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翻唱一直是演艺圈的一个常态,很多经久不衰的作品经过翻唱被赋予了新生命,重新爆发了燃点,作品和作者甚至翻唱者的高光时刻再次呈现。应该说翻唱是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在没有侵犯原唱作者版权的情况下是应该值得鼓励的。

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近期,肖战翻唱经典红色曲目《红梅赞》就引起了圈内不小的争论,各大平台讨论热度不减,究竟大家关注的是肖战本身呢?还是翻唱歌曲效果?可谓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其中,很多因素纠缠在里面,面对粉丝的期待值日益攀升,请不要用有色眼镜来对比翻唱和原唱,因为翻唱作品与原唱作品已经不是同一个性质的东西。就好比在不同层次背景下讨论同一个人是不公平一样。

这和读书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唱《红梅赞》就有一千个人不同的理解与心情。不是原唱和翻唱不能比较,只是各有千秋。

比较天然就会产生伤害

演唱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歌唱者用自己的技巧和表演方式去传达自己对于一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态度。即使是同一位演唱者,在不同时期,由于其本人的生活经历个人感悟和技能学习进程,对同一首歌的处理方式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比如很多50,60年代听到摇滚觉得是噪音,而60,70年代对饶舌不知所措,90后去听听民国时期的李香兰,白光估计要不屑一顾。

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再比方说,喜爱古典或者高雅音乐,按照节奏韵律欣赏分析乐曲乐章的人,估计没法去喜欢《你牛什么牛》,而许多唱着情情爱爱的非专业小朋友,可能听个德彪西就睡着了。唱功音色感情之类的比较对“我更喜欢”本身就没有意义。

梨润肺但我就喜欢苹果不喜欢梨,我吃苹果吃得高高兴兴的,干嘛非要和你讨论梨和苹果谁润肺……

我的爷爷奶奶是资深票友,很喜欢戏曲,很多次陪他们一起听戏的时候,他们总会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农村老太太听青衣唱戏,急得不行,说“有她唱一句的功夫,我已经掰好了三个苞谷了”。这个故事在鲁迅先生的《社戏》里似曾相识。

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其实以上种种说起来无非四个字“众口难调”,这个难调在于阅历、经历、时代、修养以及某种情感投射(偶像崇拜)的差异。归根结底,造成了比较天然产生伤害的后果。

公序良俗和秩序的威严

司法概念中常会引用一个名词叫做“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秩序和良俗都是向善的。而恰恰肖战演唱《红梅赞》,无论是翻唱的时间(疫情期间),还是翻唱的水准(挑战了人们所熟知的旋律)、翻唱曲目的选择(公序良俗中革命崇高的象征曲目)、翻唱给受众的影响,在一个错误的点位下接连违背了民众心理认可的公序良俗底线,而肖战的艺人身份又刚好挑起了人们对不良艺人或艺术圈阴暗面的不满情绪,最终在网络上形成了一场口水大战。

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很多正能量网友纠结的一点就是:“私底下谁都能唱,每个人都有资格唱,但是拿来控评洗地洗白拯救星途,那就是另一个性质的事了。唱红歌不应成为流量明星洗白差评的工具!”

肖战作为当红艺人,翻唱这首曲目究竟是出于喜爱还是真像某些人所说的“洗白差评”,我不是专业人士,不能妄下结论。但是红歌作为正能量凝聚力歌曲,要怀着敬畏之心去欣赏去发掘,绝不能成为流量刷屏的工具,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网民心中公序良俗和秩序威严的底线。

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这就是争先报春的红梅一般,傲雪欺霜、风骨卓然。是很多人心中不屈向上精神的象征。当听到这首歌的翻唱后,关注焦点自然会多。对于原唱和翻唱友好的交流讨论,相互交流这是允许的。但是绝不能容忍的就是对底线思维的挑战。

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对于青年积极弘扬向上正能量,我们应该宽容力挺;对于不怀好意攻击谩骂奋战在公益一线的网络“隐身人”,我们坚决声讨;对于公益方向偏差,大家一起发声纠偏,维护公序良俗和秩序正义!


肖战翻唱《红梅赞》,粉丝期待值攀升,翻唱和原唱可比性不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