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德州一集體、五個人入選全國五老關愛行動先進典型

(全國優秀兒童之家)

(“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

4月14日,記者從市關工委獲悉,全國“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表彰名單公佈。其中,我市寧津縣寧城街道康寧社區婦女兒童家園榮獲“全國優秀兒童之家”稱號。德州永盛齋扒雞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儒子、山東沃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中華、夏津縣雙廟鎮範樓村黨支部書記杜海霞、山東鳴盛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猛、齊河縣個體戶王振獲評“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

據瞭解,“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是中國關工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旨在到2019年底培養出10個全國關心下一代幫扶工作品牌,培育100個全國優秀兒童之家,在貧困地區培養1000名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青年人才(簡稱“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幫助10000名困境少年解決實際困難。

“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開展過程中,全國關工委系統湧現出一批工作紮實、成績突出、社會評價高、引領作用好的工作品牌和先進典型。為進一步發揮典型的示範作用,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創新發展,中國關工委經研究,確定並公佈了表彰名單。

全國“五老關愛行動”先進集體“花”落德州

四年關懷,寧津縣康寧社區婦女兒童家園惠及5110個家庭


4月14日,記者從市關工委獲悉,為充分展示各地關工委在“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進一步發揮典型的示範作用,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創新發展,中國關工委經研究,確定並公佈了10個全國關心下一代幫扶工作品牌,100個全國優秀兒童之家,1000名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以下簡稱“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和14個優秀組織。


其中,德州市寧津縣寧城街道康寧社區婦女兒童家園榮獲“全國優秀兒童之家”稱號,我市劉儒子、劉中華、杜海霞、王猛、王振上榜“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名單。


“五老”隊伍搭起社區關愛平臺


2015年,寧津縣寧城街道康寧社區對原有關工委組織進行了完善,對“五老”隊伍進行了充實,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為關工委主任,團委書記擔任辦公室主任的社區關工委組織,並吸收社區內的老教師、老專家、老戰士等“五老”資源,組建了一支由15人組成的“五老”隊伍。關工委辦公室常設婦女兒童家園,定期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成長讀書會、心理輔導等多項活動,並組織五老對青少年開展紅色教育、法治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


在寧津縣和寧城街道關工委的幫助和指導下,康寧社區婦女兒童家園於2015年11月正式投入運行,對社區青少年全天候開放。社區依託婦女兒童家園構建留守兒童關愛平臺,建立了“四點半學校”,室內配有圖書角、電腦、電子琴、電視機、投影儀等,環境溫馨。


“四點半學校”成為學生第二課堂


每年四月至十一月份,週一至週五下午放學後,孩子們便來到“四點半學校”。不僅有專門的“五老”和志願教師輔導作業,還定期聘請專家、大學生村官來授課,為孩子們講解法律知識、安全教育等知識等,吸引了很多孩子參加。


崔金英作為康寧社區的“五老”志願者,義務擔任“四點半學校”的輔導員,每天學校放學後,她就按時來到“四點半學校”給孩子檢查作業,並給孩子們講解《弟子規》、《二十四孝》等傳統文化課。


她細心、耐心製作各種課件,利用投影儀把尊老愛幼的動漫人物故事,講得更生動、有趣、易懂,讓孩子們能實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為了鼓勵孩子們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崔金英組織所有的父母建立了一個微信閱讀群,孩子們回家後,用語音形式爭相在群裡閱讀,這樣既能相互督促學習,又能杜絕孩子們玩手機。經過近三年的堅持,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同時又融洽了親子關係,讓孩子們把“四點半學校”當成了快樂成長的樂園。


公益服務拓展惠及更多家庭


“四點半學校”的建立解決了家長下班時間與孩子放學時間不同步,孩子放學後無人看管的難題。為了讓更多居民受益,社區擴大了學生的招收範圍,只要居住就近、有意願的學生都可以參加。這一規定的實施,惠及周圍18個居民小區、5110個家庭。


2018年12月,在寧津縣和寧城街道關工委的協調下,康寧社區婦女兒童家園與德州市丘山社會服務中心對接,開展“婦女兒童家園+”建設項目,每月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理減壓等培訓,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思想認識,融洽了家庭關係。


通過康寧社區婦女兒童家園的努力,社區孩子們不但開闊了視野,還培養了學習興趣,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性格也更加開朗,得到了家長的一致認可和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