義者發明了一款帽子,該帽子可以收集雄鳥的生殖細胞,然後再將這些生殖細胞注入到雌鳥體內,完成人工授精。
在該款帽子的作用下,飼養員成功繁殖了大量的獵鷹,在2016年,飼養員們還將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6000多隻獵鷹放飛。
印隨行為
我們人類在選擇配偶時,可能會有多個標準,比如:外表,學歷,身高等,儘管有這麼多標準,然而最重要的標準是:同屬於人類。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是因為我們把人類當成是同類,這句話看著有點像廢話,但是有一些動物,並不能把自己的同類當成是同類。
小鴨子在剛出生後,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可移動生物,那麼它可能會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母親,並尾隨對方。
科學家梅爾為了做實驗,孵化了12只斑頭雁,這些斑頭雁把她當作媽媽,每天都形影不離地跟著她。
這種行為叫做印隨行為,一般發生在動物幼崽時期。澳大利動物行為學專家介紹說,印隨行為是新生物學習的重要形式,它可是使沒有自衛能力的動物緊緊跟隨在自己父母身邊,從而獲得食物和保護。
而且,印隨行為是終身不可逆行為,一旦動物認別的生物為母親之後,即使成年之後仍然會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母親。
印隨行為的存在,會加強生物對自我的認知,甚至能影響到它們的擇偶觀。比如:在本種族長大的幼崽,長大後會把本種族的生物當成是自己的同類,即使擇偶也會在同類中選擇。
但如果幼崽剛出生正在建立印隨行為時,接觸的不是自己的母親,那麼它們有可能把別的生物當成是母親,從而把自己當成是別的生物。
當生物長大後到了擇偶期時,它們會更傾向於“母親”的種族。比如:在雲南野生動物園中,園中的鹿和綿羊是一起散養的,其中有一隻公羊一直跟著鹿的後面,但對自己的同類不感興趣。公羊甚至把鹿當作是配偶。這種跨物種的行為,生物學上被稱為性印記。
跨物種的愛情
《Nature》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關於動物跨物種愛情的影響因素。
該文章介紹說,在之前科學家認為動物不會進行雜交,是因為它們對繁衍有著特定的標準,比如:貓科動物的雄性擁有倒刺,這些倒刺可以刺激雌性貓科動物的大腦,讓其排卵,從而完成繁衍。
(貓的舌頭也長有倒刺)
然而根據作者對果蠅研究發現, 控制不同果蠅物種間繁衍選擇的是果蠅大腦深處的一小群神經元。
這種神經元能夠控制性欲以及抑制性慾,當該生物受到外界的刺激時,該生物就會表現出對應的反應,即:繁衍or不繁衍。
由於該文章研究的對象是果蠅,不是哺乳動物,因此哺乳動物是否也是如此,暫時還不得而知。
但我們知道的是,雖然獵鷹會把人類當成同類,但是當工作人員將收集到的雄性生殖細胞通過注射器,注射到雌性的體內時,需要一隻手覆蓋在雌性的身上,用來模擬雄性的體重,從而讓雌性明白自己正在繁衍,此時受孕率才會提高。
總結
根據研究發現,印隨行為過程最早在生物孵化後1小時發生,然而在孵化後12-17小時是最為強烈時期,一般過了32小時將不會再發生印隨行為。所以家裡有寵物出生後,要儘量讓幼崽和母親待在一起。
印隨行為不僅包括生物,還會發生在非生物之間,比如:戀物癖的人,可能就對物品產生了印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