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12666
明朝是草根皇帝朱元璋創建的。跟歷史上大多王朝的初建者一樣,朱元璋最忌憚的就是自己創建的王朝不能長治久安。為了吸取宋朝迅速衰敗的教訓,朱元璋在國家治理層面做了很多改革。主要目的是加上皇帝個人權威,削弱文官集團權力。
燕王朱棣
朱元璋死後,傳位孫子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建文帝為了鞏固帝位,拉開了大規模削藩的序幕。可以說歷史上每一次削蕃後果幾乎都一樣,都會引發諸侯王不滿,導致叛亂。很不幸的是建文帝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給推翻了。朱棣在做王爺的時候自然反對削蕃,一旦當了皇帝,攻守異形,他繼續實行削蕃以加強他自己的統治。為了能及時發現大臣們的不滿和抱怨,不至於產生叛亂,朱棣,錦衣衛的基礎上,又建立了新的,更加聽自己指揮的特務機構:東廠。東廠的主要領導就是宦官。
明朝“名宦官”多的根本原因在於文官集團實在強大到無法制約的地步,甚至皇帝對抗這個集團都不是對手。
歷史上,為了加強皇權,帝王大都採取平衡術:扶植新力量節制傳統貴族勢力。明朝之所以看上了宦官,也是皇帝想通過扶持宦官與文官集團相抗衡,如果扶植對象換成另一夥文官,他們在很多問題上會跟原來文官集團保持一致,比如說:通過儒家的思想約束皇帝。而宦官不同,太監本身沒有其他後臺,依附於皇帝的權威,對付文官集團有著天然的優勢。想幹就幹,敢想敢幹。皇帝用起來順手多了。這就是為什麼明朝會有那麼多厲害太監的原因。
文官集團
當然,這也造成了文官集團曾恨太監的局面,歷史上正統的史書都是由由文人執筆,而文人都是文官集團一分子,對太監都都不算太友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今看到的歷史書籍也好,影視作品也好,裡面對太監的描述都很反面的原因。
西門吹灰2020
存在即合理,一個人能夠成長,必定有適宜他成長的土壤!同樣,明朝厲害的太監眾多,也是由特定的環境造成的,這個環境的創造者,正是明宣宗朱瞻基,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為了制衡強大的文官集團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導致的!
文官集團的形成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陳寧、中丞等數人, 隨著案件不斷深入,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同時,權力慾望極強的朱元璋還趁勢廢除了丞相制度,極大地強化了中央集權統治。
然而,隨著丞相制度的廢除,弊端也隨之體現,由於原先丞相的權力大部分歸集於皇帝一人,皇帝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力不從心。因此,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十七年分別設立了內閣制度和司禮監製度。當然了,此時的內閣的權力還很小,內閣大學士充其量只是參謀顧問的角色,品級也只是五品,而司禮監也只是履行上傳下達的職責,同時,朱元璋還定下了“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鐵律。
隨著朱棣靖難成功,成功登上皇位,內閣權力逐漸得到強化,解縉、三楊等一批內閣大學士開始嶄露頭角,但權力依然受到極大掣肘,難有更大作為。而在靖難之役當中,以馬三保(也就是後來的鄭和)為代表的一批宦官曾經立下過大功,致使朱棣對宦官的信任進一步加深,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內閣權力真正得到大幅提升是在明仁宗朱高熾時期,朱高熾在他短暫的十個月的在位時間裡,在不違背先祖遺訓的情況下,搞出了一個兼職制度,也就是由正二品的尚書或正三品的侍郎等兼任正五品的內閣大學士,這樣,內閣的權力得到極大強化,實現了質的飛躍,逐漸形成了強大的文官集團。
引入宦官集團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內閣實際上已經擁有了和丞相幾乎同等的權力,嚴重地威脅到了皇權,雙方的矛盾逐步凸現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瞻基為了保持權力體系平衡,開始著重培養另一股政治力量——宦官,但是,宦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論智商、論計謀都遠遠無法和飽讀詩書的內閣大臣們抗衡,朱瞻基因此而設立了內學堂,內學堂就是一個專門教宦官文化知識的機構,在這個機構的運作下,宦官的知識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權力體系:內閣負責票擬,提出對某件事的處理意見,請皇帝決策,皇帝形成決策之後,轉交司禮監按照皇帝的旨意進行批紅,最後下發各部落實,至此,一個由皇權、閣權、宦權組成的全新的權力體系就此形成。
全新的權力體系
朱瞻基構建的這個由皇權、閣權、宦權組成的全新的權力體系,一方面極大地減輕了皇帝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也對文官集團形成了有效制衡,但同時,也滋生了產生問題中所說的“厲害的太監”的土壤。因為宦官在接受教育之後,他們的鬥爭策略與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也逐步從溫順的綿羊變成了呲嘴獠牙的猛獸,遇到比較軟弱的(如明憲宗、明光宗等)或不管事的(如明武宗、明熹宗等)皇帝,他們憑藉著高超的鬥爭水平和與皇帝的特殊親密關係,往往得以插手並把持朝政,形成宦官專權,這才產生了一大票諸如王振、劉瑾、汪直、魏忠賢之流的有名太監。
結語
綜上所述:明朝之所以有很多厲害的太監,主要是因為明宣宗朱瞻基為有效制衡文官集團而所採取的的一系列重要措施為之提供了成長的政治土壤,正是這片土壤,可以讓他們迅速成長為一股強大的權力集團,從這個角度來說,產生厲害的太監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聊史論今
如果我們不用歧視的目光看太監,回到明朝的政治體系中去研究,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沒有理由不厲害。明朝太監之所以厲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團被作為一派政治勢力,協助皇帝,用於平衡文官集團。
歷史上,還沒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為政治勢力集團,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當然,這種政治格局的形成是有歷史背景的,也有一個演變過程。
明朝太監走上政壇的四次跨越
根據《明史•宦官傳》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有鑑於歷史上的宦官之禍,曾經明令禁止內臣不得干政:“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那麼,宦官是如何突破朱元璋的戒律,成長為大明政治生態中,最重要的一派勢力的呢?
1.朱棣首開任用宦官先例
朱元璋制定了內臣不得干政的鐵律,到他的兒子朱棣手上,就被砸成爛鐵。在靖難之役中,不少太監立下大功,所以,朱棣即位後開了太監干政的先河。最著名的就是三寶太監鄭和,他作為大明使臣,六下西洋。
朱棣設立東廠後,乾脆將東廠管理大權,交給了太監。此外,朱棣還授予太監監軍、分鎮的權限,公然出現在政治生活的多個層面。
2.朱瞻基開啟宦官文化教育之門
朱元璋大概也相信,“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所以他明令禁止太監讀書識字。這條戒律被他曾孫朱瞻基破了,朱瞻基雖說是明君,但顯然沒有朱元璋的工作熱情,需要有人幫他打下手,太監首當其衝,不識字就很麻煩。
所以,朱瞻基乾脆在宮裡開了個學校,稱“內學堂”,所有太監都要接受“再教育”。太監群體文化水平的提高,為後期他們走向政治核心層奠定了基礎。明朝很多太監的學問都非常高,像魏忠賢這種目不識丁的非常罕見。比如馮保,其書法造詣極高。
3.朱祁鎮創造宦官專權的範例
如果說,朱棣破了朱元璋的禁,朱瞻基給太監插上了翅膀,明英宗朱祁鎮則是放飛太監的“罪魁禍首”,從他開始,太監不再是隱身的助手,而是變成了政治主導者。
由於朱祁鎮的信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利用批紅的特權,遊走於文官集團,大量培植黨羽,討好明英宗,成為權傾一時的實權派人物。
隨著“三楊”的老去,王振事實上控制了朝政,他甚至直接把豎立在宮門前的那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牌子給摘了!
王振的“得意之作”,就是一手導演了“英宗親征”,把朱祁鎮送給了瓦剌人做俘虜。
4.成化年間之後宦官政治的確立
從成化皇帝朱見深開始,明朝的太監,以團隊姿態,集體步入政治生活的核心圈。以汪直、劉瑾、馮保和魏忠賢為代表,呈現越來越重要的趨勢。
①汪直專權時代
汪直開了兩個先河:一是以太監之身總領京師“十二團營”,開了太監掌兵權的先例;二是創辦西廠,以“西風壓倒東風”的姿態,讓大明的步入特務政治最黑暗的時期。
②劉瑾專權時代
劉瑾人稱“立皇帝”,比坐在龍椅上的明武宗看著還要高半截!劉瑾恐怕是明朝最通透人性的太監,他一面能把荒誕的明武宗伺候得舒舒服服,一面又把司禮監打造成以他為首的“八虎集團”,同時又上下其手,玩弄文官集團於股掌。
劉瑾擅權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甚至都不怕皇帝知道,更不懼反對派的攻擊,傲立權力頂峰遊刃有餘。
劉瑾曾經創下幾項駭人記錄:一次性廷杖數百名官員,公開殺害反對派官員,罷黜內閣成員。
③馮保與內閣合流時代
馮保的權勢其實不亞於明朝歷史上任何一位太監,但是他有兩點好處,一是明大局,自覺做張居正的後盾,二是有道德約束,不敢肆意妄為。因而,馮保是明朝少有的權傾一時,下場不算太悽慘的大太監。
④魏忠賢專權時代
魏忠賢是明朝太監中,將權力運用發揮到頂峰的權宦。他的故事耳熟能詳,不贅述。
明朝太監受到皇權青睞的原因
明朝太監之所以受到皇帝的青睞,並且群體性崛起,最終成為政治生態的一極,絕不是偶然因素。大體上,它跟皇權的三個需求有關。
1.情感因素
歷史上有三個王朝,太監的權力很大,一個是東漢,一個是晚唐,還有一個就是明朝。東漢的太監是“狐狸”,藉著皇權的虎威裝腔作勢。晚唐的太監是“老虎”,不高興連皇帝都吃。明朝的太監是“家犬”,對主人是忠心耿耿。
明朝雖然有以謀反罪處死的太監,但事實上,所有的太監都對皇帝忠心耿耿。他們自幼與皇帝相伴,與皇帝形成近似血親的情感認同。而且明朝的太監文化素養很高,有的還扮演著皇帝啟蒙老師的身份,這種優勢是別任何一個朝代所沒有的。
2.工作需求
從情感依賴上升到工作需求,幾乎是無法擺脫的必然。老朱是工作狂,滿以為子孫們能跟他一樣珍惜屁股下的龍椅,可事實上,養尊處優的子孫們,肯定是一代不如一代。能力不行,熱情下降,處理公務費力勞神,恨不得只保留享受權,別的都扔給別人。
朱瞻基讓太監們背書包上學,其實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沒人打下手,根本玩不轉。
3.政治訴求
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古皇帝與文官集團就是一對冤家。文官集團嘴上喊著“聖明”,骨子裡恐怕根本看不起皇帝,變著法子從皇帝手上搶權,時時刻刻玩弄皇帝的智商。
明朝以前有宰相制,皇帝只需要對付宰相就行了,但是朱元璋“粗暴”地廢除了宰相制。這種狀況下,皇帝不是省心了,而是不得不面對更龐大文官群體。
皇帝一個人玩不過文官集團,骨子裡也不信任他們,但是政務還需要他們維持,怎麼辦?找信任的人監督並制衡他們。
這就是宦官集團走向政治前臺的根源。跟文官集團不同,宦官沒有家,他們視皇帝為自己的根,又基於朝夕相伴的情分,宦官對皇帝的忠心更單純,遠非文官集團可比。雖然這個說法太絕對,大體上是這個狀況。
明朝太監在政治生態中的作用
客觀來講,明朝的太監在政治生態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也可以說,他們的正面作用,還是要遠大於負面作用的。
1.皇帝的耳目
錦衣衛、東廠這些特務機構,雖然名聲很臭,但是客觀講,如果沒有這些機構的存在,皇帝必然會成為聾子瞎子,在帝制政治環境下,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2.內閣的平衡器
明朝以前的宰相制,有一套完整的相互制約機制,比如三省六部制。但是明朝的內閣制是個四不像,既不是宰相制,有類似於宰相制,還沒有監督制衡機制。這就是明朝中後期,內閣輔臣內部鬥得你死我活的原因之一。
內閣之間鬥爭,皇帝還能放心,可是萬一內閣成員一團和氣,甚至同氣連枝怎麼辦?所以,必須要有第二支掣肘的政治力量。以印太監為首的司禮監掌,成了平衡內閣權力的利器,形成了內閣是“外相”,掌印太監是“內相”的相互制衡格局。對內閣專權,起到了有效的防範作用。
3.君臣的橋樑
司禮監的權限後期不僅侷限於“批紅”和承旨蓋章,還直接將觸角伸向六部執行機構。這個職能,既是對內閣權力的延伸性監控,更對外朝與皇帝的溝通,起到了嫁接作用。
我們知道,明朝的皇帝“很懶”,經常不上朝。尤其是嘉靖和萬曆兩任皇帝為代表,很多大臣當了一輩子朝臣,竟然不知道皇帝長啥樣。在這種狀況下,司禮監代表皇權,與外朝的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
總結
總的來說,明朝的太監之所以權利那麼大,是有歷史根源的,是對大明內閣制政治生態的有效補充。明朝的太監與內閣,形成了“內外朝制”,也屢次爆發太監專權的現象,不過,客觀地說,明朝的太監,沒有脫離基本規則存在,他們的作用還是以正面為主。之所以名聲不佳,其實受累於個別案例,以及士族階級對宦官鄙視的立場。