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還記得“刷新聞賺現金”的廣告嗎?每天只需刷刷新聞,轉轉好友,就能獲得一筆不菲收入提現進賬。沒錯,正是出於“趣頭條”之手。


實際上,作為中概股的明星企業,趣頭條(QTT.US)有著多個光環:“移動內容聚合第一股”、“下沉三巨頭之一”、“創最快上市紀錄”等等。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後,竟是業績的連年虧損和不堪的廣告亂象......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廣告亂象被扒下底褲 股價大跌23%


7月16日,受疫情影響的央視2020年“3·15”晚會姍姍來遲,但所爆之料不亞於往年任何一期。其中,趣頭條因廣告亂象問題遭到“當頭一棒”。


晚會指出,趣頭條平臺廣告暗藏貓膩,屢現違規廣告,虛假廣告甚至已成為黑產業鏈。在“趣頭條”上,充斥著許多虛假宣傳療效的廣告。通過自稱是趣頭條的廣告核心授權代理商,一些虛假廣告可以輕而易舉地登上了趣頭條......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此外,一些“邊玩手機邊賺錢”的廣告在趣頭條平臺頻頻出現,背後卻是購買彩票和非法賭博的產業鏈。


據瞭解,趣頭條主要以娛樂八卦、歷史趣聞、養生雞湯文等軟性資訊為主,娛樂性強,閱讀門檻較低。在此次315曝光的廣告亂象中,發佈者通過誇張的標題,將廣告偽裝成生活、娛樂資訊,但很多內容卻是虛假廣告。


比如,減肥類廣告:“用它輕鬆瘦到90斤”,“快速減肥、月瘦30斤、永不反彈”;成人產品類廣告:“比偉哥還好使,一粒恢復男人本色”。


據央視記者調查一家自稱是趣頭條廣告核心授權代理商——廣州天拓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視頻顯示,其主要的客戶都是減肥、豐胸、祛斑、祛痘等。


有媒體統計,在趣頭條一個版塊上,20條“資訊”裡上述類似的廣告就高達5條。作為“移動內容聚合第一股”,看上去高大上,但廣告業務卻成了成人網站的競品。


趣頭條道歉 廣告負責人停職


廣告亂象曝光後,趣頭條一時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315晚會剛結束不久,趣頭條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包括小米應用商店、應用寶等,目前都已搜索不到趣頭條的下載信息。


對此,7月16日,趣頭條連夜急發道歉聲明,稱針對央視指出的問題,已迅速成立廣告治理專項工作組,對平臺涉及的廣告進行徹查,一旦發現相關問題,堅決嚴厲清查和封禁。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然而,市場似乎並不買賬,質疑聲和負面報道鋪天蓋地,趣頭條股價也應聲跳水,截至7月17日收盤,趣頭條報價2.84美元/股,單日跌幅23.04%。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7月17日一早,趣頭條再次緊急發佈公告,推出整改措施希望平息輿論。


公告稱,將積極配合主管部門調查,迅速成立廣告生態治理專項工作組,連夜組織公司技術、產品、審核、商業化、法務、財務等部門調取數據,追根溯源,直面問題;並開展對平臺廣告聯盟的代理商全面核查和整改,對有問題的代理商立即停止合作。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同時,趣頭條稱第一時間對廣告運營負責人作停職處理;加強廣告審核力度,全面清查庫存廣告內容。


遭官媒多次點名


事實上,這並非是趣頭條第一次被官媒點名批評。


早在2018年11月,央視記者就曾曝光趣頭條以“刷新聞賺現金”的噱頭吸引用戶閱讀,而其平臺大量傳播各種低俗無下限的內容,甚至觸及法律底線。


隨後,趣頭條被中國互聯網協會約談,並且要求其就曝光問題進行整改。然而,事情並沒就此結束。


2019年5月,新華社再次報道,直指趣頭條等網賺資訊App不具備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同時批評這些平臺上的“新聞”多為獵奇、八卦等垃圾信息,“看新聞能賺錢”只是廣告噱頭,提現充滿套路。


之後,趣頭條等被上海市場監管局約談,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廣告發布前審查把關,杜絕發佈虛假違法廣告。


有業內人士表示,資訊類平臺應該提供一個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討論,以促進社會福利和進步的空間。“現金換流量”的模式,不符合互聯網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同時,資訊類平臺如果不在內容建設上下功夫,單靠燒錢換取的用戶也很難留住。


4年虧損53億


一家頭頂多個光環的明星企業,緣何對廣告的選擇飢不擇食,以致淪落至低俗、虛假的棲息地?


公開資料顯示,趣頭條從2016年6月上線,到2018年9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僅用了2年多的時間。這一上市速度一度刷新國內互聯網公司最快上市的記錄。之後,趣頭條又以驚人的速度開展金融、短視頻等業務。


事實上,“看新聞能賺錢”的推廣策略,起初確實為趣頭條帶來了巨大流量。


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6月末,趣頭條累計註冊用戶便已超過1億,月活躍用戶近5000萬。其中,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用戶佔比高達63%,與拼多多、快手並稱為“下沉三大巨頭”。


之後,趣頭條用戶繼續擴張。至2020年一季度末,趣頭條的平均月活用戶已達1.383億,日活用戶4560萬。


有了龐大的用戶基數後,趣頭條開始通過投放廣告進行變現。在營收結構中,廣告成為趣頭條的主要收入來源。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趣頭條營收為55.7億元,其中廣告收入為54.2億,佔比高達97%。而在2016年至2018年,趣頭條的廣告收入分別為0.57億元、5.13億元、27.97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均超95%以上。


有市場人士認為,趣頭條之所以出現廣告亂象,根源在於其盈利方式過於依賴廣告變現,面對近年來業績的持續不景氣,為了利潤則置廣告投放的監管規定於不顧。


不過,儘管廣告為收入主力,但並未讓趣頭條走上盈利道路。成立以來,趣頭條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趣頭條的淨利潤分別為-0.11億元、-0.95億元、-19.43億元、-26.89億元。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趣頭條依舊保持虧損,淨利潤為-5.32億元。


可以看出,4年多時間,趣頭條已累計淨虧52.7億元。


如今,隨著廣告亂象被曝光,除了對品牌聲譽造成巨大負面影響之外,嚴重依賴廣告的趣頭條,扭虧之路或將更加漫長。


金融之路無疾而終


面對業績的常年虧損,趣頭條也在嘗試多元化業務佈局,希望拓展變現渠道,其中便包括金融業務。


據媒體報道,2019年3月,趣頭條在App內悄然上線了貸款超市,為閃銀、小喬借款等在內的九款現金貸產品進行導流。


同年9月,趣頭條又轉型助貸,上線了一款借貸產品——“趣優借”。據瞭解,這款借款產品的額度最高2萬元,綜合年化費率18%-36%,最長可分12期。產品介紹顯示,趣優借只提供平臺展示服務,信貸產品均由合作金融機構提供。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此外,據企查查顯示,去年9月,趣頭條運營方上海基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還在申請註冊“趣借”、“安心借”等商標,從商標名稱也能看出,彼時的趣頭條正在醞釀借貸產品的決心。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不過,正當外界以為趣頭條要在金融領域大幹一場時,就在去年年底,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透露,趣頭條金融業務已全線砍掉,金融團隊解散。


今年6月,有用戶在聚投訴平臺投訴稱,其在“趣優借”借款3500元,在還款剩下1000元時,趣頭條裡的趣優借頁面無法打開,不能進行正常還款。

趣頭條被央視曝光“廣告亂象”背後:4年虧損53億 昔日金融夢碎


對此,外界推測,趣頭條的金融業務開展不足一年,從貸超起家,後轉型助貸,如今金融團隊宣告解散,或許也意味著趣頭條跨界的金融之路無疾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