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失利會給我國航天帶來多大影響

今年3月16日,我國的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沒有成功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成為我國2020年航天發射任務的第一次失利。時隔24天,也就是本月9日,搭載著印尼帕拉帕-N1通信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也沒能成功入軌,星箭最終墜毀,成為我國今年的第二次火箭發射失利。

兩次失利會給我國航天帶來多大影響

那麼,這兩次發射失利會給我國航天帶來多大的影響呢?

上一次(2009年)的發射並非完全失敗,雖然當時三級火箭的推力不夠,但衛星還是憑藉自身的動力成功入軌,這個情況跟2017年6月19日的部分失敗非常相似。這次三級火箭發動機再次出現異常,但衛星最終沒能入軌,而是隨著火箭一同墜落。

兩次失利會給我國航天帶來多大影響

在長三乙過去的67次發射中,只有兩次是完全失敗,第一次是首飛的時候,還有一次就是現在。另外兩次雖然沒有完全成功,但衛星仍然可以進入預定軌道。

總體而言,長三乙的發射成功率非常高,可達94%(成功次數不計兩次部分失敗),在世界處於領先水平,這次失敗並不能說明火箭有什麼大問題。經過航天人員的詳細檢查和改進之後,相信長三乙很快又能復飛。

兩次失利會給我國航天帶來多大影響

我國今年的航天發射任務十分繁重,預計總髮射次數將會達到40次以上,其中包括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嫦娥五號、火星探測器。想必航天人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我們此時更應該支持和相信航天人。我國航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經歷過巨大的困難,但我們最終還是熬過來了,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們探索宇宙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