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個無紙幣國家,數字時代來臨

不少群裡有人發農行內部測試央行數字貨幣DCEP圖,很多人說圖是p的。

很多媒體都給了頭條位置放這個消息,也包括VOV。後來被證實此事是真的。

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個無紙幣國家,數字時代來臨


其實就算不是p的也沒關係,數字時代已經來臨,DCEP早晚都是要發行的。

去年就網傳DCEP技術方面已經完善,今年3月底正式發行。

今天一早就很多人討論這事兒。

一部分幣圈人對金融的淺薄認知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深深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

玩區塊鏈不懂點金融,跟玩比特幣沒看過比特幣白皮書一樣,都是不合邏輯的,應該拉出去暴打。

我總覺得早期入局區塊鏈的人普遍有眼光,尤其幣民,懂翻牆,懂k線,懂合約,懂投資(雖然賠錢的時候更多)還要懂運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也知道掙錢。

牛逼哄哄有木有?

我自己認為,幣民是值得尊敬的,因為他們是拿自己的錢投資,盈虧自負。

繼續說DCEP,2019年消息剛出來的時候我就採訪過好幾位區塊鏈業內的專家,包括技術和金融專家。

DCEP本質上是法幣的數字化。主要解決的是M0的問題。

從國家層面講,法幣數字化是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步驟。

從傳統金融講,傳統貨幣體系是央行發行紙幣,商業銀行發行信貸貨幣用來給企業做貸款。

現階段我國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M1 是狹義貨幣供應量, M2 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1 與 M2 之差是準貨幣。

M0=流通中現金,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

M1=M0加上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M2=M1加上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保證金。

M3=M2+具有高流動性的證券和其它資產。

M0流通中的現金量作為最窄意義上的貨幣。

M1反映了社會的直接購買能力,商品的供應量應和M1保持合適的比例關係,不然經濟會過熱或蕭條。

M2反映了現實的購買力,也反映了潛在的購買力,這是研究經濟生活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

目前我們所有的貸款都是通過央行發佈政策然後商業銀行落實,M0到M1採取了傳統的監管方式,M1到M2採取了大量的電子監管方式。

紙幣其實有很多問題。

更容易用於貪汙和灰色交易,很難追蹤。

一旦DCEP啟動,由於數據上鍊可追蹤,可以大大彌補紙幣在流通方面的缺陷,降低管控成本。

紙幣加DCEP等於人民幣總量,等到DCEP比重越大,相應紙幣的數量會降低,直到有一天徹底消失。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做到無紙幣國家。

數字貨幣一步步取代現鈔想更有利於政府大數據管控,實際上對老百姓生活沒啥影響。

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個無紙幣國家,數字時代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