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將心向明月:沒有套路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找工作面試就像相親,第一次相互見面是比較重要的過程,成敗可能決定於面試時的自我表現。

在面試前早做準備,有目的地表現自己,抱著“必須讓你留下我”的決心,給對方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讓招聘者選擇的天平指向自己一方,不要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

我本將心向明月:沒有套路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記得第一次面試,在校園招聘會,對我而言,是大姑娘上轎——第一回。從來沒有經歷過,確實也沒有什麼經驗,即將畢業離校,找工作是必須的選擇,心裡既興奮又害怕。

學習面試技巧。

圖書館有介紹面試知識、經驗的書和雜誌,以前也曾經翻閱過,但是,那時覺得面試離自己還很遠,幾乎沒有仔細閱讀過。那就臨時抱佛腳吧!在一週前,天天在圖書館借書、認真學習、做筆記,算是在臨陣磨槍,惡補了有關面試的一系列“寶典”。

找同學排練,尋找面試感覺。

光有理論知識還不行,還要練習模擬場景對話。先對著鏡子,練習自我介紹、回答問題,重點練習說話時的面部表情。總算將一張嚴肅有餘的臉,勉強練到了“皮笑肉不笑”、面帶笑容、從容應答。

再找來了一幫同學們,充當面試人員,拿著一堆面試魔鬼問答,坐在桌子邊,一臉正色地儼裝等待面試者。於是從敲門開始進行演練,提出各種刁鑽、古怪的燒腦問題來訓練。雖然是在玩笑中“面試”戲弄一番,但畢竟是在排練面試的過程,多少有一點成竹在胸的感覺。

面試過程與演練千差萬別。

憑著臨時學來的許多的面試“寶典”和麵試演練的一招一式,顯得很信心的樣子,站在那虛掩著的辦公室門前。

記得面試技巧的細節,我整理頭髮,拉正領帶,看看衣服、鞋子狀況,確認沒有什麼問題,特意把表情調整到最佳狀態,很有禮貌地敲門、等待,得到應允後,推開那扇半閉的房門。

推門一瞧,三位面試官坐在那裡,似笑非笑地望著門外。我邁著躊躇滿志的步伐,心中忐忑、外表冷靜地走向面試者。

在通向面試者前的那張桌子時,我小心翼翼地留心著———因為“寶典”上說,這個過程面試者極可能會故意設置一些考驗項目。然而,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情況”,除了幾張空椅子,我如獲至寶,這應該是“寶典”中說的一種道具。

我仔細看了看椅子周圍,卻沒有發現一點蛛絲馬跡。忽然覺得大腦一片空白,想不出什麼應對“寶典”。

出於禮貌,面帶笑容的看著主考官打招呼、點頭,然後有點不知所措地立在椅子旁邊。直到主考官一聲“請坐”,我才如逢大赦地款身坐下。

沒想到,主考官開門見山直接發問:“剛才在東張西望什麼?”我心裡一驚,進門後我不過只是環視了一秒鐘,都被他看出來了。我想都沒有想就說:“我以為您會故意放一些東西考驗我呢”——別人能隨機應變、急中生智,我卻不行。這個場景沒有排練,也想不出更好的回答,就把心裡的想法直接說出來了。說出後,我有點後悔。可是在面試中,我繼續儼裝冷靜,保持微笑。

主考官又問:“剛才你為什麼不坐?”這是什麼問題?“您沒有讓我坐”。索興老實到底,我雖然有點兒誠惶誠恐,但還算不卑不亢。

隨後我不再多想,無論主考官問我什麼,我都乾脆地實話實說。在不加揣測地回答完主考官們的一系列問題後,我微笑掃視著三位主考官,他們面無表情,告訴我面試結束,可以離開了。我心無想法地走出會議室,覺得第一次面試竟然這樣輕鬆,想什麼就說什麼,什麼“寶典”、技巧,先讓他們見鬼去吧。

我本將心向明月:沒有套路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後來幾天,又去了幾個單位,面對面試官的各種問題,想什麼就說什麼,能多說就多說一點,面試的狀態越來越好了。但是,有一點我是領教了,面試官的問題,確實是千差萬別,沒有他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既然來面試,就是要一定找到工作的,心中肯定是這樣想的,而且非常強烈。不管經歷多少危難,也要保持信心,一個又一個的試過去。幾天下來,有時候自己都沒有什麼想法了。

萬萬沒想到一週後,我接到了第一公司的報到通知。

那一刻,我才明白,面試就如平常做人一樣,自然、真誠、坦率才是最好的“寶典”。單位來選人,面試時提出各種問題,無非是考驗一個人的反應、思路以及處理事情的出發點和角度。 做人、做事不需要所謂的技巧、寶典,不必要一門心思想投機取巧、文過飾非,沒有套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