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無能的人,越愛挑剔別人的錯”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無能之人,可能把自己的無能(通常是自己不接納的那部分)外投給他人譬如自己的下屬、親人或看重的晚輩,表現為挑剔別人。父母對子女的不寬容或責備,就是一個例證。但是,無能之人並非一定如此,也可能表現為盲目崇拜、聽信他人,或自卑退縮。而且,挑剔他人者也並非一定是無能之人,因為這是個人格類型問題:愛挑剔是偏執型和自戀型個體的人格特點之一,前者總覺得錯在對方而自己真理在握,後者總是鄙視或小看他人,除非對方喜歡、崇拜他/她,否則他們以藐視或看低他人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強迫型(完美型)人格也有愛挑剔之嫌疑,不過他們主要是對自己很挑剔,對他人偶會表現出要求嚴格或近乎苛刻。[機智]


南島心理


中肯


突發應急


“越無能的人,越愛挑剔別人的錯”,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謝謝推薦

首先肯定:認同!

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無能”的人因為無能,且又不願意費神去學習或費力去進步,但又要活下來,且還要活出一點精彩來,那麼現實社會里又哪裡來條件進行滿足呢?唯一一條路就是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了。如何利用,看看下面這幾點何許會明白一些(觀點只適合企業內部的人際關係):

一、佔領能力的制高點。只有不斷的挑剔別人的錯,才會顯示出自己多才多藝,博學多才;

二、佔領輿論的制高點。當挑剔別人成為了一種固執的習慣,別人也就怕了他,於是,大家都不願意得罪,而他卻成了這個圈子的最多的一種聲音;

三、佔領隱蔽的制高點,挑剔別人的目的,除顯示自己的才幹以外,還可以有效地實現隱藏自己無能的缺陷,有點禿頭護頭的感覺;

四、佔領人際關係的制高點,和領導保持著“融洽”的上下級關係,這個時候出現“指鹿為馬”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

五、佔領道德的制高點,作出許許多多“種了別人的田,慌了自家的地”事來(實際上別人的田不會是他種的,他只是在旁挑剔,而自己的地確實是慌了),有意展現出大公無私的一面,不管你怎麼認為,他無所謂,說不定什麼時候可以作為一種為公的精神在圈子內頌揚,還有也可能由此帶來意想不到的利益。

說到這裡,我想題中的為什麼基本應該說清楚了,他這種“無能”,其實是“太能”了,一般有點道德底線的人,絕對學不到。他的“無能”中其實也有“有能”,只是把這種“有能”用錯了地方。你以為你專門挑剔別人,你就能在這個圈子裡成活?即挑剔又成活就是這種“無能”的人的本事,因為他是把“無能”當做事業來經營,他就有了“無能”的經驗了。

個人觀點,不對之處請指正。謝謝你的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