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編故事,給即將入園的孩子打個“預防針”

愛因斯坦說:“如果你想讓孩子聰明,就給他講故事;如果你想讓他擁有智慧,就給他講更多的故事。”

小巫老師說:要學會“講”故事,更要學會“編”故事。故事可以滋養孩子的心靈,增進親子關係。

一起編故事,給即將入園的孩子打個“預防針”


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學齡前的孩子更是對故事百聽不厭。入園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次重要分離, 和孩子一起編上幼兒園的故事,可以緩解焦慮,也讓孩子提前體驗在幼兒園的經歷,對幼兒園的生活有個思想準備,消除上幼兒園的一些擔憂。

01 艾摩和甜餅怪上幼兒園的故事

小寶今年就要上幼兒園了,最近我便和他一起編了有關上幼兒園的故事。小寶選擇了他喜歡的艾摩和甜餅怪作為主角,我結合了茗茗剛上幼兒園時的經歷,他還會在我講故事時提出問題,圍繞著他的問題我再繼續。就這樣我們連續編了六天,小寶每天睡前都盼著艾摩和甜餅怪上幼兒園的故事。

第一天,媽媽送艾摩和甜餅怪上幼兒園。我講到媽媽送艾摩和甜餅怪到幼兒園門口,老師帶著去她們洗手,然後到自己的教室,在那裡和小朋友們一起唱歌、聽故事、畫畫、玩玩具等。

小寶問:媽媽可以進去嗎?我說:不可以,就像送哥哥上學一樣只能送到門口,放學時媽媽會像接哥哥放學一樣在幼兒園門口接你。後來還講到艾摩和甜餅怪睡午覺,每人一張小床,就像《14只老鼠》書上一樣。

第二天,艾摩跳舞時尿褲子了。 小寶說:艾摩跳舞時尿溼褲子了。“那怎麼辦呢?”我問。他說不知道,他最近有時會尿到褲子裡一點,我想著也是擔心自己上幼兒園後碰到的問題,便說,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看看媽媽幫忙帶的包裡,有沒有備用的褲子呀?

我又說,讓艾摩下課就去上廁所,萬一上課時要小便,舉手告訴老師也可以去,早點去就不會尿褲子裡了。萬一尿褲子裡了找老師,老師會有辦法的。

第三天,艾摩不小心把玩具小汽車踢壞了。我正講到艾摩和甜餅怪玩玩具,小寶說他們在玩小汽車。突然,小寶說:艾摩不小心把玩具小汽車踢壞了。

我說:哎呀!那怎麼辦呢?小寶便說告訴老師,他已經從前一天的故事中學到了辦法。

一起編故事,給即將入園的孩子打個“預防針”


我肯定他說:嗯,很好,碰到麻煩找老師。同時我感到他有些擔心弄壞了玩會怎樣對待他,便說,不小心弄壞了沒關係,下次注意就好啦,不要踢小汽車,容易踢壞還可能會撞到別的小朋友。

第四天,艾摩放學時沒看到媽媽。我講到艾摩很著急,她放學時到了門口還沒看到媽媽。老師安慰她不要著急,媽媽一定會來的,和老師一起等媽媽。小寶問:那她媽媽呢?

我說:可能還在路上,她媽媽肯定會去接的。然後我和小寶說,他以後上幼兒園時,萬一放學時看不到媽媽,媽媽就是在路上還沒到,和老師一起等一下,不要著急。

第五天,艾摩不想上幼兒園。我講到艾摩今天不想去上幼兒園了。小寶問為什麼呀?我說:艾摩說她在學校會想媽媽,她不想去了,想在家玩。小寶問:那後來呢?我說:後來,媽媽還是帶她去幼兒園了,媽媽說她小時候上幼兒園時也會想艾摩的外婆,媽媽也會哭,後來有了新朋友就好啦。

第六天,艾摩交了新朋友。我講到艾摩有了新朋友佐伊,她和佐伊一起玩得很開心,艾摩一放學就告訴媽媽她交了一個新朋友。艾摩在幼兒園沒有那麼想媽媽了,艾摩知道放學時媽媽會來接她。艾摩的新朋友越來越多,她越來越喜歡上幼兒園了。

後來,小寶開始要求講艾摩和甜餅怪旅遊的故事,不再想聽上幼兒園的故事了。我想他對上幼兒園的方面已經滿足了,他想到的問題都講過了。我們便開始編旅遊的故事了,孩子的想象力格外豐富,編故事的過程中,他會加上自己的願望,自己的問題,自己的經歷。

一起編故事,給即將入園的孩子打個“預防針”


02 故事背後的故事

想起茗茗剛上幼兒園時的經歷,他從第一天的興奮(感覺進了遊樂場),到第二天的不習慣(睡前有情緒),再到第三四天的不情願,以及第五天的情緒爆發。

第五天上幼兒園時,看到我拿包就哭了,怎麼也不肯去。後來我抱起他來就下樓,邊下樓便說“媽媽小時候上幼兒園也會想外婆,也會哭,後來有了好朋友就好多了。他聽後哭聲變小了,等走到樓下就不哭了,然後我們又一起走路去幼兒園了。

這個過程我看到,茗茗感到情緒被認同了,原來媽媽也有過,自己的感受是正常的,他便接受了自己的情緒,很快走出了情緒。

想起茗茗剛上幼兒園中班時,有天在校門口看到一位老太太揹著一個男孩,男孩在背上哭。這時老人很兇地說:“別哭了,再哭放學我就不來接你了。”我聽到後心裡很不是滋味,男孩應該是剛剛上小班,陌生的環境對他來說是個挑戰。孩子需要適應,而老人的話卻在加劇他的恐懼。

那時也會看到一些家長聽到孩子哭在門口安慰很長時間,而事實上,待得越久孩子會抱著哭可以讓大人多待會,便會哭得更厲害。只要擁抱一下,告訴孩子放學誰來接他,讓他感到安全,走得越乾脆對孩子越有幫助。

有位朋友是當幼兒園老師的,她說最愁那些奶奶或外婆送上學,一直不肯走,甚至會到窗戶邊上看,那樣孩子更難適應。

03 面對分離,為何家長不願放手

張德芬在《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書中說:我們不能看愛人受苦,不是單純因為愛他們,而是因為無法忍受自己內在的那種焦心、揪心的擔憂和心疼,我們自己的脆弱,使得我們無法承受內在的情緒衝擊。

有位朋友說,她女兒上幼兒園時孩子沒事,她回到家卻關上門哭了一場。天天圍著自己轉的女兒突然不在,她感到一種不被需要的強烈失落感,還有對女兒在學校的擔心。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一次次分離,有人說唯有親子關係是導向分離的關係。是呀,我們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孩子將來可以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我們需要看見並守住自己的焦慮,篤定並堅信孩子可以走好他的每一步,望著孩子的背影,我們欣慰孩子又長大了。

一起編故事,給即將入園的孩子打個“預防針”

當看著茗茗背上幼兒園的書包時,穿上小學校服時,帶上鮮豔的紅領巾時,我都在感慨:那個小小的人兒,轉眼成了陽光少年。

如今,小寶也要上幼兒園了,他也會像茗茗一樣一步步開啟他新的生活。願每個即將入園的孩子都能夠順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願每位家長都能夠看見並守住自己的焦慮,也可以用編故事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上幼兒園的趣事和難題哦。願我們帶著祝福成為孩子們強而有力的後盾,而不是他們成長的“絆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