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奶粉業:到底荒不荒?

奶粉要漲價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網上出現了“國外奶粉要漲價了、抓緊囤貨”的言論,引發奶粉剛需用戶焦慮,也有一些代購看準機會,坐地起價。 受疫情影響,國內奶粉市場到底受到多大的衝擊?會不會出現斷貨、漲價現象?消費者是否真的有必要焦慮?國產品牌能否逆勢崛起?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網上出現了“國外奶粉要漲價了、抓緊囤貨”的言論,引發奶粉剛需用戶焦慮,也有一些代購看準機會,坐地起價。 受疫情影響,國內奶粉市場到底受到多大的衝擊?會不會出現斷貨、漲價現象?消費者是否真的有必要焦慮?國產品牌能否逆勢崛起?

進口奶粉:最主要問題來自物流

一號君瞭解到,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進口奶粉主要來自歐洲與澳洲。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共計進口34.55萬噸,同比增長6.5%。來自荷蘭、法國等歐盟國家的佔比71.6%,來自新西蘭的佔比20.1%,來自澳大利亞的佔比3.7%。 但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歐洲已經成為重災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8日8時38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24萬例。另據歐洲各國發布數據顯示,截至巴黎時間17日12點,歐洲地區累計確診達109萬例,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國內疫情暴發後,出於保險考慮,部分奶粉剛需家庭就曾有過進口奶粉囤積行為,而隨著全球,尤其是歐洲疫情的不斷加劇,以及國際奶粉代購幾近中斷,讓不少消費者都在擔憂進口奶粉的供應問題。 有媒體報道稱,事實上,目前疫情對歐洲奶粉生產的影響並不大,包括達能、荷蘭皇家菲仕蘭、健合集團、澳優、麥蔻等多家乳企均表示,由於奶粉屬於保障民生的必需品,因此其在荷蘭、法國、丹麥等國的奶粉工廠未受影響。 全球奶粉巨頭達能集團回覆稱,達能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在國內市場供應正常,尚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 另外,達能荷蘭工廠的相關負責人在上週接受當地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我們早已經開始採取防疫措施,而且現在已經變得更嚴格。我們會時刻保持警惕,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且保證產品的供應。” 業內人士表示,國際性奶粉品牌企業都具有完善供應鏈體系,能依據疫情防控情況調整產能和供應,所以不需要擔心供應不足問題,目前疫情對進口奶粉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物流層面。
一號君瞭解到,來自歐洲的奶粉品牌和其他外資的奶粉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有多個模式:一是奶粉品牌的一般貿易出口,二是代購(海淘),三是跨境購。目前這三種中,海淘和跨境購已經受到疫情衝擊。 荷蘭、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地是奶粉代購、海淘的主要區域,海外疫情對於奶粉代購而言,形勢非常不利。國外疫情暴發前,奶粉代購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專線、幹線和支線物流不暢,而現在,是國與國之間的物流受阻。 據報道,受疫情影響,包括漢莎航空、法荷航、英國航空、奧地利航空、瑞士航空、英國航空、美聯航、美國航空、加拿大航空、芬蘭航空等十餘家國外航空公司陸續宣佈停飛部分中國航線或削減航班量。 空運運力減少,虧損就需要貨運利潤支撐運轉,部分地區空運價格飛漲。此外,受疫情影響,海運時效也可能會延長。由此可見,奶粉代購、海淘或將面臨斷炊危機,一號君建議消費者去線下實體母嬰店或品牌官方旗艦店購買奶粉,更穩妥、更靠譜。

一號君瞭解到,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進口奶粉主要來自歐洲與澳洲。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共計進口34.55萬噸,同比增長6.5%。來自荷蘭、法國等歐盟國家的佔比71.6%,來自新西蘭的佔比20.1%,來自澳大利亞的佔比3.7%。 但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歐洲已經成為重災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8日8時38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24萬例。另據歐洲各國發布數據顯示,截至巴黎時間17日12點,歐洲地區累計確診達109萬例,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國內疫情暴發後,出於保險考慮,部分奶粉剛需家庭就曾有過進口奶粉囤積行為,而隨著全球,尤其是歐洲疫情的不斷加劇,以及國際奶粉代購幾近中斷,讓不少消費者都在擔憂進口奶粉的供應問題。 有媒體報道稱,事實上,目前疫情對歐洲奶粉生產的影響並不大,包括達能、荷蘭皇家菲仕蘭、健合集團、澳優、麥蔻等多家乳企均表示,由於奶粉屬於保障民生的必需品,因此其在荷蘭、法國、丹麥等國的奶粉工廠未受影響。 全球奶粉巨頭達能集團回覆稱,達能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在國內市場供應正常,尚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 另外,達能荷蘭工廠的相關負責人在上週接受當地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我們早已經開始採取防疫措施,而且現在已經變得更嚴格。我們會時刻保持警惕,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且保證產品的供應。” 業內人士表示,國際性奶粉品牌企業都具有完善供應鏈體系,能依據疫情防控情況調整產能和供應,所以不需要擔心供應不足問題,目前疫情對進口奶粉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物流層面。一號君瞭解到,來自歐洲的奶粉品牌和其他外資的奶粉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有多個模式:一是奶粉品牌的一般貿易出口,二是代購(海淘),三是跨境購。目前這三種中,海淘和跨境購已經受到疫情衝擊。 荷蘭、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地是奶粉代購、海淘的主要區域,海外疫情對於奶粉代購而言,形勢非常不利。國外疫情暴發前,奶粉代購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專線、幹線和支線物流不暢,而現在,是國與國之間的物流受阻。 據報道,受疫情影響,包括漢莎航空、法荷航、英國航空、奧地利航空、瑞士航空、英國航空、美聯航、美國航空、加拿大航空、芬蘭航空等十餘家國外航空公司陸續宣佈停飛部分中國航線或削減航班量。 空運運力減少,虧損就需要貨運利潤支撐運轉,部分地區空運價格飛漲。此外,受疫情影響,海運時效也可能會延長。由此可見,奶粉代購、海淘或將面臨斷炊危機,一號君建議消費者去線下實體母嬰店或品牌官方旗艦店購買奶粉,更穩妥、更靠譜。

國產奶粉:銷量攀升,但原輔料較高依賴進口隱憂仍存

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嬰童消費市場,其中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十分龐大,從2016年以來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2018年達到2221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6%,預計至202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張至2955.1億元。 其中,2018年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達51%,2019年市場佔有率為50%。 由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終端門店對進口奶粉都是採取短期進貨、快進快出的流通方式,再加上疫情下各國的防疫舉措讓國內進口奶粉流通受阻,50%的進口奶粉市場份額將逐漸受到國產品牌擠壓,這對於國產奶粉全面崛起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絕佳機會。 有分析人士認為,海外疫情的影響,對進口奶粉在我國市場的供銷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這對國產嬰幼兒奶粉企業來說,除了能夠提高國產品牌國內市場份額,還有利於國產品牌奶粉走出國門以及未來的國際化。 回溯到2008年乳業危機之後,國人對國產奶粉信任度暴跌,唯“洋”是圖,奶粉海外代購靡然成風,到2015年國產品牌份額降至最低點,在國內市場僅佔比30%左右。 面對這種情況,國貨如何自強?資料顯示,這十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國產奶粉的監管和扶持,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更是頒佈史上最嚴《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再加上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由季度檢改為“月月抽檢,月月公開”後,近年來抽檢國產奶粉合格率已經位居全球最高,抽檢合格率高達99.5%,是目前所有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產品。 我國目前執行的是嬰幼乳粉的第四代標準,“在技術上是先進的,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理事長說:“目前國產奶粉質量已經是全球最好的奶粉,不敢說第一但一定是最好的之一。”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國產奶粉的價值。”作為率先獲得“歐洲雙認證”的國產奶粉,君樂寶代表中國奶粉屢獲世界品質大獎,同時堅持“優質優價”戰略,復購率高達96%,遠超進口品牌。 據瞭解,作為“國粉”代表的君樂寶,在疫情發生後就緊急復工復產,並克服困難完成最後一公里送達。並在全力以赴“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的背景下,君樂寶奶粉自春節至今的產銷量同比增長50%以上,增速在行業領先。 今年3月,君樂寶新推出優萃有機奶粉,試銷首月訂單超1.2億元。 同在3月,23日晚,作為剛登陸港股不滿半年的國產奶粉巨頭中國飛鶴公佈其首份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飛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2.0%,實現淨利潤39.35億元,同比增長75.5%。在這份高增長的年報背後,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收上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業績驅動。 此外,這份年報也披露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影響。飛鶴方面表示,2020年一季度,公司生產、物流配送、銷售等各個業務運營環節均未因疫情受到過多負面影響。公司今年1-2月收入仍保持增長,預估2020年一季度收入增速不低於30%。 君樂寶、飛鶴的高速增長,印證了國產奶粉正在快速崛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疫情中,雖然國產奶粉受生產技術、銷售影響較小,但部分原輔料進口依賴度較高的隱憂卻再次顯現。目前,中國奶粉主要原料乳清、乳糖都依賴進口,歐美國家正是這些原料的主要產出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進口乳清45.3萬噸,主要來自歐盟(45.3%)和美國(35.7%)。 儘管多家受調查國產奶粉企業均表示,已經在臨時增加了原輔料的儲備,有的企業儲備可供半年之用。但對於國產奶粉快速崛起來說,也應全面補齊短板。 一號君認為,對於消費者而言,國內奶粉市場供應充足,無需過分擔憂,並且“非進口奶粉不買”的落後觀念也需要更新;對於國產嬰幼兒奶粉企業來說,應該憑藉在母嬰渠道和三四線市場的優勢,繼續挖掘市場,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交匯點記者 王建朋 李睿哲

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嬰童消費市場,其中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十分龐大,從2016年以來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2018年達到2221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6%,預計至202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張至2955.1億元。 其中,2018年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達51%,2019年市場佔有率為50%。 由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終端門店對進口奶粉都是採取短期進貨、快進快出的流通方式,再加上疫情下各國的防疫舉措讓國內進口奶粉流通受阻,50%的進口奶粉市場份額將逐漸受到國產品牌擠壓,這對於國產奶粉全面崛起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絕佳機會。 有分析人士認為,海外疫情的影響,對進口奶粉在我國市場的供銷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這對國產嬰幼兒奶粉企業來說,除了能夠提高國產品牌國內市場份額,還有利於國產品牌奶粉走出國門以及未來的國際化。 回溯到2008年乳業危機之後,國人對國產奶粉信任度暴跌,唯“洋”是圖,奶粉海外代購靡然成風,到2015年國產品牌份額降至最低點,在國內市場僅佔比30%左右。面對這種情況,國貨如何自強?資料顯示,這十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國產奶粉的監管和扶持,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更是頒佈史上最嚴《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再加上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由季度檢改為“月月抽檢,月月公開”後,近年來抽檢國產奶粉合格率已經位居全球最高,抽檢合格率高達99.5%,是目前所有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產品。 我國目前執行的是嬰幼乳粉的第四代標準,“在技術上是先進的,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理事長說:“目前國產奶粉質量已經是全球最好的奶粉,不敢說第一但一定是最好的之一。”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國產奶粉的價值。”作為率先獲得“歐洲雙認證”的國產奶粉,君樂寶代表中國奶粉屢獲世界品質大獎,同時堅持“優質優價”戰略,復購率高達96%,遠超進口品牌。 據瞭解,作為“國粉”代表的君樂寶,在疫情發生後就緊急復工復產,並克服困難完成最後一公里送達。並在全力以赴“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的背景下,君樂寶奶粉自春節至今的產銷量同比增長50%以上,增速在行業領先。 今年3月,君樂寶新推出優萃有機奶粉,試銷首月訂單超1.2億元。 同在3月,23日晚,作為剛登陸港股不滿半年的國產奶粉巨頭中國飛鶴公佈其首份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飛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2.0%,實現淨利潤39.35億元,同比增長75.5%。在這份高增長的年報背後,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收上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業績驅動。 此外,這份年報也披露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影響。飛鶴方面表示,2020年一季度,公司生產、物流配送、銷售等各個業務運營環節均未因疫情受到過多負面影響。公司今年1-2月收入仍保持增長,預估2020年一季度收入增速不低於30%。 君樂寶、飛鶴的高速增長,印證了國產奶粉正在快速崛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疫情中,雖然國產奶粉受生產技術、銷售影響較小,但部分原輔料進口依賴度較高的隱憂卻再次顯現。目前,中國奶粉主要原料乳清、乳糖都依賴進口,歐美國家正是這些原料的主要產出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進口乳清45.3萬噸,主要來自歐盟(45.3%)和美國(35.7%)。 儘管多家受調查國產奶粉企業均表示,已經在臨時增加了原輔料的儲備,有的企業儲備可供半年之用。但對於國產奶粉快速崛起來說,也應全面補齊短板。 一號君認為,對於消費者而言,國內奶粉市場供應充足,無需過分擔憂,並且“非進口奶粉不買”的落後觀念也需要更新;對於國產嬰幼兒奶粉企業來說,應該憑藉在母嬰渠道和三四線市場的優勢,繼續挖掘市場,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交匯點記者 王建朋 李睿哲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