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在精讀會上,給參加的小夥伴傳授非常多的高價值乾貨,下面,精選9條高價值乾貨分享給你,提前讓你感受精讀會的巨大價值。

一、很多人靠賣能力起家,靠賣知識破產

三年前,我和4個朋友組建了一個社群,我們在社群裡就幹一件事,那就是每天寫一篇文章,當時我們定了一個規則,每天把文章發到群裡,不發文章就發500元紅包

其中,有一位朋友,他名字就不透露了,我們假設他叫小明。

小明寫著寫著,有一天,他突然寫開悟了,他悟到了一個裂變的玩法

悟到這個玩法以後,他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就開幹,搞了很多收費社群,那幾個月的時間裡,賺了大概1000多萬

本來可以乘勝追擊,繼續深挖社群的玩法,可以繼續升級自己社群裂變的技能,但小明沒有,他轉來去帶領別人讀書,做了一個類似樊登讀書會那樣的項目。

然後呢?

然後就沒然後了,後面讀書那個項目沒做起來,最近這兩年,江湖上也沒有他的傳說了。

是的,小明就是犯了一個錯,這個99%做知識付費的人都會犯的錯,那就是:

不去賣能力,而是賣知識

做生意有三種狀態:

賺大錢

不賺不虧

虧大錢

那為什麼會出現以上情況呢?

賺大錢是因為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

不賺錢是能力不行。

虧大錢是因為逞能。

賺大錢是因為在用自己的能力賺錢,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裡做事。比如世界首富巴菲特,就只在自己能力圈裡做事,所以成為世界首富。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不賺錢是能力不行。

虧大錢是因為逞能。

前段時間,另一位朋友說了一個故事,去年一位培訓大師做的項目很火爆,一場課有3000多人參加,一場課可以收1個多億

人總有一種感覺,閒著也是閒著,何不如找點事來幹,看到這麼多錢爬在賬上,閒著也是閒著,於是他也去做投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結果,這些錢也被別人做局給坑了。

他能夠一場課收一個多億,能夠賺大錢,是因為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後面虧掉這些錢,是因為逞能

世界就是這樣的:

打死犟嘴的

淹死會水的

不會水的人,知道自己不會游泳,所以不下水,所以不會淹死,而那些會水的,覺得自己會游泳,於是逞能,於是。。於是就被淹死了。

二、一個有趣的商業案例

有人在上海做一種培訓,培訓的主題“談資”。

面向上海的銀行、金融領域等客戶。

主要解決銀行從業者在面對客戶的時候,不知道談什麼主題,談話主題過於枯燥、乏味、沒有深度、很難成交客戶等問題。

解決方法是提供藝術、收藏、文化等高逼格主題的談資,幫助這些從業者快速從入門到精通。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據說,那位做《談資》培訓的老師,一年有200多場課程,一次課程收費4萬(畢竟是面對有錢的群體),除了上課的收入,他還賣周邊的實物產品。

這讓我想起莊子的一個故事,其實莊子裡的乾貨不比《道德經》的少,有空多看看莊子的書,還是很好。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今天就與你分享一個莊子說的護手霜的故事。

沒錯,就是護手霜的故事。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宋國有個人,他們世世代代都以漂洗棉絮為生,你也知道,經常洗這個東西,手會開裂的,所以,他們家裡就研製出一款護手霜,可以讓家族裡洗東西的人手不開裂。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有個人聽說了這個護手霜的事情,便想用百金來買他的配方。他們一家聚在一起商量,我們世世代代做這個營生,不過掙了幾金而已,今天有人要用百金來買它,要不我們還是把這個護手霜的配方賣了?

經過家族討論,他們決定把這個護手霜配方賣了,那個人得到這個護手霜配方後,轉身就獻給了吳王。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為什麼要獻給吳王呢?因為此時越國正好來攻,吳王派他帶領軍隊去迎戰,由於是在水上打仗,吳國士兵的手腳經常開裂,有了這款護手霜,吳國士兵手再也不開裂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打仗手開裂的問題了。

在這款護手霜的神助攻下,吳國打敗越國了,為了表示對這款護手霜的感謝,吳王給了這個哥們賜土地,封侯爵。

同樣一款護手霜,用於洗棉絮,最多能夠保證世世代代可以苦逼地活下去,用於獻給吳王打仗,就可以得土地,封侯爵。

同樣的《談資》,如果用於教別人如何相親,那也許賺一頓飯錢,但是,把《談資》用於教銀行、金融等客戶,去幫他們如何成交、如何賺錢,那就可以做到一年200場課,一次課程收4萬元。

張傑彬我很崇尚方法論,我認為方法論可以更好地拯救世界,我的文章,不僅講故事,給鼓勵,更重要的還是會給你方法。

如果你有才華但不賺錢,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方法就是“換三大件”,請看下面的換三大件模型。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換人物,換時間和換空間。

那位老師是在上海做《談資》的培訓,如果換成別人空間,比如在西安,那估計很難做起來了,上海強調“小資”的感覺,並且上海是以金融行業著稱,放在西安就很難做起來。

三、不同階段,名利比例不一樣

我們做的很多事,要麼是求名,要麼是在求利,或者同時求名和求利,所以,你看關於名利的成語非常多。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追名求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我們在追名求利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痛苦,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把名和利的比例搞錯了。

比如缺錢的時候,就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缺錢,然後去求利,去賺錢,也許這個階段名利比例是1:9。


舉個例子,我的一位好朋友,具體名字不方便說,前段時間他說,6年前,他就和一群功成名就的企業家一起玩,一週有5天在打高爾夫。

他打球技術非常好,人也非常真誠,所以,和他的企業家朋友們玩得很好。

那段時間,他獲得了很多名。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給他說,你現在太年輕了,打球太早了,應該去做事,而不是把時間荒廢在球場上。

這話一下子把他點醒了,於是,他開始減少打球,開始逐漸去做事,開始去做匹配這個年齡段該做的事,不再過於求名,不再去求那些不匹配當時狀態的虛名

名和利是工具,我們做到收放自如,該用的時候就拿出來用,不該用的時候就收藏好。

打造個人品牌,本質上也是在運作名和利的過程。

先打造個人品牌,獲得名;

然後用這個名去變現,去獲利

獲利以後,也就是賺到錢以後,再去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名字

以此不斷螺旋上升。

不同階段,側重點不一樣。

缺錢的時候,不要過於追求名

缺名的時候,不要過於追求利

重點是做到收放自如,讓名利為自己所用,而不是自己被名利綁架。

四、很多人其實不好意思介紹自己做什麼行業

昨天的精讀會上,一位賣保險的小夥伴很想打造個人品牌,所以參加了精讀會。

現場,我讓每個人做了自我介紹,他大概花了10多分鐘做自我介紹,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

介紹完後,我問現場的其他兩位小夥伴:

他介紹了10多分鐘,你們知道他是做什麼的嗎?

兩人一頭霧水,說:

不太清楚,好像是賣保險的,但又不太清楚

我接著問:

如果你想買他的產品,或者你想和他合作,你知道買他的什麼產品嗎?

這兩人說:

不知道

是的,昨天這位小夥伴做自我介紹,有10多分鐘的時間,並且還是現場面對面介紹,其他人都不知道能買他的什麼產品或服務。

如果時間只有10秒鐘做自我介紹呢?

如果是線上10秒鐘做自我介紹呢?估計有1000人聽課,或者看他寫的文章,最多有10人知道他是做什麼的。

絕大部分的人,不會做自我介紹。

為什麼會存在這個現象?

兩個原因:

原因一:不會做自我介紹

也就是沒有具體的方法。

原因二:覺得自己的行業low,不好意思明說

比如有部分賣保險的小夥伴,覺得消費者對賣保險的人有偏見,所以不好意思說自己賣保險,所以,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會開始兜圈子。

有的說自己是做金融的

有的說自己是做資產配置的

有的說自己是做風險管理的

這樣的自我介紹,的確很高大上。但是,這樣高大上的介紹,用戶不知道你能解決他的什麼問題,他就不來找你,你就不能獲得流量。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無論你是賣保險、做微商、還是做銷售,你最主要的自我介紹,是告訴別人你做什麼行業的。

我們不要在“行業名字”上做花樣

而是在“行業的區別“上做花樣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我們不要在“行業名字”上做花樣

而是在“行業的區別“上做花樣

站在用戶的角度,他們眼中只有這些行業:

賣保險的

做微商的

做營銷的

做銷售的

房地產中介

如果你想賣產品給她,你不要試圖新創一個行業,告訴你是做新行業的。

你要在“區別”上做出花樣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

大家好,我叫張三,做了15年的保險,出版了國內第一本《企業家該如何買保險》,大家如果有保險的需求可以找我。

這樣的自我介紹,簡單粗暴直接,用戶一下子就知道能從你這裡買到什麼產品。

的確,在用戶的眼中,可能會對賣保險、做中介、做銷售的人低看一眼。

那怎麼呢?

方法就是把自己賣保險、做銷售的經驗,升級成一套理論,讓自己成為一位專家,這樣就可以獲得尊重,就可以從追訂單,升級成為吸引訂單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五、未來,個人品牌的競爭會非常更劇烈

我給別人展示一個觀點,會從案例和原理兩方面來展示。

未來,個人品牌的競爭會非常更劇烈

如何證明這個觀點呢?

從案例方面。

舉個例子,比如牙膏,十幾年前,我們能看到的牙膏只有兩面針、中華和黑人牙膏。

但是,現在你走進超市,你會發現牙膏貨架上有幾十種牙膏品牌,品牌多到你不知道該選哪一種。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是的,隨著商家的品牌意識和打造品牌能力越來越強,牙膏領域的品牌競爭越來越強。

同理,各個領域的個人品牌競爭也會越來越強,比如企業家領域、律師領域、醫生領域、銷售領域、講師領域等等。

上面是從案例的角度來推理,為什麼未來各個領域個人品牌的競爭會如此劇烈。

下面,從原理的角度來分析。

首先,每個垂直細分領域的總客戶數是有限的,當甲爭奪到一定客戶數,開始賺錢,競爭對手就會蜂擁而至,具體邏輯如下,以後有時間,詳細給你講解這張圖。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比如李佳琦,他通過打造個人品牌,成為口紅一哥以後,其他競爭對手就蜂擁而至,一起來搶奪有限的口紅用戶。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比如你打開抖音,搜索口號,你會發現有無數個抖音號在做口號。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就像張愛玲的那句話:

想出名,要趁早

六、老王投資虧損3000萬的故事

老王在上世紀90年代就到廣州,由於銷售能力很強,很快就做到了某個公司銷售老總的位置。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公司上市以後,他就從位置上退退下來。

90年代到幾年前,是廣州樓市的黃金時期,那個時候的廣州樓盤是白菜價。

所以,老王買了很多房子和寫字樓。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有錢、有房又有才,此時的老王進入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狀態。

有了這麼多錢和房子,該去做什麼呢?

是的,老王開始去做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

做投資

他投了一些醫院、農場和教育機構。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不是專業投資人出身的老王,很快就把現金花光了。

花光了怎麼辦呢?

還有房子啊。

於是,老王開始賣自己的房子們,換成現金以後,再投到項目中去。

前後投了3000多萬以後,老王感覺扛不住了,於是開始收手,開始覆盤自己的投資過程。

是的,像老王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中國房地產的風口賺到第一大通金以後,就開始拿著自己的真金白銀去做投資,然後虧得血本無歸,這樣的案例太多了。

二、造成老王投資虧損3000萬的原因

原因一.想證明自己

在聽老王講故事的時候,我意識到老王做投資的目的是想證明自己,於是,在精讀會上,我問老王做投資的原因,老王自己也說了,做這麼多投資,是想證明自己很厲害。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是的,

當創業者做某個項目的動機是想證明自己的時候,往往就是悲劇開始的時候

前幾天,我和學員分享一個主題,為什麼很多人會同時做很多項目呢?

一個原因是

另一個原因是想證明自己,想證明自己在很多領域都比別人厲害。

所以,他會在一個領域做得稍有起色,便換下一個領域再開始,這樣不斷循環,每個領域都有他的傳說,但每個領域都做不透。

原因二.沒有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賺錢

打工、創業、做投資,這是三款遊戲,就像打乒乓球、打籃球和打棒球一樣,看似有相同點,看似都是打球,但是有本質的區別。

NBA領域有一位神一樣的人物,那就是喬丹,一生獲獎無數,比如獲得6枚NBA總冠軍戒指,他在籃球領域獲得成績,猶如探囊取物一樣輕鬆。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1993年,剛率領公牛隊獲得三連冠的喬丹如日中天,是NBA裡的最受追捧的超級巨星,但由於深受賭博醜聞影響,再加上父親被謀殺,喬丹宣佈退役,放棄了他最擅長的籃球,轉而去打棒球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雖然早年喬丹打過棒球,他也很熱愛棒球,但棒球不是他最擅長的運動,並且棒球領域競爭也非常劇烈,每年有很多高手進入這個領域。

不過,好在喬丹也是有關係的人,他找人疏通了關係,沒進入棒球的低級別賽場比賽,而是進入高級別賽場比賽。

進入棒球領域以後,雖然棒球不是喬丹最擅長的運動,但喬丹非常拼命,每天早上6點提前找助教訓練自己,然後再跟著其他隊員一起合練。

每天幾乎都是最後一個離開棒球訓練場,經過這樣拼命訓練,喬丹開始了自己的棒球生涯。


喬丹第一年的比賽特別爛,在棒球界的水平,連普通職業棒球運動員的水平都達不到,他的棒球水平爛到主教練都爆粗口了。

喬丹有一次進攻中犯下愚蠢的錯誤之後,球隊主帥直接罵到:“你XX不好好打就滾回NBA。”

在棒球界拼命打了2年後,喬丹不僅沒有獲得冠軍,如果不是有人已經打招呼了,喬丹在棒球界早就被裁員了。

喬丹想了一下,還是去打籃球,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於是,他對外說了一句“I'm back”,開始迴歸他最擅長的籃球賽場。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迴歸以後,喬丹又輕鬆獲得3連冠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通過喬丹的故事可以知道,就算有上帝賜予的天賦,但是,不用自己擅長的技能去做事,照樣會受到懲罰。

創業和投資,這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創業做得好,不等於投資做得好,隔行如隔山

老王擅長的技能是銷售,這是他的

《道德經》裡說過: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不失其所者久,是指不失去他的根基的人,會活得很長久。

我們每個人的根基是兩方面:

1.自身所求

2.自身所長

通俗來說,就是你到底想要什麼,同時你又擅長什麼。

最好的方式,以自身所長去追求自身所求,這樣會活得很長久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用我們最擅長的方式來追求自己最想要的東西,這是最好的狀態。

其次是,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來追求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第四種,是最悲劇的,那就是,用自己不擅長的方式,去追求別人想讓你獲得的東西。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比如老王,他就在用自己所短,去追求別人想要的東西。

原因三.沒有精準認識自己

有時我們會說,要清晰認識自己,我覺得可以這樣說,要精準認識自己。

比如在銷售、管理、技術、人際關係等四個維度,精準知道自己每個維度是多少分,很明顯,老王是銷售領域的專家。

原因四.沒有劃清能力圈

就像萬事萬物都有金木水火土等五種屬性一樣,我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獨特屬性。

我們精準認識到自己以後,要給自己劃一個能力圈,明確哪些項目可以做,哪些項目堅決不做。

老王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圈只是在銷售,而是誤以為自己的能力圈很大,於是去做投資。

原因五.沒有認識到投資的本質

在很多人看來,投資是一種“躺著賺錢”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投資本質上也是創業。

前段時間,另一位朋友說了一個故事,去年一位培訓大師做的項目很火爆,一場課有3000多人參加,一場課可以收1個多億。

人總有一種感覺,閒著也是閒著,何不如找點事來幹,看到這麼多錢爬在賬上,閒著也是閒著,於是他也去做投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結果,這些錢也被別人做局給坑了。

的確,在人們的認知中,覺得投資人這個身份比創業者高一個檔次。

很多人為了虛名,會去做投資人,但還是那句話: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不是投資人的命,就別輕易做投資,老老實實地用自己擅長的技能賺錢。

七、你打造個人品牌,要做一個開宗立派的人

昨天一位小夥伴,他的客戶是中小學生,教他們思維導圖、快速閱讀、超級記憶等項目。

我給他說,思維導圖、快速閱讀、超級記憶是三個不同的品類。

其中,快速閱讀、超級記憶這兩個品類已經非常成熟了,你很難有大的突破。

而思維導圖這個品類非常新,家長很喜歡思維導圖,你要砍掉其他項目,聚焦到思維導圖這個品類上,打造思維導圖教學領域的個人品牌,成為思維導圖教學領域開宗立派的人。

給小學生開課,這是做“賺錢”的事。

打造個人品牌,成為思維導圖教學領域開宗立派的人,這是值錢的事。

值錢,是拔高你的高度

賺錢,是讓你在這個高度賺錢。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有時,我們為了賺眼前的小錢,從而不管長期的事,不願意去做值錢的事。

打造個人品牌,要成為這個領域開宗立派的人,這是值錢的事,做好以後,可以賺更大體量的錢。

八、很多人在做抽象的行業

昨天在喝茶的時候,一位朋友介紹他的業務,他做:

新媒體整合營銷

我說,我隱隱約約知道這是做什麼的,但到底是做什麼的,我還是不知道。

經過和他深入交流,才發現他的主營業務是:

新媒體代運營

其實新媒體代運營還是有些抽象,用戶還是不一定知道這是做什麼的,如果要讓用戶不用動腦子,就知道這是做什麼的,那就這樣寫:

微信代運營

像這位朋友這種情況,即不願意做平庸的行業,願意開創新行業的現象,我稱之為:

開創新行業綜合徵

比如有人說,他是做智能高端數字通訊設備表面高分子化合物線性處理

你能聽懂他做什麼的嗎?

絕大部分人應該聽不懂。

其實,這個他做手機貼膜

1.為什麼創業者會出現“開創新行業綜合徵”?

原因一:做已知的行業覺得有些low,開創新行業會很高端

比如那位朋友,覺得做“微信代運營”是一件很low的事情,“微信代運營”是一個很平庸的行業,說自己做“微信代運營”,覺得太俗,覺得不高端。

類似的情況還要很多,此前一位客戶做“穿衣搭配”,他對外宣傳的時候,說自己做“形象力提升”,有時說自己是“形象管理”。

為什麼他不說自己做“穿衣搭配”呢?因為覺得“穿衣搭配”這個行業太俗,太low,一點也不高端。

原因二:做已知的行業競爭劇烈,開創新行業競爭會很小

做已知的行業競爭劇烈,比如做“穿衣搭配”這個行業,百度搜“穿衣搭配”這個行業,已經有多獨立網站通過SEO排在首頁在,這說明“穿衣搭配”行業的競爭已經非常劇烈了。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但是,搜索“形象力提升”,沒有一個專門的網站,這說明“形象力提升”這個行業競爭很小。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我們都想在競爭小的行業裡創業,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新創一個行業雖然競爭小,雖然會讓自己覺得不low,但同時也會導致很多副作用。

2.“開創新行業綜合徵”會導致哪些問題?

問題一:你開創新行業,用戶不知道你做什麼行業,缺乏流量

你想象一個場景,你和一群陌生人吃飯,現場需要每個人做自我介紹。

輪到你的時候,你先說:

大家好,我叫小李,做“形象力提升”

大家會覺得你很高大上,但不知道你做什麼行業,沒有人會加你的私人微信。

現在,你這樣說:

大家好,我叫小李,做“穿衣搭配”

這樣介紹是有點low,但是,你介紹完後,飯桌上人有可能會問“我下週要參加一個重要婚禮,你幫忙看看我穿什麼比較好”。

另一個人有可能會問“我過幾天要去面試,你覺得我穿什麼顏色的西裝會比較好?”

在這樣一問一答中,很多人會加你的私人微信,這樣你就可以獲得流量了。

做生意,流量為王

問題二:你開創新行業,用戶有可能誤解你的行業,缺乏精準流量

舉個例子,提到“穿衣搭配”,大部分都知道是什麼行業。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提到“形象提升”,這個行業就很廣,有人會誤以為是幫別人化妝的。

新創的“形象提升”行業,很難得到精準流量。

成交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流量不精準

問題三:你開創新行業,你自己都不知道是做什麼行業,缺乏方向

大腦有一個特點,能夠理解清晰的、定義準確的概念。

如果你給自己的定位是做“形象提升”,你的大腦都不知道你是做啥的。

我們大部分時候是潛意識在做決策,由於“形象提升”這個行業太抽象,你都會忘了自己該怎麼做,更嚴重的是,自己會習慣性地抓不住重點

比如我那位朋友的朋友,如果明確自己的主營業務是“微信代運營”,那潛意識會明確知道這是什麼行業,無論自己的專業技能,還是尋找客源,都會很精準,都可以快速抓住重點。

但是,如果自己的主營業務是“新媒體整合營銷”,完了,自己真的都不知道自己做什麼的,都不知道自己是做什麼行業,更談不上抓住重點了。

問題四:你開創新行業,公司員工也不知道自己做什麼行業,感到迷茫

領導不知道公司的方向,員工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了。

3.怎麼辦?

張傑彬我的文章,除了會指出問題,還會寫出解決方法。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用分類法,按照市場上是否有這個行業和用戶心智中是否有這個行業兩個維度,一共分為四種情況。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第一種情況:心智中有,市場上有的行業

心智中有,是指用戶心中覺得世界上應該有這樣的行業存在,市場上有,是指現實世界中的確存在。我把這種行業稱為“老行業”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這種行業就是很多創業者覺得low,覺得競爭劇烈的行業。

比如微信代運營、穿衣搭配等行業。

面對“老行業”,你該怎麼做呢?

策略就是:

在老行業上,做出區別

第二種情況:心智中有,市場上無的行業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如果要新創一個行業,那要新創這種“心智中有,市場上無”的行業。

比如瑜伽館。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它需要做社群營銷,用社群把潛在用戶圈起來,把他們轉化成付費用戶;用社群把付費用戶圈起來,讓他們多上課,並且裂變用戶。

根據2017年《中國瑜伽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瑜伽館有4萬家。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你給4萬家瑜伽館做諮詢,不說諮詢費幾十萬,哪怕只是10萬元一家,你知道一共是多少錢嗎?

答案是:40億

好啦,經過分析,瑜伽館社群營銷是”心智中“有的品類,但市場上有嗎?

請看下圖,瑜伽館社群營銷這詞搜索結果是476個,甚至沒有哪一個網站專門做瑜伽館社群營銷,這就是”市場上無“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像瑜伽館社群營銷這樣”心智中有,市場上無“的行業還非常多。

月子會所社群營銷、母嬰店社群營銷、高爾夫球場社群營銷、水果店社群營銷、早教中心社群營銷等等。

大部分你能看到的實體店,都值得用社群營銷再做一遍

在這些垂直細分領域,都可以打造非常多的個人品牌。

例如:

張三:專注水果店社群營銷

李四:專注母嬰店社群營銷

王二:專注早教中心社群營銷

當很多人在做”複雜且虛弱“的個人品牌時,你反其道而行之,你做“簡單且強大”的個人品牌。

在”心智中有,市場上無“的品類上打造個人品牌,就像深夜在空無一人的高速路上飆車一樣過癮,沒有人和你競爭。

比如你寫瑜伽館社群營銷的文章,只要寫了,就能迅速在百度上、微信上、抖音上霸屏。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你創造了一套《瑜伽館社群營銷》的理論以後,出版一本書,就去參加瑜伽館行業峰會,現場這樣介紹自己:

大家好,我叫張三,是中國第一個專注瑜伽館社群營銷的專家。

介紹以後,每人送一本你的書,你會接客戶會接得手軟,賺錢會賺得手抽筋。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做“心智中有,市場上無”的行業,總結起來就是:

有用戶,沒對手

這是我們理想的狀態,騷年,來做這個行業吧。

第三種情況:心智中無,市場上無的行業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很多創業者新創的行業,就屬於這種“心智中無,市場上無”的行業。

比如“形象力提升”這個行業,市場上做“形象力提升”的人不多,感覺這是一片藍海,沒有幾個競爭對手,好開森。

但是,在用戶心智中,也沒有“形象力提升”這個行業。

做“心智中無,市場上無”的行業,總結起來就是:

沒用戶,沒對手

好啦,昨天除了聊了那麼多幹貨,還有下面這些。

九、不是因為有流量才聚焦,而是因為聚焦才有流量

如何能夠找到“心智中有,市場上無”的行業呢?

張傑彬:9條高價值乾貨送給你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聚焦”。

比如我把專注社群營銷,聚焦到專注瑜伽館社群營銷。

昨天聊天的時候,小雨問到:

聚焦以後沒流量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有兩個:

1.不是因為有流量才聚焦,而是因為聚焦才有流量

比如以前是“新媒體整合營銷”,這樣不聚焦的定位,很難吸引流量,更別說吸引精準流量了。

我們不能等流量多了以後才聚焦,而是現在就聚焦,聚焦到“微信代運營”,聚焦以後,用戶知道你做什麼行業,這樣你就會有流量。

此外,你的朋友也知道你做什麼行業,也便於他去幫你轉介紹客戶。

因此:

不是因為有流量才聚焦

而是因為聚焦才有流量

2.聚焦之後,的確有可能有一個階段會流量降低

聚焦之後,的確有可能有一個階段會流量下降。

就像談戀愛一樣,如果你發現前男友不合適,你下決心要離開他,當你單身的時候,如果你有定力,能夠耐得住寂寞,那你很有可能找到新的男朋友。

但是,如果你缺乏定力,你耐不住寂寞,並且又不努力去找新朋友,那有可能又回到過去,又繼續和不合適的人在一起。

聚焦後,要有定力的同時,要去拓展精準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