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城產”深度融合 補短板宜居宜業

“人城產”深度融合 補短板宜居宜業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以城市功能帶動產業落地,以產業興旺支撐城市發展,一座產業興旺之城建設初見成效。

其實,郫都區的產業和大多數城市的產業發展路線一樣,走過了傳統產業高耗能、低附加值的道路。在適應發展的陣痛中,郫都區毅然轉型。

2017年7月,成都市產業發展大會作出了規劃建設產業功能區的戰略決策。郫都區堅持需求導向,以“人城產”邏輯思考建設電子信息、川菜和科技影視文創三個產業功能區。“轉型首先要轉變發展理念,找準方向。”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徹底扭轉產業園區思維,以提高功能複合率和宜居宜業度為導向,大力實施數字經濟戰略,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化產業,向3.0版產業功能區轉變。

缺什麼就補什麼。近年來,郫都區高標準啟動建設國際社區,配套了充足的標準廠房、舒適的人才公寓、專業的公共技術平臺,啟動建設菁蓉湖中央商務區,生活配套和商務配套逐步向高端化、國際化、便利化方向邁進。

“人城產”深度融合 補短板宜居宜業

如今,代表著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川菜工業化、5G/8K高清影視等重點領域未來的產業制高點的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科技影視文創三大產業功能區,吸引了一大批行業龍頭、獨角獸企業搶灘入駐,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等主導產業強勢崛起。

“公司當初選擇郫都,是因為郫都生態資源優勢明顯,科教資源富集,擁有近10萬名電子信息及相關專業大學生,是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上海昕東電子科技公司董事長唐玉峰坦言,郫都對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在轉型探索過程中,郫都區圍繞產業鏈,構建產業生態圈,以產業生態圈優勢為轉型增添動能。

住化電子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在身著防塵服的工作人員的忙碌中,一片片比頭髮絲直徑還細的柔性觸摸屏模組陸續下線。“郫都區為我們提供了標準廠房,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公司註冊、許可證審批等手續,從成立到投產僅用了7個月時間。目前月產量為100萬片。”住化公司高級主管張龍學說,企業切實感受到了郫都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近年來,圍繞新型顯示產業鏈,郫都不僅引入世界500強企業住友和北京TEET項目,還引進深圳泰宇科技、上海昕東電子科技建設中韓新型顯示配套產業園,一個產業生態鏈加速形成。

“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簡單的企業聚集,而是構建一個產業生態系統。”工業港管委會主任景碩介紹,郫都區正緊緊抓住國產自主可控可替代計劃帶來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契機,聚焦形成集群規模效應延展產業鏈、攻克核心關鍵環節佈局創新鏈、優化產業成長環境補齊要素鏈、滿足產業人群需求完善服務鏈,加快構建“人城境業”深度融合示範區。

產業發展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是郫都區產業興旺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9年,郫都加快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不斷優化雙創載體空間,新改造4.1萬平方米雙創載體、400套創客公寓,加快建設5萬平方米雙創中試基地。建成成工新邨眾創空間等3個環高校特色街區、7個戰旗村等雙創示範社區(村)。全區新註冊1692家新經濟企業,高福記生物科技、尋道科技等13家企業進入市級新經濟梯度培育種子企業庫,老肯醫療、迅鰩科技等企業成功入選成都市新經濟百家企業。

創造、創新為郫都區帶來發展機遇。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郫都區將發揮全國雙創示範基地的優勢,以及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9所大學和100多家科研機構的作用,聚集更多優秀人才、優秀企業,實現“人城產”深度融合,實現產業賦能、城市轉型、富民強區,加快高質量發展。

記者 戚原 通訊員 劉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