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了布病再打疫苗還有用嗎?

手機用戶6136585804


預防措施

一、引進牛時須先調查疫情,不從流行布氏桿菌病的單位引進牛隻;還必須經過布氏桿菌病檢疫,證明無病才能引進。新引進的牛進入肉牛養殖場時隔離檢疫一個月,經結核菌素和布氏桿菌病血清凝集試驗,都呈陰性反應,才能轉入健康牛群。

二、認真管好牲畜、糞便和水源。發現流產母牛要立即隔離,對流產胎兒、胎衣及羊水等汙物都要嚴密消毒。

三、對種公牛。牛每年進行兩次定期檢疫,檢出的陽性牛要隔離飼養或交商業部門收購處理;陽性種公牛要淘汰,以便控制傳染源,逐步淨化。

牛多妊後6-8月流產,有分娩兆,陰道流灰白或棕紅惡臭液

四、認真落實以免疫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逐步控制和消滅布氏桿菌病。免疫可用布氏桿菌19號菌苗或布氏桿菌豬型二號菌苗。19號菌苗用皮下注射法免疫,5-8個月齡時注射一次,必要時在18-20個月齡時,即第一次配種前再注射一次,以後根據牛群布氏桿菌病流行情況,決定是否注射。對牛的免疫力六年內沒有顯著變化。但是懷孕的牛不能注射。豬型二號菌苗適於口服接種,口服不受懷孕限制,可以在配種前1-2個月進行,也可以在孕期使用。每年服用豬型二號菌苗一次。對山羊和豬可以用注射法免疫,但對牛不能用這種疫苗注射。

五、患病的牛產犢後,立即將犢牛和其他的犢牛分開,單獨餵養,在5-9個月內進行兩次血清凝集試驗,陰性者可以注射19號菌苗或口服豬型二號菌苗,以培養健康牛。

預防護理

應採取以家畜預防接種為中心的綜合措施。

1.控制傳染源

對家畜可採取“定期檢疫”、“屠宰病畜”、“病健畜分群放牧”、“菌苗免疫”等方法。菌苗免疫的效果很好。

產出發育較完全的死胎或弱胎,弱胎常在生後不僅死亡

2.切斷傳播途徑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1)牲畜流產物的處理:流產物應深埋,汙染場地嚴格消毒。

(2)畜產品的處理:乳類及乳製品消毒(巴斯德消毒或煮沸)。毛皮消毒(自然存放1~5個月、日曬、化學消毒、60Coγ照射等)。肉類要熟食。

流產胎兒的各種病變

(3)家畜糞便要經無害化處理後用做肥料及燃料。要保護水源,防止被患者及病畜的排洩物所汙染。

(4)做好個人防護,特別是職業人群的防護:接觸病畜時,應著防護裝備:工作服、口罩、帽子、圍裙、乳膠或線手套和膠鞋等。工作後要用消毒水或肥皂水洗手,工作期間不吃東西,飯前洗手等。

發育不全的胎兒,全身腫脹有出血斑,較早的為木乃伊

胎衣滯留和子宮內膜炎,流出胎盤水腫,子葉出血壞死

睪丸炎、附睪炎,實質化膿壞死灶(1),鞘膜囊積液(2)

牛布氏桿菌病病理變化

人感染布氏桿菌病的過程

病原

布氏桿菌共分為牛、羊、豬、沙林鼠、綿羊和犬布氏桿菌六種。在我國發現的主要為前三種。布氏桿菌為細小的短桿狀或球杆狀,不產生芽胞,蘭氏染色陰性的桿菌。布氏桿菌對熱敏感,70℃10分鐘即可死亡;陽光直射1小時死亡;在腐敗病料中迅速失去活力;一般常用消毒藥都能很快將其殺死。

2流行特點

自然病例主要見於牛、山羊、綿羊和豬。母畜較公畜易感,成年家畜較幼畜易感。病畜是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該菌存在於流產胎兒、胎衣、羊水、流產母畜的陰道分泌物及公畜的精液內,多經接觸流產時的排出物及乳汁或交配而傳播。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區常使大批妊娠母牛流產;老疫區流產減少,但關節炎、子宮內膜炎、胎衣不下、屢配不孕、睪丸炎等逐漸增多。

3臨床症狀本病潛伏期為 l 個月至 1 年,多數病牛呈現隱性感染,臨床症狀不明顯,部分患牛發生關節炎、黏液囊炎、淋巴結炎、關節腫痛、跛行或臥地不起,膝關節和腕關節最常受侵害。母牛懷孕 5 ~ 8 個月後發生流產,胎兒多為死胎或弱胎,流產後常發生胎衣滯留,並伴發子宮內膜炎甚至子宮積膿而成為不孕症,有的發生乳房炎。公牛因睪丸腫大,觸摸時有疼痛。

4診斷方法

除布式桿菌病外,引起流產的還有沙門氏桿菌、滴蟲和弧菌感染,一般情況下,畜群中有多數發生流產並有與本章節所述相同的臨床症狀時,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時,必須進行一系列實驗室綜合診斷。

布氏桿菌病實驗室通常採用血清學檢驗進行確診。初篩試驗一般採用動物布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正式試驗用動物布病試管凝集試驗。虎紅平板凝集試驗主要是利用被檢奶牛的血清與虎紅平板抗原混和,歡迎關注:高效養牛,微信公眾號。反應後根據凝集程度判定結果。若出現凝集現象,就可以判斷是布病陽性。如果是陽性,就要通過試管凝集試驗進一步確認。

1、流產後伴發子宮內膜炎或胎衣不下的病畜,經剝離後,用 0.1% 高錳酸鉀液沖洗子宮。每天 1 次,連續 3 天,以後隔天洗 1 次,直到陰道無分泌物流出為止。

2、用青黴素、鏈黴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嘧啶鈉、硫磺 -5- 甲氧嘧啶等藥物,進行肌肉注射治療。

6預防措施

1、建立健康群。每年用凝集反應和變態反應進行 2 次檢疫後,結果陰性者歸入健康群。

2、 產後犢牛要立即與病母牛分開,但在隔離站可喂母牛初乳 5 天左右,在 5 ~ 9 月齡時各檢疫 1 次, 2 次檢查都為陰性時,注射布氏桿菌 19 號苗後,歸入健康群。

3、病牛群經加強飼養管理,畜舍定期消毒後,經 2 ~ 3 年,約 50% 的病牛可痊癒,康復標準為經 2 次檢疫均為陰性。經隔離、消毒後併入健康群。

4、此病為人畜共患,搞好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必須用消毒水洗手臂,做好防護工作。

5、 在布氏桿菌病發生地區,每年要用布氏桿菌 19 號苗定期進行預防注射。


北漂果果生活日記


牛得布病再打疫苗沒有用。一是疫苗的抗體機制對患病牛作用甚少,更多地是靠藥物對症治療。二是我國牛布病防控分區域,一二類地區牛不得私自打布病疫苗,得布病的牛要進行撲殺處理。三是打疫苗是防疫作用,提倡早免疫,以便產生抗體對抗高感染期。


獸醫真灼看法


您好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布病。布病全稱布魯氏桿菌病。可人畜共患。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正常來說,牛六個月的時候開始接種布氏桿菌疫苗,到18月的時候再接種一次。免疫效果能持續幾年。而您的牛已經得了布氏桿菌病了,再接種就不會有任何效果。應該立刻採取治療措施,徹底清理牛舍,加強消毒工作。以防止傳染給其它的牛或是人。

對於布氏桿菌病的治療,一般是採用抗生素治療,四環素類抗生素,並用鏈黴素治療,利福平,並用強力黴素治療。磺胺治療。最好是對症下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的到您。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